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十二五”期间拟投入350亿建六大环保生态工程
-
“十二五”期间,东莞不仅要完成河涌水体生态系统的全面恢复,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还要促进老旧汽车及“黄标车”等高排放汽车提前报废。近日,东莞市出台了《东莞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拟投入350亿元实施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土壤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生态建设、管理能力建设六大重点工程。
明年底完成“4+1”自动监测
根据《规划》,2012年底前,东莞将完成东江干流、南支流、北干流、中堂水道和江库联网工程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区划;2015年底前,划定九大水库以外的有供水任务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同时,以联网水库为重点开展水质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推广供水水库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生物控制技术,综合治理饮用水源保护区。
另外,逐步形成饮用水源的污染来源预警、水质安全预警和水厂处理预警三位一体的饮用水源安全预警体系,形成保障优质城市饮水水源的环境保护管理基础框架。强化饮用水源水质监测预警能力,2012年底前,建成运河水质和近岸水质(虎门)自动监测站,完成“4+1”水质自动监测体系建设;完成饮用水源109项全分析项目扩项工作,提高针对蓝藻、辐射、恶嗅三类污染的监测能力。
修复受损严重河系水生态功能
《规划》称,到2015年底,基本完成东引运河、石马河、寒溪河流域的污水净化、干流河堤建设及河道沿线景观综合整治工程以及运河沿线各项面源整治、生态园治水等工程,初步修复受损严重的城市河系水生态功能。
另外,按照“正本清源”的思路,东莞以镇街为责任主体,综合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全面启动中小河涌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按照各镇街每年完成1条河涌整治的工作任务,争取利用3至5年,实现河涌水体生态系统的全面恢复。
“十二五”期间,桥头、谢岗、大朗、清溪等16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将进行扩建,扩建总规模为81万m3/d;新建东城温塘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为5万m3/d;现有清溪长山头、塘厦白泥湖、塘厦石桥头、塘厦林村、凤岗雁田、凤岗虾公潭6座二级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技改总处理规模为31.5万m3/d。按照“雨污分流”目标和“先急后缓、分步实施”原则,加快污水截污次支干管建设,重点对石马河流域、中南部山丘区重要镇街展开城镇污水管网完善建设,新建管网总长约1037km,其中主管长度约35km,支管长度约1002km,初步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城乡全覆盖目标。(东莞市人民政府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相关推荐
- 东莞市“十二五”期间拟投入350亿建六大环保生态工程
- 云浮城区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二期扩建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 水富县城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竣工验收工作会召开
- 浙江黄岩区院桥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 东莞市茶山污水处理厂工程顺利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
- 东营西郊现代服务区污水处理厂进展顺利 明年6月完工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