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黄山溪人工湿地开工建设 斯河溪人工湿地已完成30%工程量
-
近日,马年新春上班第一天,在黄山溪入库河口附近,数十位农户在自家被征用田地里抢收蔬菜、移除桑苗。不远处,4台挖掘机在田间清表;上溪镇、村干部和工作员一边指挥工程车作业,一边维护现场秩序。
当人们还沉浸于过年的余味中,上溪镇“治水工程”——黄山溪人工湿地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它是岩口水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生态湿地项目之一。而另一生态湿地项目——斯河溪人工湿地已于去年11月开工,目前已完成30%工程量。
黄山溪流经上溪镇黄山工作片16个村,这些村庄的8000余人每天产生生活污水约500吨。以前,这些农村的生活污水经过厌氧池简单处理,大部分直接排入黄山溪,大量生活污水随溪水汇入岩口水库。再加上农村面源污染,给当地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
自2006年以来,岩口水库被逐步调整为义西区域百姓的饮用“水缸”,主要供给上溪、义亭和城西部分辖区超过15万百姓。为净化“水缸”,上溪镇加快农村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并在有条件的农村建土壤净化槽,实现对生活污水就近、就地处理。同时,在黄山溪、斯河溪入库河口建两个人工湿地,对上游水源进行二次净化,确保无污染源排入水库。
根据建设方案,黄山溪人工湿地建有湿地引水系统、东西两侧强化净化湿地、湿地管理工程等。黄山溪来水经湿地引水系统,将溪水分别引至东西两侧湿地进行净化处理,然后进入沉水植物净化区进一步净化,湿地处理后出水进入岩口水库。
“通过生态湿地工程的实施,削减入库溪流的污染负荷,修复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提高自净能力,净化入库河水,最终实现清水入库。”上溪镇相关负责人说,人工湿地建成后将会逐步改善河口区的生态系统、美化河口区的生态环境,丰富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自我更新、自我修复能力,形成和谐的生态景观。(义乌商报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相关推荐
- 义乌黄山溪人工湿地开工建设 斯河溪人工湿地已完成30%工程量
- 泸水县六库城区污水厂及配套设施截污干管工程进入试运行阶段
-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钱库镇召开污水管网施工工程协调会
- 浙江省宁波市近日出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
- 龙泉安田村、五都楼村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正在评审
- 浙江宁波市北仑区顺利召开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现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