【专利技术】一种污水初处理装置

发布时间:2017-6-5 9:03:40

  申请日:2017.02.23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IPC分类号:C02F1/00; B01D29/50; B01D29/70; B01D29/94; B01D29/60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初处理装置,污水初处理装置包括下水管、过滤箱体、隔板、过滤件、电磁阀、驱动机构、控制模块;下水管用于接收生活污水;过滤箱体开设有供过滤件转动的第一腔和下落通道,第一腔为扇形腔,下水管与第一腔连通,下落通道与第一腔连通;隔板设置于下落通道,隔板将下落通道分隔成落水通道和落料通道,隔板包括竖直部和设置于竖直部的倾斜部,倾斜部朝向落水通道一侧倾斜。本发明实施例的污水初处理装置设置有过滤件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过滤件旋转,将待滤空间内的滤渣倾倒至落料通道中,从而避免了生活污水中滤渣堵塞该污水初处理装置中的排水通道。

  说明书

  一种污水初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初处理装置,用于生活污水处理。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指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或者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净化的过程。按照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一般包括过滤、曝气、沉淀等步骤。曝气是指将空气中的氧强制向液体中转移的过程,其目的是使得污水获得溶解氧,从而保证污水中的微生物在分解有机质时的具有充足的溶解氧。

  申请号为201310635587.9 的专利揭露了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图1),该系统中的过滤网直接设置于管道中,长久使用会导致排水管道的堵塞,使用起来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提供了能一种污水初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污水初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初处理装置包括下水管、过滤箱体、隔板、过滤件、电磁阀、驱动机构、控制模块;

  所述下水管用于接收生活污水;

  所述过滤箱体开设有供所述过滤件转动的第一腔和下落通道,所述第一腔为扇形腔,所述下水管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下落通道与所述第一腔连通;

  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下落通道,所述隔板将所述下落通道分隔成落水通道和落料通道,所述隔板包括竖直部和设置于所述竖直部的倾斜部,所述倾斜部朝向所述落水通道一侧倾斜;

  所述过滤件包括转动部、过滤底板、过滤侧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转动部转动安装于所述过滤箱体,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扇形腔同轴,所述过滤底板为与所述转动部一体化连接的平板状结构,所述过滤侧板为与所述转动部一体化连接的平板状结构,所述第一侧板为与转动部同心的弧形板状结构,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过滤底板相连,所述过滤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依次相接,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均与所述过滤底板相接,所述转动部、所述过滤底板、所述过滤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包围形成待滤空间,初始时所述过滤底板水平,所述过滤侧板倾斜,且所述待滤空间具有一开口边缘呈水平的待滤开口,所述下水管中的生活污水落入待滤空间;

  所述过滤件还包括驻水壳、导流管和导流板,所述驻水壳与所述过滤侧板的背面包围形成驻水空间,所述导流板与所述转动部相接,所述导流板延伸至所述落水通道,所述导流管一端连通所述驻水空间、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导流板,初始时所述导流板抵靠于所述隔板;

  所述电磁阀设置于所述下水管,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转动部旋转,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阀关闭及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转动部旋转预设角度,所述转动部转动预设角度后所述待滤开口沿竖直方向的投影落入所述落料通道,所述过滤侧板转动至竖直状态,所述驻水壳与所述隔板的倾斜部相邻;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转动部回复至初始位置、以及控制所述电磁阀复位。

  优选地,所述污水初处理装置还包括流水检测传感器和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流水检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下水管,所述流水检测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流水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下水管中是否有水流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和/或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的光路平行于所述过滤底板,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当所述下水管中无水流动且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的光路被阻断时,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阀关闭及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转动部旋转预设角度。

  优选地,所述初处理装置还包括浮动块、弹性膜和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侧板开设有滑动腔、底涌水孔和若干侧进水孔,所述弹性膜设置于所述滑动腔,所述弹性膜将所述滑动腔分隔成进水腔和隔水腔,所述浮动块滑动安装于所述进水腔,所述底涌水孔一端连通至所述进水腔的底部、另一端连通所述待滤空间,所述底涌水孔的进水端低于所述进水腔的底部,所述侧进水孔一端连通所述进水腔的侧壁、另一端连通所述待滤空间,所述侧进水孔水平设置,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隔水腔,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当所述进水腔进水所述浮动块上浮预设距离,所述浮动块顶压所述弹性膜使其阻断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的光路,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电磁阀关闭。

  优选地,所述下水管设置有软质管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的外径与所述第一腔的内径之比大于等于98%;所述过滤箱体开设有安装开口,所述安装开口一端连通所述过滤箱体外壁、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腔,所述下水管的出水端安装于所述安装开口,所述下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安装开口的内壁具有隔水间隙,所述第一腔的内壁设置有隔水纹路,所述隔水纹路环绕所述安装开口设置。

  优选地,所述过滤箱体开设有同轴且相对设置的的第一转动孔和第二转动孔,所述转动部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转动孔和所述第二转动孔,所述驱动机构为第一电机,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过滤箱体,所述转动部的第一端轴向开设有套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套接于所述转动部的套孔中,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相对于所述转动部周向固定、轴向可滑动;所述污水初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电机、偏心球和弹性元件,所述过滤箱体开设有偏振腔,所述第二转动孔连通至所述偏振腔,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所述过滤箱体,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转动部的轴线,所述偏心球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所述偏心球的球心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具有一偏心距,所述弹性元件安装于所述转动部的套孔中,所述弹性元件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相抵、另一端与所述套孔的内壁相抵,所述转动部的第二端抵压于所述偏心球,当所述转动部转动预设角度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二电机转动。

  优选地,所述导流板的相对两侧边设置有挡水条。

  优选地,且所述第一腔内设置有一支撑台阶,初始时所述过滤底板抵靠于所述支撑台阶。

  优选地,所述浮动块采用密度小于水的轻质材料制成,所述浮动块包括底座和安装于所述底座的顶压柱,所述底座呈中空,所述底座的横截面大于顶压柱。

  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污水初处理装置设置有过滤件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过滤件旋转,将待滤空间内的滤渣倾倒至落料通道中,从而避免了生活污水中滤渣堵塞该污水初处理装置中的排水通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