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上海浦东北片污水收集系统基本建成 全区污水处理率达8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2011-10-14 9:21:29
  •     上海市浦东新区严格水资源管理,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水文章”越做越好。据了解,浦东新区万元产值用水量从开发初期的67.5立方米下降到如今的22立方米,节水指标在上海市领先。

        城乡供水服务保障水平明显提升。浦东新区新扩建金海一期、临江、惠南、航头等一批水厂,供水能力增加84万立方米。通过扩建水厂、推进供水集约化、实施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低压水网改造、关闭中小水厂等措施,特别是青草沙水源地的建成,使供水量和水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城乡水环境面貌改善明显。通过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骨干河道、黑臭河道和中小河道整治工程,累计整治河道7940条段4500余公里。加大截污纳管建设力度,全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2%。整体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污水治理水平大幅提升。加大截污纳管建设力度,完成污水治理三期工程浦东收集系统、华夏中路等污水干管,以及三林、北蔡等镇的雨污水分流纳管工程,开展农村地区污水纳管工程建设。北片污水收集系统基本建成,全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2%。

        据悉,产业结构调整是浦东“水文章”越做越好的秘诀。近年来,浦东确立了“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战略,先行发展金融、贸易、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结构从以市郊农业和配套加工制造业为主导的传统经济,转变为以金融贸易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经济。二产从早期的石油、化工、钢铁、机械纺织等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逐步转变为以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现代制造业和生物医药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二产的优化、三产的迅速发展带来GDP快速上升的同时,也使浦东万元增加值用水量大幅度下降,从2001年的39.1立方米下降到2005年的26.1立方米。到“十二五”末,万元GDP用水量还要比“十一五”末再降10%。

        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是使水能耗数字变“绿”的另一大功臣。以金桥出口加工区为例,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区往往是高能耗、高产出的代名词,但金桥却早早变成了循环经济试点区域。京瓷电子、索广电子等耗水大户改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使冷却塔用水量减少了40%,生产过程中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几乎全部可作为中水进行利用。 (中国环境报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相关推荐
  • 上海浦东北片污水收集系统基本建成 全区污水处理率达82%
  • 威海荣成市加快推进镇村污水处理和城镇供排水设施建设
  • 惠州市仲恺二期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预计年底启动
  • 阳东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预计年底前建成投用
  • 唐山古冶林西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完工 日处理污水4万吨
  • 松阳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 规模2万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