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云南草海、大观河治污项目全面启动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2009-8-11 10:29:43
  • 滇池治理正以加速度前进,大多项目工程均要求比原计划提前完成,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也如此——到今年年底,8个污水处理厂将全部投入运营使用。届时,日污水处理能力将达110.5万立方米。
     
    “总的来说,8个污水处理厂的改造、扩建、新建工程进展都是很快的,而且卓有成效。”昨日(8月10日),滇池水污染防治专家督导组专程调研昆明主城区各污水处理厂,在下午召开的座谈会上,专家们对污水处理厂的改扩建工程给予了肯定。
     
    昨日下午5时,在昆明西园隧道旁的草海边彩旗招展、人声鼎沸。汉龙集团滇池治理(草海项目)正式启动。据介绍,通过综合治理,重度地表劣V类的草海水质在两年半内有望达到地表IV类,草海有望告别恶臭和污浊。
     
    背景:7年前已开展滇池调查
     
    2009年4月28日,云南滇池保护治理基金会接受汉龙集团捐赠1.2亿人民币,定向用于汉龙集团滇池(草海)污染治理项目。据了解,早在2002年,汉龙集团就开始组织专家团队对滇池流域水环境状况进行跟踪调查,2009年4月底,累计有500余人进行了详细调研,现场采集600余份滇池水样及底泥样品进行研究分析,并对“RHP”多功能水质改良菌的菌株进行滇池水域针对性驯化培育。
     
    从2009年5月开始,汉龙集团专家团队对滇池草海各个区域的底泥样本和水样,用驯化培育的菌株作针对性的治理试验,取得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并制订了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
     
    目前,草海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从昨天起,8平方公里的草海,500亩的老干渔场,2.2公里长的大观河污染治理将全面正式启动。据汉龙集团相关负责人称,在未来的两年半以内,通过综合治理,将使这三个地方的水质从现在的重度地表劣V类全面达到地表IV类。
     
    实践:岳阳南湖治污成功
     
    据了解,汉龙集团数年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直专注于超大水域湖泊污染治理的探索和实践,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HP”生物强化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多个湖泊治理中进行实践和推广,并取得了创造性的突破。汉龙集团在湖南省岳阳市12平方公里的南湖采用“RHP”生物强化技术进行综合治理。在2008年7月南湖水域暴发大面积蓝藻的时候,仅用了40天时间就成功抑制了蓝藻暴发,恶臭全部消除。2009年4月进行第二期治理,用时四个月,大部分监测水质指标达到了地表IV类。到目前为止,岳阳南湖治理的成功已成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生物强化技术为核心,治理超大水域湖泊污染的全国唯一成功范例。
     
    草海水面面积约占滇池的3.6%,主要入湖河道中有7条汇入草海,接纳了主城区近30%的污染物,是滇池污染较重的区域;但同时也是昆明市民亲近滇池,了解和感受滇池治理成效最直接的区域。汉龙集团通过在草海以生物强化技术为核心开展水体治理活动,是滇池水污染治理过程中“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一次重要合作,将为今后社会各界全方位、多种形式参与滇池治理起到良好的典范作用。
     
    松华坝保护区建9亩湿地截污
     
    本报讯 为减轻昆明市城市主要水源地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改善水质,盘龙区环保局在其辖区内开展了松华乡上大摆村水污染控制示范项目,日前该项目已经完工。
     
    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是昆明市城市饮水的主要水源地,近年来水质下降,使得松华坝水库和主要入库河流水质受到污染,个别指标已达不到其法定水质保护目标,影响到昆明市民的饮水安全。
     
    自盘龙区环保局启动松华乡上大摆村水污染控制示范项目后,工程建设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施工,建设了9亩人工湿地、沟渠污物阻截系统一套及配套引水渠、水生植物种苗已种植完毕。本报记者 李婧
     
    加速滇池治理,北岸改扩建6个污水处理厂,2个正在新建
    昆明净污能力 年底日增50万吨
     
    北岸工程进展顺利
     
    据北岸工程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昆明主城区6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58万吨,远远低于昆明城区污水排放量。而此番北岸工程的主要工作就是:新建处理能力分别为20万立方米/日和10万立方米/日的第七污水处理厂、第八污水处理厂;扩建第三、五、六污水处理厂,分别增加产能6、8.5以及8万立方米/日;改造6座污水处理厂工艺,使水质由一级B提升为一级A。
     
    截至目前,各污水处理厂改造或新建工程已分别完成总工程量的部分工程量,第八污水处理厂土建单位已进场施工。
     
    待年底各污水处理厂改扩建、新建工程完成后,昆明市主城区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日处理能力110.5万立方米。
     
    污水厂也可变科普基地
     
    据悉,滇投公司在对污水处理厂的改扩建外,为承担相应社会责任,滇投公司在对污水处理厂的改扩建中,还开展了科普公园创建活动。该公司自2006年开始就发起倡导了污水处理厂开放日活动,不定期接待社会各界人士及青少年深入污水处理第一现场,了解工艺流程,通过文字资料、图片展板、实物模型等形式,使参观者了解水污染危害,感受治理效果,提升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带动全社会各阶层自觉参与滇池治理和水环境保护。
     
    据悉,公司还投资3000万元按照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对六座污水处理厂绿化景观进行了改造,力求使污水处理厂集公园、花园、游园、乐园、科普基地于一身。
     
    要建园林式污水处理厂
     
    “我们应该建设园林式的污水处理厂。”调研组专家在座谈会上提议:“所有的绿化设施都该向园林式靠齐。比如旧式污水处理厂的瓷砖在此次改扩建过程中就应该去掉。不要说以前是这样,所以就以它为标准,而应该是向高标准看齐。”
     
    昆明市副市长王道兴对此表示肯定:“我们甚至应该将污水处理厂当做景区来建设。” 来源:云南信息报 作者:记者 谢莹 实习生 杨春华
  • 相关推荐
  • 云南草海、大观河治污项目全面启动
  • 江西新干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建设已进入最后攻坚破难阶段
  • 西安污水再生工程使三成城市污水再利用
  • 湖南三年时间内拟新建119个污水处理厂
  • 贵州黔南州污水处理厂建设统一实行BOT打捆招商
  • 广州投5.8亿建京溪污水厂 污水处理设施全埋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