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法脱色处理造纸废水

发布时间:2018-3-12 18:03:15

  造纸废水的产生与生产过程的各个工序有关,总的来说可以分为黑液、中段废水与白水三类。制浆黑液,包括木浆和草浆黑液目前都可以成功地使用传统的碱回收方法治理。造纸白水中的成分几乎全部来自于纸浆,故绝大部分白水可以直接送回造纸车间的配浆工段用作浆料的稀释和配浆,多余的部分白水可以通过浮选池、白水塔和纤维分离机等方法回收纤维回用,再多余的部分可以与中段水混合处理。中段废水来源于制浆废水之后,包括洗浆的稀黑液、洗涤筛选废水、漂白废水、洗网、洗毯废水、造纸车间的多余白水等。因此中段废水是个来源复杂,成分复杂的系统,中段废水的脱色处理十分关键。

  絮凝法脱色;絮凝法是通过絮凝剂的电中和、架桥、网卷等作用使得废水中胶体性悬浮污染物或呈细微状态,不易沉降、过滤的污染物凝聚、絮集成为较大的颗粒而从废水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废水的脱色净化。使用的添加物不止一种,采用了多种絮凝剂复配使用则称为混凝。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专利提出的混凝典型工艺用于中段废水脱色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法是在二级生产处理后带有色度的水中,加入胺类聚合物,在絮凝反应设备中形成絮体,经加压溶气气浮后,使出水的色度达标排放。目前国内絮凝技术普遍应用于造纸厂的废水处理中,各种效果良好的絮凝剂也被不断地开发和运用。具体联系污水宝或参见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关技术文档术文档。

  絮凝剂可分为无机絮凝剂、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三类。常见的无机单盐絮凝剂有铁盐、铝盐、镁盐等,优点在于成本低廉、来源广泛、操作简单;不足之处为用量较大,对设备有腐蚀性,受pH值影响大。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同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相比,具有用量少、絮凝速度快、受共存盐类、pH值及温度影响小,生成污泥少,容易处理等优点。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有絮凝活性的代谢产物(主要有糖蛋白、多糖、蛋白质、纤维素和DNA等),是一种安全、高效却能自然降解的新型水处理剂。与目前普遍采用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相比,微生物絮凝剂具有絮凝活性高,能产生絮凝剂的微生物种类多,生长快,易于采取生物工程手段实现产业化等特点。微生物絮凝剂处理废水可达理想目标,例如R.Kurane在80mL造纸厂废水中加入2mL协腹产碱杆菌(Alcaligeneslatus)培养物和1.5mL的聚氨基葡萄糖后,即可在废水中生成肉眼可见的絮凝浮于水面,脱色率为94.6%,下层清水透光率几乎与自来水相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