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去除水中氨氮的主要方法有吹脱法、生物脱氮法、化学氧化法和膜分离法。其中膜分离法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浓缩并回收废水中的氨,能耗低、无二次污染产生,实现了含氨废水的资源化。在膜分离方法中,气态膜法去除氨氮是主要方法之一。
气态膜也被称之为支撑气膜、透膜解吸-吸收、气膜吸收或膜吸收,是基于疏水微孔膜的分离过程,以膜两侧蒸汽压差为推动力,将膜技术与化学吸收方法相结合的分离技术。特别适合溶液中挥发性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浓缩,如NH3、CO2、SO2、胺和苯酚等。目前,气态膜法在生物医疗领域、废气废液的处理、生物发酵领域等都得到了广泛研究。在氨氮废水处理方面,气态膜法脱氨已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已报到的实际应用较少。仅王艳霞等对采用气态膜处理五氧化二钒废水中的氨氮进行了中试,膜丝材质为PP中空纤维膜,吸收酸为稀硫酸,通过连续实验表明通过二级气态膜,废水NH4+-N的质量浓度能从800mg/L降低至15mg/L以下。
在采用活性炭脱硫脱硝净化烧结烟气的工艺中,吸附饱和的活性炭在高温解吸时会产生含高二氧化硫、高粉尘、高盐分的复杂解吸气体,该气体从解吸塔排出后送至制酸系统制备硫酸。为保证硫酸品质及制酸系统的稳定性,需采取湿法洗涤对解吸气体进行洗涤、除杂,由此产生了脱硫脱硝制酸洗涤废水。受烧结烟气污染物种类的影响,烧结脱硫脱硝制酸废水的特征为NH4+-N(质量浓度>10g/L)及盐分(质量分数>30%)含量高,但金属离子含量低。根据报道,高含量的盐分对氨具有盐析效应,可促进脱氨过程的传质,从而有利于气态膜法对NH4+-N的脱除。气膜法为常温、常压反应,当废水中含有与氨络合的重金属离子,可能存在膜系统堵塞和NH4+-N去除率低的不足而烧结原料中重金属离子较少,因此,在处理NH4+-N时,可不用考虑重金属离子-氨络合的问题。这也是采用气态膜法处理烧结脱硫脱硝制酸废水的前提。
为进一步拓宽气态膜的应用,本研究以某钢铁厂烧结工序脱硫脱硝制酸产生的超高NH4+-N含量废水为处理对象,在设定工艺参数下,系统分析其实际运行处理效果,以期为气态膜法处理高NH4+-N含量废水提供参考。
1、实验部分
1.1 废水规模及水质
废水处理规模为200m3/d。废水取自经过预处理后的中间水池,溶液pH约12,温度约30°C。NH4+-N含量较高,且盐分和COD也远远超过一般工业废水,其COD为1.2~1.5g/L,NH4+-N、Cl-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40、33~45mg/L,SS的质量浓度<100mg/L,各类金属离子的质量浓度<2mg/L。该废水处理难度较大,国内外尚无可借鉴的工艺技术。
1.2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工业应用的气态膜材质为聚丙烯(pp),吸收酸为稀硫酸。实际使用时,疏水性微孔pp膜把含氨废水和稀硫酸分隔于膜两侧,废水在膜丝外侧,稀硫酸在膜丝内侧循环,即外压式透过膜。
由于废水中NH4+-N会在碱性下转化为挥发性的NH3,当废水进人膜组件后,在膜两侧NH的含量差的推动下,废水中的NH3会在废水微孔膜界面汽化挥发,从而实现废水中NH4+-N的去除:挥发出的NH3由膜丝外侧通过膜壁微孔扩散至内侧,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不挥发的(NH4)2SO4而被回收。
1.3 主要参数
气态膜组件参数:选用PP中空纤维膜,外壳采用硬聚氯乙烯(UPVC)材质。膜丝内外径0.3~0.4mm,外形尺寸25.4cmx711.2cm,膜微孔孔径20~80nm,孔隙率>50%,单支膜面积>100m2。
膜组件工作参数:跨膜压差(TMP,膜丝废水侧与稀硫酸侧的压差)控制为10kPa设计单支膜处理量为2m3/h;设计接触时间3min,膜组件内废水体积流量6.2~8m3/h,稀硫酸流速25~50m3/h。废水侧采用6支膜串联使用,吸收酸侧采用并联使用。
其他参数:保安过滤器滤芯为PP热熔滤芯,有效滤径为5μm。
2、结果与讨论
2.1 NH4+-N处理效果
根据脱氨膜性质,影响脱氨效率的工艺参数包括温度、吸收酸酸度、压力、酸流M、废水碱度、废水流量。根据调试,确定优化的工艺参数条件为:温度40°C,吸收酸酸度pH为1.6,进水压力队为0.1MPa,进酸压力Pa为90kPa,酸体积流量办qva=30m3/h,废水pH为12,废水体积流量qvw为7m3/h。废水系统正常运行后,随机取样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气态膜能有效去除NH4+-N,出水NH4+-N的质量浓度<15mg/L,最低为1.2mg/L,满足GB13456—2012的排放要求。且虽然进水NH4+-N的质量浓度在11.4~38.2g/L波动,但出水NH4+-N含量较稳定,表明气态膜具有较好的抗波动能力。
将脱氨效率折算成单支膜平均脱氨率,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8批次的单支膜平均脱氨率波动较少,单支膜脱氨率在72.8%~79.1%变化,平均约为75.2%。这说明气态膜处理效果较为稳定。然而对比王艳霞等的研究结果可知,本研究所用气态膜的单支膜脱氨率较低,文献报道的单支膜脱氨率平均为86.3%w。这可能与文献中所用的气态膜生产工艺和结构不同有关,其所用的膜为内压式,即废水在膜丝内侧,稀硫酸在膜丝外侧循环。因为气态膜脱除NH4+-N的原理为将废水中NH4+-N扩散至稀酸侧。膜处理设备运行是,膜丝内侧工作压力一般会大于膜丝外侧压力。因此,当废水通过内压式气态膜时,废水侧的压力会有利于NH4+-N的扩散,从而提高NH4+-N脱除率。
2.2 连续NH4+-N处理效果
废水系统投人使用后,出水能稳定达标。出水NH4+-N采用在线NH4+-N分析仪进行检测,3个循环再生周期内(30d)的出水NH4+-N含量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出水NH4+-N含量较稳定,质量浓度均低于15mg/L。脱氨膜运行一段时间后,出水NH4+-N含量有略上升,即脱氨效率会发生下降。主要原因为少量未被保安过滤器拦截的物质进人脱氨膜,并附着在脱氨膜表面,掩蔽了部分膜孔,从而降低了氨气透过膜的效率,进而导致脱氨率下降。但该影响为可逆的,通过盐酸再生清洗后,脱氨效率可恢复。通过研究,暂定脱氨膜再生清洗频率为10d清洗1次,其频率可根据实际出水NH4+-N含量进行调整。
2.3 硫酸按产品品质
NH4+-N从废水中挥发后转移到吸收液稀硫酸中,生成硫酸铵产品。由于吸收酸测为典型的酸碱中和反应,因此,其吸收酸的酸度会直接影响气态膜的NH4+-N去除率。研究表明,当吸收剂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超过20%后,NH4+-N脱除率会发生大幅度下降,需要重新更换稀硫酸。但若硫酸铵含量较低,其进一步浓缩结晶制备硫酸铵间体时,存在浓缩能耗大的不足。因此,在实际运行时,控制硫酸铵的质量分数在10%~18%。对硫酸铵抽样检测分析,其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硫酸铵的质量浓度最低为10.62%、最高为18.04%,满足酸吸收的要求。同时,可通过进一步浓缩结晶制备为硫酸铵固体。
3、结论
通过长期运行跟踪,在良好设计和过程控制的基础上,采用气态膜处理高NH4+-N含量废水时,具有稳定性高、抗波动能力强的特点。出水NH4+-N的质量浓度均低于15mg/L,最低为1.2mg/L,满足GB13456—2012排放限值要求。采用外压式透过膜,其单支膜脱氨率平均约为75.2%;副产的硫酸铵品质稳定,质量分数在10%〜18%。(来源: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烧结球团装备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炼铁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