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龙华新区计划对全区河道、管网、内涝点、供水等实施建设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2016-1-19 9:30:10
  •   河流是城市之脉,城市因水而兴、因河而美。

      今年是深圳“城市管理治理年”,治水提质是其中重要内容。“按照‘一年初见成效,三年消除黑臭和内涝,五年基本达标’的承诺,想方设法、说到做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在不久前的市委六届二次全会上着意强调。

      位于深圳地理中心的龙华新区,坐拥深圳四大河流之一的观澜河。这条发源于龙华新区大脑壳山的河流,向北经清湖和观澜后进入东莞市,是东江一级支流石马河的上游,在深圳境内观澜河干流河长14.6公里,23条支流总长度为95公里,流域面积达162平方公里。

      “新区水环境质量的最大瓶颈在于水体黑臭,其次是涝,而且在全市表现较为突出”,日前,围绕城市管理治理年观澜河治理之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龙华新区城市建设局分管领导直言不讳。

      是什么原因导致观澜河水质整体黑臭?今年及至今后数年,龙华新区水务部门将如何作为?记者获悉,龙华新区即将出炉的“治水提质”计划,将以“一年初见成效,三年消除黑涝,五年基本达标”为目标,以实施治污水、防涝水、保供水“三水共治”为总纲,以“流域统筹,系统治理,分片建设”为治理策略,大力提升水环境治理。2016年至2020年,新区计划投资约128亿元,采取158项治水措施,全面对全区河道、管网、内涝点、供水等实施建设。

      1.历史欠账过多

      据了解,龙华新区成立初期,仅3条河流(观澜河干流、岗头河、茜坑水)共18.86公里河道完成整治工作,治理进度缓慢。

      受生态空间有限、水环境容量微薄等先天因素,以及城市高速发展、相关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等现实因素影响,观澜河各支流水质总体仍较差,水质均为劣V类,主要超标因子为氨氮和总磷,黑臭问题十分突出。

      “新区河道水环境黑臭,主要是因为生活污水没有去到该去的地方”,龙华新区城市建设局分管治污工作的田晖南副局长说。

      据其介绍,龙华新区成立4年多,发展迅猛,经过正规渠道开发的楼盘都建设有地下管网,实现了雨污分流,然而,过去龙华片区存在大量违法建筑,却并未考虑地下排污管网的建设。这些违法建筑区域往往人口密集,生活污水排放量巨大。“正是这种无序且不受控制的乱发展,直接导致龙华片区雨污分流管网的建设欠账严重滞后,生活污水直排入河道”,田晖南痛心地说。

      新区排水管网建设缺口到底多大?

      据了解,龙华新区目前已建成的市政道路排水管网仅为1266公里(建区后建成235公里),排水管网密度仅11.8公里/平方公里,全市最低(全市平均13.6公里/平方公里,最高福田区20.6公里/平方公里),缺口巨大。经初步测算,新区需新建污水管网约1066公里,投资需近60亿元,建设任务十分繁重。

      由于污水支管网建设滞后,源头各类小区、工业区、城中村雨污未分流,城市污水未能全面收集处理,部分经营商户、垃圾中转站日常清洗地面污水就近排入雨水收集口,此类面源污染问题普遍存在,污水入河问题因此突出。

      2.治水策略存偏差

      除了历史欠账,观澜河水体黑臭还与过往治水策略密切相关。

      首先是“大截排”,即在河道两侧修建截污箱涵将排入河流的污水收集后送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此举基本可以确保旱季时的污水不直排入河,但暴雨期间的雨水、河沙会和污水一同涌入箱涵流入污水处理厂,造成污水总量远远超出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影响污水的处理效益和出水效果,超出部分的污水只能排入河中。同时,雨污混流带来的河沙还会损坏污水处理厂的设备。

      备受市民关注的深圳湾污染问题,正是因为流域内部分片区污水管网建设不完善以及未实行雨污分流导致生活污水直排入湾。

      “过去深圳对黑臭水体的整治过于倚重大截排为主,这是治标不治本。”2015年11月,深圳市水务局局长王立新公开承认“大截排”治污策略的不足。

      田晖南认为,在当时河水变清限期压力下,大截排不失为一种见效快的方式,能保证干流的短期见效,但的确带来负面的后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河流黑臭的问题,而且截走了原本干净的雨水,使得河道基本成为死河流。

      在治水策略上,第二个问题是“不够系统,不成流域,缺乏流域统筹的概念”。“治理河流应该当做一个水系来治理”,田晖南对记者解释,比如观澜河支流民治河的治理,起初沿河的排污口都做了污水截断,但河道依然黑臭不断,原因就在于民治河的支流塘水围段,仍然在不断地将污水注入民治河。田晖南对此也表示理解,“过去采取的市区投资、区级建设的体制,囿于资金,治水效果难以在本区域显现出来”。

      3.四点原因致涝

      龙华新区水环境面临的两大问题,一是黑臭,二是涝。

      近年来,深圳几乎逢雨必涝,而龙华片区属于重灾区之一。

      田晖南分析,龙华致涝的原因在于四点:

      其一,防洪排涝标准偏低。原特区外河道整治工程设计时干流的防洪标准是100年一遇,支流是20—50年一遇,而龙华新区110公里河道中,符合现有防洪排涝标准的仅40公里;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一般为2年,管渠的管径较小,导致城市排水系统承载能力不够。

      其二,排水管道管养没有实现全覆盖。目前,新区市政道路的排水管道只有一部分纳入管养,新建管道或未移交道路管道尚未纳入管养范围;城中村管道全部未纳入管养范围,城中村排水设施均是20多年前的设计标准,排水标高根本未达到建筑排水设计的规范要求,即使是一般性强降雨,这类区域低洼地段也容易积水。这些没有纳入管养范围的管道日常维护和管理不到位,管道内淤堵情况较严重。

      三是“人水争地”问题突出,河道整治效果受限。由于新区城市发展过快,早期河道用地规划和保护工作不到位,河道用地被严重压缩,沿河两岸建筑密集,部分河段被侵占覆盖,造成河道行洪、滞洪能力锐减,也造成河道生态空间大量消失,水质自净能力快速下降。现状整治工作受用地限制,难以结合生态修复工作同步进行,因而,现状河道整治总体效果仍不理想。

      四是硬底化造成城市蓄水能力不足。随着城市规划区域的不断增大,不论是街道还是小区,除了公园绿地,其余全是混凝土或沥青材质。路面硬化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美化了城市环境,但这些材料和土壤相比,基本不能存储雨水,导致大量雨水还是流入城市排水主管网,这给本来已不堪重负的城市排水系统增加了压力。

      4.后续治理更具针对性

      在治理黑涝之外,田晖南认为还必须考虑水环境生态修复的问题。

      “从技术层面讲,污水处理后,补水和生态修复又是个难题。因为河道必须有水,否则就是臭水沟”,田晖南说,一条正常的河道,只有有了泥沙、水草、浮游生物和鱼虾之类等,才算是有了生命力。

      明晰了片区水环境黑涝的原因,后续治理便更具有针对性。

      首先是治水思路的嬗变。“新区制订了一个详细的治水体质工作计划,实行分阶段治理,并将治污水、防涝水、保供水‘三水共治’,正在征求意见。其中,今年很关键”,田晖南表示,根据计划,“一年明显见效”,观澜河重点河段将基本达到省考核要求,重点河段部分水质指标达V类,新区要完成近期46项防汛治涝工程,并实现新区供水服务一体化,自来水普及率100%的“喝上水”目标。

      之所以关键,还因为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中提出,“整治城市黑臭水体,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于2017年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而龙华新区有5条河流上榜。

      在治水思路上,田晖南介绍,新区治水提质工作方案将坚持“流域统筹,系统治理,分片实施”,实施“一个流域,一个系统,十个片区,十项计划”的治理策略,即将新区作为一个流域整体开展系统治理,实施河道整治、管网建设、污水处理、面源管控、生态修复、内涝治理、供水建设等措施.同时,结合流域内各支流的水系特点、治理现状和发展状况,将新区划分为10个流域片区分别制订相应的项目计划,实施分片建设,建设一片,成效一片。

      与治水思路嬗变相伴随的是,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加速。田晖南透露,2016年,新区将启动民治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这一片区楼盘密集,人口众多,生活污水排放量巨大,经过处理后可以注入观澜河干流,直接为河道补水”。

      根据计划,河道综合整治仍然是工作重心。在前期投入的基础上,新区将继续推进坂田河、牛湖水等7条河流27公里河道的综合整治工作,计划2016年完工;继续推进高峰水、牛咀水等6条河流15公里河道的综合整治前期工作,2016年动工建设,2017年完工;2016年启动长坑水、大布巷水等4条河流9公里河道的综合整治前期工作。

      污水管网建设的历史欠账仍需稳步弥补。2016年,新区将实施污水支管网二期工程191公里管网建设,推进污水支管网三期工程175公里管网的前期工作,争取今年动工,并启动污水支管网四五期工程前期工作。

      “就像水环境的污染属于综合原因,整个水环境的治理也绝非环保和水务部门的事情,背后必然是整个社会的治理共识”,田晖南对记者感叹,只有要形成一盘棋的思想,治水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南方日报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相关推荐
  • 龙华新区计划对全区河道、管网、内涝点、供水等实施建设
  • 津市市嘉山新区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评审会召开
  • 临沧孟定镇污水处理厂工程通过初步验收
  • 北京昌平今年启动新一轮污水治理计划
  • 兰州今年启动建设一批综合管廊、污水处理等项目
  • 金华市区污水处理费征收实施新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