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脱色存在问题及研究方向

发布时间:2018-4-2 14:17:09

  存在问题

  到目前为止,制革废水的各种脱色方法从经济性、技术性、实用性和对环境影响程度考虑都有一定的缺陷。如:吸附脱色具有吸附效果好的特点,但存在成本很高、不容易再生的缺点。氧化还原脱色虽然应用前途比较广阔,但其成本相对较高。混凝脱色的絮凝剂选取存在特定要求。

  国内研究方向

  目前除吸附脱色、氧化还原脱色和混凝脱色外,国内对制革废水还进行了离子交换脱色、超滤或反渗透脱色、强化生物脱色及混凝组合脱色等方法的研究。

  ⑴离子交换脱色

  离子交换方法主要处理常规方法难以脱色的含水溶性染料体的制革废水,研究重点为离子交换树脂和离子交换脱色纤维的开发两个方面。

  ⑵超滤或反渗透脱色

  超滤或反渗透脱色主要处理含微溶性染料体和分子量较大的染料体的制革废水。由于费用较高,目前超滤或反渗透脱色技术只用于含高浓度染料体及不溶性染料体的制革废水处理。具体联系污水宝或参见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关技术文档。

  ⑶强化生物脱色

  强化生物脱色主要是筛选优良脱色菌种和强化生物处理过程,解决制革废水中染料体组分的可生化性差问题。新近开发应用的厌氧-好氧系统、生物炭法、生物铁法、强制充氧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脱色效率,但是降解速度慢,达不到处理要求。总体而言,强化生物脱色尚无突破性进展,还必须与其它处理方法结合使用。

  ⑷混凝组合脱色

  混凝组合法脱色是以混凝为主,辅以其它方法,在脱色同时去除其它污染物。如:混凝脱色-CASS处理工艺,是以混凝为主,辅以物化生物结合的处理流程,不仅脱色而且对于不可生化的中高浓度COD等有机物质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混凝-氧化处理法工艺,利用氧化剂、混凝剂的共同反应作用以及空气鼓泡搅拌,对含有阳离子染料体和阴离子染料体的制革废水脱色效果良好,COD去除率也较高。

  国外研究方向

  国外对臭氧-紫外法、臭氧-红外法、臭氧-生化法、湿式空气氧化法、萃取法、ν射线辐射法用于制革废水脱色的研究均有相当进展。在脱色混凝剂方面,近年来开发了锌螯聚集剂ZB-2、ZB-3等高效混凝剂。在提高生物方法脱色率方面,培养了假单胞细菌、浮游球衣菌、节杆菌、枯草菌、氧化酵母菌等微生物,对含偶氮染料体的制革废水脱色效果较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