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市天台县今年计划完成200个建制村生活污水治理
-
春暖花开之际,天台大地上的河道“主动脉”、“毛细血管”,呈现一片热闹景象。该县各乡镇(街道)、村居(社区)积极行动起来,发起了新一轮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战。
保障机制先行,让整治形成“拳头”效应
近日,记者在位于福溪街道水南村的长胡坑看到,坑内水质污浊,絮状物在水下飘浮。在此附近租住多年的李永明说:“上面领导来检查过好几次了,挖掘机也已经到这里来过了,听说马上就要治理了。”
县里建立了领导责任机制,明确了全县33条主河流的河长,四套班子领导全部担任河长。
该县制定出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整套政策文件,加大各级政府性配套资金筹措和财政资金整合力度,县财政除设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资金外,还充分整合各类资金,做到“农村生活污水建设到哪里,相关部门的服务和资金配套跟到哪里”。
在县发改局,记者了解到,该县向世界银行争取到4500万美元的低息贷款,将世行项目整合到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总项目中,进行“一盘棋”统筹,并选取水源地上游村、人口集中和污染较重村、美丽乡村和农房改造村共165个村作为示范村予以实施。
今年,该县计划完成200个建制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到2016年底,预计完成538个建制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90%以上,每个村的农户接入率达到80%以上。
提高治理水平,让绿水青山的招牌更亮堂
据了解,该县已制订了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力求在计划内基本实现县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各水质断面达到水功能区和水环境功能区要求。
县农办有关领导表示,在平原乡村尽可能采用纳管处理,无法采用纳管处理的山区和半山区村因村制宜,采取单建或合建污水处理设施,采取厌氧+人工生态湿地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对治污设施的建设,由各乡镇(街道)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监理等“五统一”要求,制定辖区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从目前该县的动作来看,治污并非单一行动,而是以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垃圾为重点,进而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为使整治取得实效,县农办、水利局等相关部门都有明确的职责划分。
推进长效治理,让治污理念根植群众心中
天台最大溪流始丰溪在经过68.5公里的跋涉后来到福溪街道下湾村,村前的大樟树下有一块省水利厅设置的标志牌,上面写着水质保护为三类。
这里,正好是天台和临海交界处。临海市在水域交接处设置了24小时连续监测的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测站管理人员梁焕日表示,天台流过来的水,达到规定保护级别,部分重要指标甚至好过标准。
天台县前期治水之功成绩斐然,但局部区域的水质污染依然是当地人的心头之痛。
既要圆群众的清水梦,又要把一江清水送出境。去年年底,该县开展了全民治水、全域治水、全责治水。
一整套的机制同步启动。县里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机结合,将污水治理列为美丽乡村创建村的首要条件。同时,深化“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和“清洁河道、清洁乡村”专项行动,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垃圾处理有机结合,突出联动整治,解决环卫源头性和根本性问题。
该县还创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法,实施“肥药双控”工程,推进化肥、农药的科学化使用和农业清洁化生产,积极发展农作物废弃物和畜禽排泄物的资源化利用产业,大幅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五水共治”行动开展以来,全县各地党员干部和社会志愿者分片分工,打捞漂浮物、捡拾河岸垃圾、清理河道淤塞等,河道垃圾得到了有效清理。(临海市新闻网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相关推荐
- 浙江台州市天台县今年计划完成200个建制村生活污水治理
- 德州市加快推进再生水资源开发利用 2015年污水处理规模达50%
- 山西省阳泉市污水处理厂成为省内首个节水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 山东省青岛市首个高效原生污水源热泵集中供暖项目建成运行
- 贵阳市金钟河云岩段8公里沿线污水已全部收集处理 水质明显改善
- 石家庄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西北地表水厂(净水厂)正在进行设备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