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3.03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IPC分类号:B01F7/18; B01F15/06; C02F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加药系统,包括加药罐、搅拌装置、计量泵及加药补水装置,所述的加药罐包括筒体、取样管、计量泵接口、搅拌器接口及排污管,所述的筒体、取样管、计量泵接口、搅拌器接口及排污管均采用聚乙烯的材质一体成型制成,搅拌装置与搅拌器接口连接,计量泵与计量泵接口连接,加药补水装置设置在筒体顶部与计量泵相对的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处理加药系统,解决了常用加药筒结构简单,适应性差,改造难度大的问题,实现了简易加药系统的便捷加药、清壁排污、取样以及加温等功能,成本低,实用性强,便于推广。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加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小型污水处理设备中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污水处理设备中,一些大型的污水处理设备通常采用系统化设计,自动加药系统、计量搅拌系统等组成,投资大,精确度要求高,但是一些小型的污水处理系统往往受制于需求不同及资金原因,采用简易的设备组成,主要的加药桶材质为聚乙烯(PE),通过滚塑技术一次成型,上部预设了计量泵及搅拌机的安装位置,搅拌机、加药桶、计量泵三合一,使用非常方便。它以优良的综合机械物理性,丰富的内涵力学原理、无焊缝、一次成型、耐酸碱、耐碰撞、耐高温(80℃)、耐冷冻(-40℃)、内外光滑、抗强震、防紫外线照射使用寿命长、安装移动方便,具有安全便捷、无需维修等优点,但是同样存内壁不易清洗,加药、加水复杂等,一体成形的设计导致在实际使用中改造难度大,适应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加药系统,利用聚乙烯的材质一体成型的特点,同时通过清壁装置、加温装置及加药补水装置,提高了目前简易加药罐的适应性与功能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处理加药系统,包括加药罐、搅拌装置、计量泵及加药补水装置,所述的加药罐包括筒体、取样管、计量泵接口、搅拌器接口及排污管,所述的筒体、取样管、计量泵接口、搅拌器接口及排污管均采用聚乙烯的材质一体成型制成,所述的筒体为圆形,所述的取样管设置在筒体的侧壁上部,所述的计量泵接口设置在筒体顶部一侧,所述的搅拌器接口设置在筒体顶部中心,所述的搅拌器接口为矩形,其长边与筒体的直径相同,所述的搅拌器包括变频电机、主轴、搅拌叶片及清壁叶片,所述的变频电机设置在搅拌器接口上,所述的主轴一端与变频电机连接,另一端与伸入筒体内,所述的搅拌叶片设置在主轴中上部,所述的清壁叶片设置在主轴底部,清壁叶片与筒体底部、外壁为间隙配合,所述的计量泵设置在计量泵接口上,所述的加药补水装置设置在筒体顶部与计量泵相对的一侧。
作为优化,所述的筒体内设置有固定架及加热棒,所述的加热棒通过固定架固定在筒体内,用于加热。
作为优化,所述的固定架与筒体一体成型。
作为优化,所述的加药补水装置为固定设置在筒体顶部一侧的加药补水接口,所述的加药补水接口设有与加药设备相连接的加药管、与补水设备相连接的补水管。
作为优化,所述的加药补水装置为活动设置在筒体顶部一侧的翻板,所述的翻板一侧与筒体通过销轴连接,另一侧放置在筒体顶部。
作为优化,所述的翻板上设置有用于打开、关闭翻板的把手。
作为优化,所述的取样管、排污管均设置有开关阀门。
作为优化,所述的筒体内设置有电子液位计,可以设置报警液位,当液位超过警示液位后,报警提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处理加药系统,解决了常用加药筒结构简单,适应性差,改造难度大的问题,实现了简易加药系统的便捷加药、清壁排污、取样以及加温等功能,成本低,实用性强,便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