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用混合液分离器

发布时间:2019-6-19 8:54:20

  申请日2018.05.29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IPC分类号C02F1/38; C02F1/00; C02F1/40

  摘要

  一种水处理用混合液分离器,包括:分离器转筒;分离器前端盖;分离器后端盖,分离器转筒设置于分离器前端盖与分离器后端盖之间;混合液入口,混合液入口设置于分离器前端盖上;螺旋轴容纳腔,螺旋轴容纳腔开设在分离器前端盖内;螺旋轴电机设置在分离器前端盖外部;螺旋轴设置在分离器转筒内,螺旋轴一端穿过螺旋轴容纳腔,螺旋轴通过键与螺旋轴电机的输出轴相连,螺旋轴上装有搅拌扇叶;导流块套接在螺旋轴上;电机通过齿轮为分离器转筒的转动提供动力;出水口中心椎体,出水口中心椎体设置于分离器后端盖内;出水口导流圈,出水口导流圈设置于出水口中心椎体顶端;在出水口中心椎体与分离器后端盖之间形成第一出水流道以及第二出水流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混合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分离器包括:

  分离器转筒;

  分离器前端盖;

  分离器后端盖,其中,所述分离器转筒设置于所述分离器前端盖与所述分离器后端盖之间;

  混合液入口,混合液入口设置于所述分离器前端盖上;

  螺旋轴容纳腔,所述螺旋轴容纳腔开设在所述分离器前端盖内;

  螺旋轴电机,所述螺旋轴电机设置在所述分离器前端盖外部;

  螺旋轴,所述螺旋轴设置在所述分离器转筒内,所述螺旋轴一端穿过所述螺旋轴容纳腔,所述螺旋轴通过键与所述螺旋轴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螺旋轴上装有搅拌扇叶;

  导流块,所述导流块套接在所述螺旋轴上;

  电机,所述电机通过齿轮为所述分离器转筒的转动提供动力;

  出水口中心椎体,所述出水口中心椎体设置于所述分离器后端盖内;

  出水口导流圈,所述出水口导流圈设置于所述出水口中心椎体顶端;

  其中,在所述出水口中心椎体与所述分离器后端盖之间形成第一出水流道以及第二出水流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分离器包括:

  耐磨衬套,所述耐磨衬套设置在所述螺旋轴容纳腔的内壁上;

  机械密封,所述机械密封设置在所述分离器前端盖与所述耐磨衬套之间;

  过滤层,所述过滤层设置在所述耐磨衬套内壁上,所述过滤层与所述螺旋轴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分离器包括:

  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焊接在所述分离器转筒内壁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分离器包括:

  第一出水通道阻隔板,所述第一出水通道阻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水流道中;

  第二出水通道阻隔板,所述第二出水通道阻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水流道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出水通道阻隔板将所述第一出水流道分为第一出水流道第一分流道以及第一出水流道第二分流道,所述第一出水流道第一分流道的容积小于所述第一出水流道第二分流道的容积;

  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出水通道阻隔板将所述第二出水流道分为第二出水流道第一分流道以及第二出水流道第二分流道,所述第二出水流道第一分流道的容积小于所述第二出水流道第二分流道的容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分离器包括:

  流出口,所述流出口与所述第二出水流道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转筒具有夹层结构,在所述分离器转筒的夹层中设置有加热丝。

  说明书

  一种水处理用混合液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处理用混合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废水回注对于生产部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只有达标后的废水回注才是符合国家规定的。特别是石油部门,油田采油污水处理的结果不仅直接影响着油田采油作业的正常运行和作业质量,而且还直接关系着水资源的环境保护问题。我国以往传统的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一般集中在以下几个步骤:沉降一隔油一浮选一生化。目前,国内外油田含油污水处理采用的构筑物主要有:沉砂池、美国石油协会的油型分离器(API)、波纹板式隔油池(CPI)、平行板式隔油池(PPI)、斜板式隔油池(IPI)、自然储油罐、混凝除油罐、粗粒化罐、压力沉降罐、浮选池(柱)、压力虑罐、单阀虑罐、组合式处理装置、水力旋流分离器和精虑器等多种。采用的附属设施有:各种缓冲罐(池)、回收水罐(池)、反冲洗水罐(池)、污油罐、药剂投配系统、各种水泵和油水设计设施等。目前,高含水原油及污水处理常规工艺流程存在着占地面积大,投资多、液体停留时间长、处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同时海上油田的开发建设也对油、水处理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力旋流技术的出现,成为现阶段油田地面工程应用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热点之一。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用混合液分离器,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合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混合液分离器包括:分离器转筒;分离器前端盖;分离器后端盖,其中,分离器转筒设置于分离器前端盖与分离器后端盖之间;混合液入口,混合液入口设置于分离器前端盖上;螺旋轴容纳腔,螺旋轴容纳腔开设在分离器前端盖内;螺旋轴电机,螺旋轴电机设置在分离器前端盖外部;螺旋轴,螺旋轴设置在分离器转筒内,螺旋轴一端穿过螺旋轴容纳腔,螺旋轴通过键与螺旋轴电机的输出轴相连,螺旋轴上装有搅拌扇叶;导流块,导流块套接在螺旋轴上;电机,电机通过齿轮为分离器转筒的转动提供动力;出水口中心椎体,出水口中心椎体设置于分离器后端盖内;出水口导流圈,出水口导流圈设置于出水口中心椎体顶端;其中,在出水口中心椎体与分离器后端盖之间形成第一出水流道以及第二出水流道。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混合液分离器包括:耐磨衬套,耐磨衬套设置在螺旋轴容纳腔的内壁上;机械密封,机械密封设置在分离器前端盖与耐磨衬套之间;过滤层,过滤层设置在耐磨衬套内壁上,过滤层与螺旋轴接触。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混合液分离器包括:导向板,导向板焊接在分离器转筒内壁上。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混合液分离器包括:第一出水通道阻隔板,第一出水通道阻隔板设置在第一出水流道中;第二出水通道阻隔板,第二出水通道阻隔板设置在第二出水流道中。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其中,第一出水通道阻隔板将第一出水流道分为第一出水流道第一分流道以及第一出水流道第二分流道,第一出水流道第一分流道的容积小于第一出水流道第二分流道的容积;并且其中,第二出水通道阻隔板将第二出水流道分为第二出水流道第一分流道以及第二出水流道第二分流道,第二出水流道第一分流道的容积小于第二出水流道第二分流道的容积。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混合液分离器包括:流出口,流出口与第二出水通道连通。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分离器转筒具有夹层结构,在分离器转筒的夹层中设置有加热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分离器工作时,电机111将通过齿轮带动转筒开始转动,混合液将由于转筒的转动而获得动能,在转动过程中,密度较大的液体将被分离至靠近转筒壁的一侧,密度较小的液体将被分离至靠近螺旋轴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在分离器转筒内设置了螺旋轴以及搅拌扇叶,当分离器工作时,由螺旋轴电机106带动螺旋轴转动,在搅拌扇叶的作用下靠近搅拌轴的密度较小的液体将会再次被搅拌,密度较小的液体同时将获得动能,此时密度较小的混合液体将被再次分离,重新更加精细的分出密度较小的混合液体以及密度较大的混合液体,从而增加了分离效率并提高了分离效果。此外,由于螺旋轴的旋转方向可以与分离器转筒旋转方向相反,所以在筒体内将明显出现密度较大液体与密度较小液体之间的界面,界面的生成防止了两种液体之间的混合,从而提高了分离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过滤层116,在混合液过滤过程中,混合液一般是具有腐蚀性的液体,并且混合液中可能还混合有固体颗粒,在腐蚀性液体与固体颗粒磨损的双重作用下,处于螺旋轴容纳腔105中的螺旋轴部分可能受到严重的腐蚀和磨损。在加装过滤层之后,首先过滤层能够过滤掉混合液中的固体物质,同时过滤层能够提高液体流动的阻力,从而使得液体朝向远离螺旋轴容纳腔105的方向流动。当过滤层被磨穿之后,为了防止螺旋轴直接与机械密封117接触,在机械密封与过滤层中间设置了耐磨衬套。为了提高液体流动的动能,从而提高分离效率,本实用新型在分离器转筒内壁上焊接了导向板。本实用新型在出水通道设置了出水通道阻隔板,将出水通道分隔成两部分,两部分的容积不相同,靠近螺旋轴一侧的出水通道容积小,远离螺旋轴一侧的出水通道容积大,这样,当液体流到出水通道时,由于靠近螺旋轴一侧的出水通道容积小,所以此处液体的压力较大,由于远离螺旋轴一侧的出水通道容积大,所以此处液体的压力较小,从而此时产生了液体流动的压力差,该压力差将促进液体的流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