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水十条”印发 茶乡水资源保护进入新阶段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2015-6-4 9:30:09
  •     4月16日,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正式印发,水资源保护战役集结号全面吹响。安溪县是泉州母亲河晋江的发源地,水资源保护不仅关乎茶乡百姓,更关乎下游数百万泉州人民的生产生活。如何让“水十条”在茶乡大地落地生根,成各界关注焦点。

        晋江源的水资源保护不可松懈

        “溯源,是一条回家的路。无论你在或不在,我都在这里……”4月23日,关于水资源保护的大型新闻专题片《溯源晋江》在安溪县开机,拟于世界环保日播出,势必唤醒更多的人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守护泉州的母亲河,进而加入到保护水资源队伍中。

        “作为晋江源头,安溪水资源保护尤其重要。”安溪县水利局水政监察大队队长王晓阳介绍,安溪县水资源由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组成,地表水资源主要来源大气降水,因空间分布不均、年内变化大、年际变化大等特点动态变化较大。内安溪年平均降水1800mm,外安溪年平均降水1600mm,丰水期为每年春夏6至8月,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44%,易出现洪涝;其他时段降水量相对较少,有时整月无雨,甚至会出现干旱现象。

        安溪水源涵养及保护丝毫不可松懈。水政部门一份数据显示,安溪县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32.51亿立方米,2010年,人年均占有水资源量为1409立方米,按照国际通用概念,人年均水资源量在1000至1667立方米,属于水资源紧张地区;加之,安溪县境内水库多为中、小型水库,调蓄能力较低;至关重要的是,西溪地处晋江上游,根据水功能区划分,晋江西溪安溪段及其支流划分为保护区、保留区、饮用水开发利用区、工农业用水开发利用区。

        而随着城镇人口急剧增多与农村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排放量逐年增大,水污染问题也接踵而至。

        多措并举推动“水十条”落地

        “水污染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解决水污染问题需要系统思维。”安溪县环保局局长刘升鹏认为,“水十条”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进行顶层设计和谋划,提出控制排污、促进转型、节约资源等任务,构建水质、水量、水生态统筹兼顾、多措并举、协调推进格局。

        “这意味着要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做足加减法,统筹水资源管理、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保护。”所谓的加减法即:污染物排放总量为分子,尽量做“减法”,以治水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减少污染物排放;水量为分母,尽量做“加法”,坚持节水即减污,以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保障生态用水实现节水增流等。

        立足本地实际,让“水十条”落地生根,安溪有自己的一套。 “水十条”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鼓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以污水、垃圾处理和工业园区为重点,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2014年,安溪县在全省率先引进第三方管理方式,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收效良好。

        奖——“以奖代补”完善第三方运维机制。今年起,安溪县率先在全省实施《安溪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工作计划》,拟投入资金约2000万元,每年实施10至15个项目,重点推进西溪北线和蓝溪沿线两岸1公里范围内生活污水收集治理。

        护——保护与整治饮用水源地。继续在白濑、湖上、大坪等乡镇实施11个饮用水源保护项目,持续推进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源地整治和保护,提高农村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抓好源头管控,关注水质变化,定期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确保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饮用水安全。

        治——防治工业污染与畜禽养殖污染。严把工业企业准入关,严格实行项目环评审批和“三同时”制度,开展违法排污企业专项整治活动,继续加大钢铁、铅蓄电池、采选矿、医疗卫生等重点污染行业整治。明确禁养范围,全面拆除禁养区内生猪养殖场,大力推广生猪养殖生态、立体、循环治理模式,实施养殖全过程综合治理。

        推——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启动实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新一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泉州晚报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相关推荐
  • “水十条”印发 茶乡水资源保护进入新阶段
  • 污水治理再着重 三年行动计划在苏州启动
  • 石家庄出台水污染防治方案 三工程改善水环境质量
  • 自贡今年实施“五大工程” 改善釜溪河水质
  • 开封老城区将建第三座污水处理厂
  • 怀远县首次尝试PPP模式运作污水处理改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