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向青岛供水超60亿m³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2024-11-21 11:19:31
  •     11月2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持续推进引黄济青工程管理提质增效,全力保障胶东地区用水安全情况。

        青岛是中国北方严重缺水城市,多年平均降雨量687.5毫米,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86m³,是全国平均值的9.5%,人多水少是青岛市的基本水情。回望青岛的发展历程,正是几代人打破经济发展水资源桎梏的奋斗史。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因水源短缺及连年干旱,大沽河连续实施四次应急供水工程,铺设近百公里管道和暗渠连接产芝水库和尹府水库,同步实行限时限量供水等措施,保障主城区基本供水安全。直到 1989年引黄济青工程建成通水后,青岛市缺水紧张局面才得以缓解。多年以来,引黄济青工程已累计向青岛市供水超60亿m³,发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效益。

        引黄济青工程保障了青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青岛市用水总量从1990年不足9亿m³增长到2023年12.41亿m³,其中城镇用水量从3亿m³增长到7.9亿m³,客水从0.27亿m³增长到3.67亿m³。在本地水源供水潜力不足的情况下,引黄济青客水为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经济、人口等数据来看,青岛市GDP从1990年的15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超1.57万亿元,增长超100倍;全市城镇人口160万人增长到800万人,增长5倍,此阶段经济、人口、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引黄济青工程客水保障紧密相关。尤其是2013—2019年,青岛市遭遇连续干旱,大中型水库基本干涸,主要河道全部断流,本地水资源严重枯竭,供水主要依赖外调水,引调客水成为青岛市主要的供水水源,高峰期全市城市供水总量90%左右为外调客水。引黄济青工程最长连续运营时间超820天,成为青岛市保障供水安全的“生命线”。

        引黄济青工程改变青岛供水格局。随着经济和人口规模的增长,青岛刚性用水需求快速增长,用水量不断攀升。一方面引黄济青客水有效缓解青岛市缺水局面,自2015年以来,全市客水每年平均利用约4亿m³,成为青岛不可或缺的水源,极大完善青岛市“南北贯通、东西互配、主客联调、海淡互补”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另一方面客水辐射区域逐步扩大,引黄济青工程从最初主要供给市南区、市北区和李沧区,进一步扩大到除莱西市以外的青岛市全域,设计供水能力从30万m³/天提升至71万m³/天,最高日供水超130万m³/天,一泓碧水润泽了青岛市千家万户。随着我市现代水网和官路水库的加速建设,我们正在积极打造引黄济青工程、黄水东调工程双渠输送,棘洪滩水库、官路水库双库调蓄、多路辐射的外调水主干供水水网,进一步保障青岛市供水安全。

        引黄济青工程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遵循“把水留下来、让水清起来、让水动起来”的思路,青岛市近年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生态补水工程,推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工程通水之前,青岛市当地水源优先保障生活生产用水,生态环境和农业灌溉用水受到一定程度挤占。以青岛市“母亲河”大沽河为例,作为重要饮用水源地,通水之前因承担了沉重城区供水任务,河流超采超取现象严重,长期断流,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薄弱。随着外调水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即墨、城阳、胶州和平度等大沽河流域区(市),有效置换河道水源,河道断流时间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明显复苏,成为市民旅游度假休闲胜地,还成功入选水利部第四届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案例。客水自引黄济青渠道输送至棘洪滩水库,有效补给了沿途周边地下水,青岛市地下水水位也明显回升。

        “通过将本地水源还给农业灌溉,客水让青岛市特色农业焕然一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水源短缺等问题,即墨区蓝村大米等青岛原生特色作物曾一度退出市场。随着缺水状况改善,大沽河沿岸依托沙厚、水好、灌溉发达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蓝村大米恢复种植,莱西店埠胡萝卜、即墨移风店西红柿、平度马家沟芹菜等蔬菜成为全国响当当的‘名牌菜’,多种作物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为当地村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山东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崔培学说。(齐鲁壹点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相关推荐
  • 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向青岛供水超60亿m³
  • 海东市125万农村人口农村供水网络体系基本建成
  • 汉中市水环境热点网格监管项目入选2024年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
  • 遂平县加强枯水期水污染防治 确保水环境质量安全
  • 德州市德城区科学精准治污 推进环境质量改善
  • 广州市两个案例入选全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