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县投资4.2亿元推进32个环保民生工程(污水处理厂等)建设
-
“十二五”以来,我县高度重视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总投资4.2亿元,积极推进五大类32个环保民生工程建设,这些环保惠民工程投入运行后,辖区水环境质量将会得到极大改善。
企业提标 降低污染负荷。泰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阳煤平原化工有限公司、方源纸业有限公司等5家重点排水企业总投资1.5亿元,实施了污水治理提标改造工程,并积极争创“自律型、规范型、安全型、清洁型、生态型”企业。企业外排废水COD、氨氮由原来100毫克/升和15 毫克/升,降低到现在的60毫克/升和6 毫克/升以下。企业污染治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下降。
千亩湿地 改善河流水质。总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了总面积2300多亩的马减竖河与德惠新河人工湿地,采取河道清淤,增设人工水草、生态护坡、生物岛栅、曝气机等原位强化修复措施,利用表流、潜流、河道长廊等对企业达标来水进一步净化,实现了辖区内污水全覆盖无缝隙治理,辖区水环境得到生态修复和保护,境内河流得以休养生息,流域水质出境断面COD、氨氮稳定达到40毫克/升和2毫克/升以下的v类水质标准,达到了恢复鱼类生长目标要求。
基础设施 提升城市功能。总投资1.44亿元,实施了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污泥处置工程、中水回用工程、污水管网工程,城市综合治污能力和提高城市承载力大幅提升。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水3万吨,总投资6108万元,设计出水水质一级A排放标准。工程建成后,年可削减COD 3600多吨,氨氮300吨,对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提高城市承载力,促进生态建设发挥重要作用。污泥处置工程设计日处理污泥650立方米,可消化日处理6万吨污水所产生的污泥,将污泥含水率由98%左右降至60%以下。经过处理后的污泥运至平原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下一步,随着垃圾处理场RDF项目的实施,可作为衍生燃料棒原料被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总投资760万元,设计回用水能力为每天2万方。回用水主要用于汉源绿色能源有限公司作为冷却水,以及洛北新河作为景观和绿化用水,该工程的建成对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效果。为进一步完善城区排污管网,我县聘请济南市政工程研究院编制了《平原县城区排水专项规划》,投资6950万元,建设了60公里污水管网并对城区边缘10个小区及学校直排口实施彻底整治和纳入管网,彻底解决了城区边缘的污水直排问题,改善了城区环境质量。
双管齐下 改善农村环境。以两区同建为契机,因地制宜推进建制镇驻地和社区配套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总投资7500万元,本着“由点到面、逐步铺开”的原则,在恩城和前曹两个乡镇分别建设了日处理能力6000立方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日处理能力为3000吨。在王打卦、王杲铺、王凤楼、王庙4个乡镇建设了“一体式”污水处理站,6个乡镇按照统一设计标准同时建设了垃圾中转站,可以实现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一条龙处理机制,实现区域污水和垃圾全覆盖综合治理。
规范治污 减少面源污染。今年,我县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全县9家畜禽养殖场总投资2000多万元全部按照《德州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技术指导意见要求,建设了大型沼气池、粪污处理池、污水处理池等治理工程,大型沼气工程建设不但解决了养殖场污染问题,而且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于发电或家用燃气,实现了“变废为宝”。其中,大蔡牧业有限公司等5家畜禽养殖厂都建设了大型沼气项目,包括厌氧罐、脱硫塔、贮气柜、气水分离等配套设施,项目竣工投产后,每个项目年可处理粪便5000吨左右,年产沼气30万立方米。(平原县环保局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相关推荐
- 平原县投资4.2亿元推进32个环保民生工程(污水处理厂等)建设
- 两河口乡集镇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项目主体工程即将完成
- 上饶市鄱阳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即将启动 规模4万吨/日
- 山东亚太森博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日前进入收尾阶段
- 新疆博湖县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于近日进行环保验收
- 四川省泸县19个一级场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明年全部建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