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硒过量对人体的危害
硒虽然有很多好处,但任何食物过量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硒也一样。持续摄入高硒食物、水等可导致硒在体内蓄积而引起硒中毒。
慢性硒中毒动物的特征是脱毛、畸形和肝硬化。急性硒中毒的特征是脱发、脱指甲(趾甲)、皮疹、周围神经病、牙齿颜色呈斑驳状态、龋齿发病率升高。这些病人的食物和体液及组织中硒浓度是克山病流行区的1000倍。如果每日摄入硒400―800μg/kg就可导致急性中毒。
过量硒可引起DAN碱基替换增加,诱发染色体畸变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体互换频繁升高。高浓度的硒可产生致突变作用及对细胞内遗传物质有损伤作用,甚至引起细胞癌变。
人体对硒的认识是从中毒开始的。1934年美国农业部在本国的两个农业实验站发现,导致动物碱毒症的原因是吃了含硒量高的食物。1984年美国曾报告过13人吃了一种补硒“健康食品”而发生硒中毒,其硒含量高于标签所示的182倍。受害者摄入的总硒量估计位27—2387mg。中毒病人出现恶心、呕吐、头发脱落、指甲变形、烦躁、疲乏和外围神经病变。
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恩施市曾发生人食用高硒水果和粮食引起的中毒。其中毒特征为头发、眉毛、指甲脱落、皮肤损伤、牙齿腐蚀和神经系统异常
二、硒的所有化合物都为剧毒物
晒有毒,它的所有化合物均属剧毒物。晒的化合物掉在皮肤上会产生斑疹。晒中毒后,人会感到头痛,长期丧失嗅觉.不辨香臭,牛羊吃了含硒较多的牧草会掉毛、软蹄。总之,硒是一种可造成公害的毒性物质。
三、含硒废水的来源和处理
1、含硒废水的来源
但在纯硒的制备中,在铝电解着色工艺中,在静电复印机用的硒鼓感光元件生产和旧鼓脱膜复镀过程中,都产生了大量的含硒废水,其浓度超过排放标准数倍,甚至数十倍。为了消除硒污染,回收硒资源,工业上一般采用离子交换法达到含硒废水处理的目的。
2、含硒废水处理
硒在废水中一般以亚硒酸离子形式存在。据此可运用碱性阴树脂作交换剂。
[1] 201×7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含硒废水
20l×7强碱阴树脂对亚硒酸根离子的亲和力较大,且交换容量较高,可达0.358g/g(干树脂),是处理含硒废水的优良的离子交换材料。某研究所生产静电复印机用硒鼓感光元件的车间排出的废水中含硒0.6g/L左右。对此,选用201×7强碱阴树脂处理这一废水,经处理后,废水中硒的浓度降低到0.006mg/L,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饱和树脂用0.1M盐酸溶液解吸,然后再用NaoH溶液再生,然后用水淋洗至中性即可继续使用。解吸液蒸干后可得到SeO2白色粉末。
影响201×7强碱阴树脂吸附硒的因素有如下几点:
(1) 废水的pH值:废水的pH对20l×7阴树脂吸附硒的影响较大。在PH6—13范围内,阴离子交换校对硒的净化效率几乎恒定在95%左右。而pH在1和14时,净化效率等于0。如图1所示。
(2) 废水过柱流速:表1为废水过柱流速对201×7树脂净化含硒废水的效率。由表中可见,流速的快慢对低浓度含晒废水的净化效率影响不大。
(3) 废水中晒浓度:实验表明,当废水过柱流速为0.5Dd/m血时,废水中晒台量在20一200Pg/m1时、净化效率均可达到97.5%以上。
(4) 废水温度:废水温度在10—30℃之问,20l×7树脂对含硒废水的净化效率均在94%以上。
[2] 用ma20n wA—20弱碱树脂处理含硒废水
电解着色工艺中,铝件要浸泡在0.2%的SeO、1%H2SO4,直流15伏的电解槽中30分钟,然后进入淋洗槽,淋洗水中含Se 10ppm、Ni lppm、Zn 0.5ppm、Mg l2ppm。可将这种废水先通过Uniselec UR一30偶合树脂,除去杂质,并使废水PH提高到6以上,然后令废水通过Diaion wA—20弱碱阴树脂,出水中硒含量降低到1ppm以下。饱和阴树脂可用4倍树脂床体积的0.5m1NaoH溶液洗脱。选取洗脱液中洒浓度最高的部分浸泡于Diaion SK—1B强酸阳树脂中30秒钟,可得到Na+、NH4+含量在3ppm以下的硒浓度大于0.8g/1的溶液,此溶液可回用于着色槽。具体参见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关技术文档。
[3] 用Dowex强碱阴树脂除去废水中的硒
饱和树脂用4%NaCl加0.5%NaOH的混合液作洗脱剂,在45—50℃下洗脱,然后用酸性氯酸盐溶液(例如NaClO3十HCl)将阴树脂再生,含硒的洗脱液用酸化和氧化的办法进行处理,回收金属硒。
结 论
硒,这个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缺了它不行,过量摄入也不行,人体必须严格控制和掌握适量摄入。
晒的所有化合物均属剧毒物,是一种可造成公害的毒性物质,必须严加防范和有效处理。
在涉及硒的加工和制造工业中,必须严格控制和加强管理,避免出现含硒废水的直接排放,造成对环境污染和危害人体健康。
含硒废水的处理主要采用离子交换技术处理,不仅能够有效地去除硒污染,还可以从中回收金属元素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