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石墨烯修饰MoS2-PAN吸附膜对铜离子吸附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4-30 11:36:08

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工业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化工、电镀、印染等行业产生的工业废水中常含有较高浓度重金属离子,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如人体铜离子摄入过量,会导致肝脏器官受到损伤。过量汞离子的摄入,会影响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等。因此,采用适宜的技术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控制水体中有害重金属离子的含量,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处理工业废水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聚丙烯腈(PAN)膜具有成本低,易制取、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作为吸附剂在重金属废水处理领域应用广泛。为提高PAN膜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人员采用多种材料对其进行修饰改性,如壳聚糖、金属硫化物、磁性材料等。其中金属硫化物中MoS2纳米材料具有三层原子层堆叠形成的类石墨结构,有比表面积大、表面带电性等特点,在PAN膜进行改性修饰中得到研究人员的认可。但采用MoS2改性后的PAN吸附膜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达到100mg·g1以上却鲜有报道,膜的吸附容量仍有待提高。GO是一种比表面积大,含氧官能团(羧基、羟基、羰基、环氧基等)丰富的材料,在材料改性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容纳更多的重金属离子,其丰富的含氧官能团,经水解反应呈现出负电性,可提供大量吸附活性位点,通过静电作用、螯合作用、π-π共轭作用对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可极大提高膜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本研究采用相转化法制备出以GO为改性材料的MoS2-PAN吸附膜,并对膜的相关性能及吸附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

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聚丙烯腈PAN(ARSigma-Aldrich)NN-二甲基乙酰胺(DMAC)(ARWako);六水硝酸铜(ARThermoFisher);氧化石墨烯(GO)(Sigma-Aldrich);柠檬酸氢二铵(ARWako);双环己酮草酰二腙(Wako);浓盐酸(AR,北京化工厂);氨水(AR,辽宁全瑞有限公司);钼酸铵(ARSigma-Aldrich);硫脲(Sigma-Aldrich);铜标液(ThermoFisher);去离子水,实验室自制。

主要实验仪器:FA2204A型电子天平(MettlerToledo)HJ-4A型数显恒温多头磁力搅拌器(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356665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airborn)JEOL-LV65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DL-1000D型超声振荡器(上海之信仪器有限公司)UV-7504型紫外-可见分光度计(MettlerToledo)DXF-6065型真空干燥箱(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PF-28pH酸度计(MettlerToledo);冷冻干燥机(ThermoFisher)SL200B型接触角仪(ThermoFisher)K-101型刮膜机(保定齐力恒流泵有限公司)

1.2 GO-MoS2-PAN膜的制备

取相应固含量的GO(GO固含量为0.005%~0.05%(质量分数),固含量差值为0.005%)加入到20mLDMAC中,超声24h,使GO完全分散到DMAC中;另取1gMoS2加入到20mLDMAC中,超声1h,使之完全分散在DMAC中;称取18gPAN粉末放入锥形瓶中,倒入上述2种分散液并加入DMAC溶液至100g。将锥形瓶用保鲜膜封好,浸泡于电恒温水浴锅中,插入电动搅拌器,在70℃下充分搅拌24h制成铸膜液,待搅拌结束后,取出搅拌棒,将锥形瓶口用保鲜膜封好,静置12h,再将铸膜液缓慢倒在洁净的玻璃板上,使用刮膜机刮制成膜,并将其放置到装有去离子水的凝固浴中24h,使膜的一级相变、凝固及溶剂的析出过程充分进行,制得GO-MoS2-PAN改性吸附膜。

1.3 材料的表征

1)仪器表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GO-MoS2-PAN改性吸附膜的截面形貌进行观察,以达到了解其微观结构的目的;采用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对吸附膜的表面官能团进行分析,研究改性吸附膜的复合情况;利用接触角仪采用静滴法测量GO-MoS2-PAN改性吸附膜的亲水性,以此研究不同GO固含量的GO-MoS2-PAN改性吸附膜亲水性变化规律。

2)膜纯水通量测试:将直径为5cm的圆形改性吸附膜置于测量装置中,调节氮气罐出口减压阀,使其出口压力P1稳定维持在0.1MPa,并按照图1将各纯水通量测试装置连接。当测试杯中的压力P2稳定在0.1MPa时,开始计时,并准确记录流出一定体积纯水时所需时长,根据式(1)计算出膜纯水通量。

1.jpg

2.jpg

式中:V为透过纯水的体积,LA为膜的有效面积,m2F为膜纯水通量,L·(m2·h)1t为取样时间,h

3)膜孔隙率测试:将改性吸附膜裁剪成3cm×3cm的正方形,置于去离子水中1h使其充分浸湿,取出后除去其表面水滴,并称量膜的湿质量及测量其厚度。将膜放入真空干燥箱干燥,干燥温度70℃,时长8h。取出称量得到改性吸附膜的干质量,并计算膜孔隙率。根据式(2)计算膜孔隙率。

3.jpg

式中:Vr为膜的孔隙率,%W1为湿膜质量,kgW2为干膜质量,kg;ρ为水的密度,kg·m3A为膜的有效面积,m2;δ为膜的厚度,m

1.4 静态吸附实验

pH调为所需值的100mLCu2+溶液,与一定质量的GO-MoS2-PAN改性吸附膜置于烧杯中。在恒温振荡器以100r·min1振荡相应0~270min(时间间隔为30min),待吸附完成后,取上清液并测量其Cu2+浓度,重复进行3次,根据式(3)计算改性吸附膜对Cu2+的平衡吸附量。

4.jpg

式中:qe为平衡吸附量,mg·g1C为溶液初始质量浓度,mg·L1Ct为平衡质量浓度,mg·L1V为溶液的体积,Lm为膜的质量,g

1.5 脱附实验

准备浓度为0.10.30.50.70.9mol·L1的稀HCl溶液各100mL,并按照1.4中实验方法对改性吸附膜进行静态吸附实验。待上述实验完成后,将改性吸附膜与Cu2+溶液进行过滤分离,并擦去膜表面液体。将改性膜置于相应浓度HCl溶液中,恒温振荡12h,用去离子水对改性膜进行洗涤,采用双环己酮草酰二腙法测定并计算HCl溶液与洗涤液中Cu2+浓度,计算出脱附率。

2、结果与讨论

2.1 GO-MoS2-PAN膜的表征

1)SEM分析。图2为不同GO固含量下制备的GO-MoS2-PAN改性吸附膜横截面SEM图。由图2可知,改性吸附膜均有狭小孔道的致密层与大孔径的多孔亚层不对称结构。当GO固含量较低时,膜孔径分布不均匀,且致密层较厚,膜孔道不平整,膜孔道贯通性效果差,当随着GO固含量的增加,膜的多孔亚层通道尺寸增加,膜孔道贯通性增强。这是由于GO具有较强的亲水性,随着GO的添加,在制膜过程中促进了铸膜液与凝固浴的交换速度,有效的缩短了铸膜液的相变时间,使膜孔道分布均匀且贯通性提高,有利于提高吸附膜与溶液中吸附质的有效接触及传质效率。

5.jpg

2)孔隙率、接触角及膜纯水通量分析GO-MoS2-PAN改性吸附膜的孔隙率、接触角和纯水通量分别如图3(a)~(c)所示。由图3(a)可看出,随着GO的加入,使得GO-MoS2-PAN改性吸附膜的孔隙率出现缓慢降低的趋势。该现象是由于GO与含有疏水基团CNPAN相比,其亲水性较强,且GO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在铸膜过程中,GO易向与水接触的膜孔道表面运动,进而导致膜致密顶层的狭小孔道被占据,致使孔隙率出现了该种变化趋势。

6.jpg

由图3(b)和图4可知,随着GO固含量的增加,GO-MoS2-PAN改性吸附膜的接触角逐渐减小。说明GO-MoS2-PAN改性吸附膜的亲水性增大。该现象是由于GO固含量的增加,改性吸附膜中的引入的亲水基团增加,使改性吸附膜亲水性得到了增强。

7.jpg

膜的纯水通量与GO固含量的变化关系如图3(c)所示。随着GO固含量的增加,膜的纯水通量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出现该种变化规律是由于GO固含量的变化,使得GO-MoS2-PAN改性吸附膜的亲水性能及膜内部孔道结构出现了变化。GO固含量小于0.03%时,膜的亲水性增强为主要影响因素,孔隙率虽有所减小,但其纯水通量仍急剧增加。GO固含量大于0.03%时,由于出现GO在膜顶层孔道中的堆积,使膜孔道贯通性下降,进而出现即使孔隙率变化较小但膜纯水通量下降。因此,合理控制GO固含量可有效提高膜的亲水性及膜的纯水通量,使膜在对废水处理时提高吸附剂、吸附质及溶液之间的传质速率,从而有效提高水处理效果。

3)FTIR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对GO-MoS2-PAN改性吸附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如图5所示。分析图谱可知,改性吸附膜的谱图在2243cm1出现了PANCN的特征吸收峰。由于MoS2的存在,同时在530cm1处出现MoS的特征吸收峰,且在1065cm1出现SO的特征峰,表明改性吸附膜中成功的引入了MoS2,同时部分S原子与氧化基团中的O原子发生了反应。改性吸附膜材料中成功引入GO,可从谱图在137516251714cm1处分别出现GOCO官能团、CO官能团及其芳香环结构中的CC特征吸收峰得到证实。但GO3421cm1OH的特征吸收峰未在改性吸附膜谱图中明显体现,可能是由于GO固含量较低,在膜中分散度较高所致。在GO-MoS2-PAN复合膜的红外谱图上出现的各特征吸收峰,表明MoS2GOPAN经过共混过程后,成功制备出了GO-MoS2-PAN改性吸附膜。

8.jpg

2.2 GO固含量对Cu2+吸附性能的影响

配制一定量初始质量浓度为100mg·L1Cu2+溶液于烧杯中,将10种不同GO固含量(GO固含量为0.005%~0.05%,梯度差值为0.005%)的改性吸附膜分别称取0.05g于烧杯中,在室温下恒温磁力搅拌180min,得到改性吸附膜的平衡吸附量。由图6可知,吸附量在GO固含量为0.005%~0.03%时,随着GO固含量的增加平衡吸附量接近线性增长。当GO固含量大于0.03%时,随GO固含量的增加平衡吸附量基本趋于稳定,当GO固含量大于0.045%时,改性吸附膜的平衡吸附量迅速下降。出现该变化趋势是由于在GO固含量较低时,GO的引入使改性吸附膜的亲水性能提高,膜的多孔亚层厚度变大,有效促进了吸附剂与吸附质在溶液中的离子传递效率,同时引入的GO提供了可有效吸附Cu2+的活性位点及吸附表面,进而提高了改性吸附膜的平衡吸附量。GO固含量达到一定比例后,GO对膜的内部结构造成了一定影响,孔隙率、膜的纯水通量下降,导致有效吸附面积变小,吸附活性位点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进而出现GO固含量占比达到一定数值后平衡吸附量下降的现象,该变化趋势与孔隙率及膜纯水通量的变化规律相关。

9.jpg

2.3 溶液pHCu2+吸附的影响

2.2节结果可知,GO固含量为0.03%GO-MoS2-PAN改性吸附膜对Cu2+的吸附量最大。选取该GO-MoS2-PAN改性吸附膜进行pHCu2+的影响研究。配制一定量初始质量浓度为100mg·L1Cu2+溶液于烧杯中,调整溶液的pH分别为1234567,分别称取0.05g吸附膜材料于烧杯中,在室温下恒温磁力搅拌3h,得到吸附膜的平衡吸附量。如图7所示,pH1~5内逐渐增加,改性吸附膜的吸附能力逐渐增强,pH5时平衡吸附量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大pH,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出现上述变化规律是由于pH的不同对膜表面官能团状态产生影响,较低的pH可使部分官能团质子化而带正电荷,对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产生静电排斥作用,影响吸附的传质过程。同时溶液中的游离H+Cu2+在与吸附剂相结合时,两者存在竞争关系,影响改性吸附膜对Cu2+的吸附能力;pH的逐渐增大,使得溶液中H+含量下降,对Cu2+的吸附过程干扰降低。当pH继续增大时,溶液中的Cu2+与水中的OH−发生反应,并以沉淀的形式析出,影响改性吸附膜对Cu2+的吸附。

10.jpg

2.4 吸附时间的影响及吸附动力学

选取GO固含量为0.03%GO-MoS2-PAN改性吸附膜,分别称取80.05g备用。配制200mLpH5,初始质量浓度为100mg·L1Cu2+溶液于烧杯中。将改性吸附膜分别置于溶液中,调整改性吸附膜的吸附反应时间(时间为30~240min,时间变量为30min),分别计算不同吸附时长下的平衡吸附量,得到如图8(a)所示的曲线。由图8(a)可知,随着吸附时间的增长,改性吸附膜的平衡吸附量在出现先快速增加后趋于稳定。且当吸附时长为120min时,改性吸附膜对Cu2+的最大平衡吸附量达到224.28mg·g1。出现上述变化趋势主要是因为吸附膜表面的活性位点数量一定,当达到吸附饱和后,随着时间的增长,平衡吸附量不再增加,达到最大平衡吸附量。

11.jpg

利用准一级动力学模型((4))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5))分析改性吸附膜的吸附动力学。

12.jpg

式中:qt为膜在t时刻的吸附量,mg·g1qe为膜平衡吸附量,mg·g1Kf1为准一级反应速率常数,min1Kf2为准二级反应速率常数,mg·(g·min)1t为取样时间,h

通过对两种动力学模型拟合,得到改性吸附膜准一级、准二级动力学拟合参数,如图8(b)8(c)。其中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得到的反应速率常数Kf10.0192min1Kf21.39×104 mg·(g·min)1,平衡吸附量qe分别为127.46mg·g1256.41mg·g1,可决系数R2分别为0.88210.9931。对比不同动力学模型的决定系数可以发现,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的决定系数较高,说明该吸附膜对Cu2+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2.5 铜离子初始质量浓度的影响及吸附等温曲线

取质量浓度分别为50100150200250300350mg·L1、的Cu2+溶液100mL于烧杯中进行吸附,调整pH5,并分别在293303308K下恒温振荡150min后得到如图9(a)的相应变化趋势。在不同温度下,改性吸附膜的吸附量均呈现为随Cu2+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大,当Cu2+达到一定浓度后,吸附量趋于稳定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溶液中自由移动的Cu2+与膜上吸附活性位点接触机会增多,更有利于膜的吸附作用。且当Cu2+质量浓度一定时,温度越高其吸附量越大,说明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改性吸附膜对Cu2+的吸附。为了进一步研究改性吸附膜对Cu2+的等温吸附模型,分别进行了Langmuir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进行拟合分析。Langmuir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方程如式(6)和式(7)所示。

14.jpg

13.jpg

式中:Ce为金属离子的平衡浓度,mg·L1qe为膜平衡吸附量,mg·g1qm为金属离子最大吸附量,mg·g1KLLangmuir常数,mg·L1nKFFreundlich参数。

9(b)和图9(c)分别是改性吸附膜对Cu2+Langmuir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拟合曲线,表1为其吸附等温常数。通过对比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与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的决定系数R2值发现,不同温度下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的决定系数值均高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的决定系数值,证明该吸附属于多层吸附,改性吸附膜的表面为异质结构。

15.jpg

2.6 温度的影响及吸附热力学

由图9(a)及等温吸附方程可知,随着溶液温度的升高,改性吸附膜对Cu2+的吸附性能有一定的提高,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对Cu2+吸附的热力学过程,利用热力学参数进行了理论说明。热力学参数计算根据式(8)~(10)进行计算。

16.jpg

式中:ΔG为吉布斯自由能变,kJ·mol1R为理想气体常数kJ·(mol·K)1T为温度,K;ΔS为熵变,J·moL1;ΔH为焓变,kJ·moL1qe为膜平衡吸附量,mg·g1Ce为金属离子的平衡浓度,mg·L1

由图10吸附热力学曲线及表2中相关热力学参数可知,当温度由288K升高到308K时,ΔG的值由−1.3kJ·mol1减小至−2.26kJ·mol1。表明温度的升高促进了改性吸附膜对Cu2+的吸附,温度越高更有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吸附反应器焓变ΔH值、熵变ΔS值均为正数,说明该吸附反应为吸热反应,且随着温度升高,溶液的自由度升高,说明该反应是一个吸热的自发反应。

17.jpg

18.jpg

2.7 吸附膜脱附率分析

为研究GO-MoS2-PAN改性吸附膜的脱附性能,分别取浓度为0.10.30.50.70.9mol·L1的稀HCl溶液对吸附后的GO固含量为0.03%的改性吸附膜进行脱附处理,脱附结果如图11所示。结果表明,随着HCl溶液浓度的升高,改性膜的脱附率迅速增大后趋于平稳。这是由于在浓度较低的时候,H+浓度与膜上活性位点接触的概率较低,发生竞争吸附的概率也随之降低,脱附效果相对较差,随着浓度的继续升高,当浓度达超过0.5mol·L1后,脱附率达到最大值,当继续增大浓度,脱附率无明显上升,脱附率基本维持在84%

19.jpg

3、结论

1)GO的合理添加,使GO-MoS2-PAN改性吸附膜对Cu2+的吸附容量得到显著提高,在GO固含量为0.03%,溶液pH5,吸附温度为35℃时,改性吸附膜对Cu2+平衡吸附量达到224.28mg·g1,且其在一定浓度的HCl溶液中脱附率可维持在84%

2)改性吸附膜对Cu2+吸附过程的动力学数据分析表明,其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其等温吸附模型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改性吸附膜表面为异质结构。

3)改性吸附膜对Cu2+吸附过程的的热力学数据表明,该吸附是自发吸热过程。(来源: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