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8-3-15 8:38:55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和工业建设不协调,导致基础设施长期超负荷承载。特别是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才开始兴建,全国绝大多数城市的污水处理能力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2000年全国668个城市中,有123个城市建成307座不同处理等级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1300万m3,污水处理率为13.4%,其中1998年和1999年46个重点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为20.3%和24.7%,全国有5万多个城镇,370多万个村庄,9亿多人口居住地尚无污水处理设施,由此导致了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特别是近年来城市生活污水的污染负荷已超过工业废水的污染负荷,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国际上相比,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较低,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据资料介绍,发达国家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投资都十分庞大,他们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兴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美国、英国、日本等国七、八十年代的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29%~0.88%,而我国前几年仅为0.002%~0.003%。美国现在平均每1万人就拥有1座污水处理厂,英国和德国每7000~8000人拥有1座污水处理厂。而我国城镇人口中,平均每150万人才拥有1座污水处理厂。

  造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建设资金的缺乏,至今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资金主要有中央财政、国内外贷款、城市维护税、地方预算等等,但没有专项资金渠道。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费用是十分庞大的,一个中等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就需要上亿元人民币的投资,不是一个小数目。目前的状况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筹措资金有困难,建不起;经济条件较好的一些地区有钱也不愿建,因为污水处理厂没有经济效益。由此导致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资金总是难以落实。第二、现行管理和运行机制的掣肘也使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陷入困境。由于没有真正落实“污染者负担”的政策,使得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费用没有保障。处理1吨生活污水的成本大约是0.5元~0.7元左右,现在全国各地污水处理的收费标准不一,一般在(0.1~0.4)元/吨之间,由于收费额度偏低,致使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入不敷出,亏损严重。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保证其运行,只好由当地市政府给予大量财政补贴,使得污水处理厂成了各地的包袱。当地方财政因无力支付污水处理费用,使建成后的污水处理厂不能正常运行,环境保护投资就不能有效发挥环境效益。当然,这里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观念和政策的问题。尽管这几年国家加大了对重点流域污水处理厂的投入力度,增发的国债主要用于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但资金仍显缺乏。具体联系污水宝或参见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关技术文档术文档。

  由此可见,各级政府应当加大对污水处理厂的投入力度,同时要完善和落实污水处理的收费政策,从而保证其正常运行,才能确保我国水环境污染严重的势头得到遏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