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及肉制品加工废水处理的设计

发布时间:2009-12-18 15:19:21

摘要:屠宰及肉制品加工废水含有血污、肉屑、内脏污物粪便等,带有难闻的腥臭味,对环境的影响极大。采用物化+水解酸化+A/DAT-IAT+流离生化处理工艺,废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该工艺具有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水质好,操作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等特点。  

关键词:屠宰废水 有机物浓度高 深度处理 设计

深圳某屠宰及肉制品加工厂场地位于水源保护区。场地周边分布有三座水库,因此《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厂区内污水排放提出很高的要求:厂区内“产生的生产废水与生活污水混合处理后,排放应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一级标准与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的一级排放标准中的更严者”——引自《环境影响报告书》。依据环评意见,厂区内污废水经处理后应达到国家和地方两个标准中更严的指标排放,即:BOD5≤20 mg/L,CODcr≤70mg/L,SS≤60 mg/L, 氨氮≤10 mg/L,PH6~8.5,动植物油≤10 mg/L,大肠菌群数3000个/L。

一、设计水量及废水水质

1、设计水量

根据设计规范及相关专业提供的用水量计算,设计污水处理量为3500m3/d。

2、屠宰及肉制品加工废水水质分析

屠宰及肉制品加工废水来自圈栏冲洗、淋洗、烫毛、屠宰分割、副食加工、洗油、车间设备和地面冲洗等。废水中含有动物粪便、血液、动物内脏杂物、畜毛、碎皮肉和油脂等,属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以下特点:1)排水量大且不均匀;2)有机物浓度高,无其它有害物质,可生化性好;3)呈暗红色,血腥味;4)杂质和悬浮物多;5)大量的病原微生物;6)NH3-N浓度高;7)油脂含量高;8) PH值6~8.5,基本为中性。

根据屠宰及肉制品加工废水的特点,厂区污废水在排入污水处理设施前要做好前期预处理。采取的措施有:待宰圈、翻肠洗胃车间的牲畜粪便、胃容物废水进入截粪池,由固液分离机去除大部分杂质;观察间、急宰间废水经消毒池排放,以杀死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厂区内厕所便器排水经化粪池、厨房排水经隔油池等,最大限度地降低进入污水处理站的悬浮物、油污含量。经上述设施处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废水水质见表1。

二、处理工艺流程及说明

由于屠宰及肉制品加工废水的可生化性好,采用物化+生化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处理工艺的运行

屠宰及肉制品加工废水经格栅拦截毛皮、碎肉、内脏杂物等大粒径杂质进入调节池以调节水量和均化水质。调节池底部设穿孔曝气管搅拌防止发生沉淀。废水由设在调节池内的潜污泵提升通过流量计、旋转过滤机进入隔油沉淀池、气浮池,进一步去除废水中油脂及悬浮固体杂质后,进行生化处理。生化处理单元由水解酸化、A/DAT-IAT、流离生化池组成,处理达标消毒后排放。

系统产生污泥经浓缩脱水后外运用作农肥。

2、生化处理工艺简述

屠宰及肉制品加工废水中除有机物浓度和悬浮物、油脂等含量高,氨氮超标也较难处理,因此处理工艺中设置好氧—缺氧—厌氧的交替运行环境达到硝化—反硝化的脱氮效果。

水解酸化的作用以破坏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结构为主,把需要通过胞外酶的分解才得以进入微生物体内代谢的不溶性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微生物可以直接摄取的溶解性小分子有机物质,并适当改善废水的可生物降解功能。

A/DAT-IAT具有A/O法和SBR法两者的优点,可实现厌氧、缺氧和好氧状态,对屠宰及肉制品加工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该系统连续进水、连续-间歇曝气,避免了进水控制繁琐,提高了反应池的利用率,节约了成本,既有传统活性污泥法的连续性和高效性,又具有SBR法的灵活性。
A/DAT-IAT运行分为进水、反应、沉淀、排水、闲置五个阶段,污泥回流系统为外回流、内回流两种方式。采用流离生化技术作为污水处理的终端工艺,在屠宰及肉制品加工废水处理中尚属首次。流离球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好氧、兼氧、厌氧的多变环境,生物膜附着在流离球表面,吸附水中的微生物,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三、结语

1、采用物化+水解酸化+A/DAT-IAT+流离生化法处理屠宰及肉制品加工废水,BOD5、CODcr、SS、氨氮、动植物油各项指标去除率高,出水满足深圳市《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厂区内污水排放提出的较高要求。

2、A/DAT-IAT工艺抗冲击能力强,出水水质稳定,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灵活。

3、流离生化工艺有完整的食物链,通过微生物的逐级降解,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内置填料对气泡的切割作用,提高了氧的利用率。

4、处理达标污水可经过滤消毒后回用于厂区厕所便器、待宰圈地面、回车场等冲洗和绿地浇洒用水。

由于屠宰及肉制品加工废水水质的特殊性,其处理设计相当复杂。处理工艺不仅要投资少、稳定性高、运行成本低,在设计细节中还应考虑生产管理和人工操作方便等。来源:水工业市场杂志 作者: 沈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