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适用区域:四川-内江
混凝效果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混凝剂的投加量以及混凝搅拌强度等等,在实际水处理过程中,混凝剂的投加量和pH往往是相对比较重要的因素。因此,有必要对影响混凝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4.2.1PAC投加量的确定分别取250mL经活性污泥曝气生化处理后的乳化液废水(将其pH调至9.0左右) 各置于容量为250mL的烧杯中,依次向烧杯内加2.0mL,2.5mL,3.0mL,3.5m...
工艺适用区域:四川-内江
摘要:液膜分离是一种高效、快速、节能的新型分离技术。简要介绍了乳化液膜法的基本原理,重点论述了乳化液膜法在水处理中的研究新进展。 关键词:乳化液膜;应用;分离技术;水处理液膜(liquid membrane)分离技术是20世纪60 年代末开发的新工艺,至今已得到迅速发展。液膜分离工艺具有分离速度快、效率高、选择性好、设备简 单、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因而在冶金、医药、环保等领 域普遍引起重视。利用液膜...
工艺适用区域:四川-内江
乳化液废水的处理首先须采取措施破乳,使乳化液胶体脱稳,实现油水分离。目前,国内外乳化液废水的破乳方法应用较多的有混凝法、酸析法、气浮法、超声波法等。 1混凝法:化学混凝法是向乳化液中投加混凝剂,使废水中油滴吸附聚集,发生脱稳破乳,从而实现油水分离。近几年来发展起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铝(PAS)、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铁(PAFC)、聚硅硫酸铝复合型混凝剂...
工艺适用区域:四川-内江
在含油废水的处理过程中,对于废水中的某些难降解有机物,采用传统的生化处理工艺很难将其取出,这时就可以考虑采用吸附处理工艺。吸附就是利用某些特定种类的固体吸附剂来吸附废水中的一种或多种污染物,以达到将其从废水中脱离的目的。这里所说的固体吸附剂多是一些多孔性的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固体物质。吸附剂的吸附作用一般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类型。物理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和物质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也称范德华力)...
工艺适用区域:四川-内江
电凝聚法原理是利用可溶性电极(铁电极或铝电极)电解产生的阳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氢氧根负离子结合生成的胶体,与水中的污染物颗粒发生凝聚作用来达到分离净化的目的。电解凝聚可去除的污染物种类广泛,所形成的沉渣密实,澄清效果好,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但是电解凝聚也存在阳极消耗量大、阳极钝化、耗电量高等缺点。MOHAMED等用Al作阳极,采用电凝聚技术对含油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实验室研究,当电流密度为25m...
工艺适用区域:四川-内江
絮凝法又称凝聚法,通常是往废切削液中投加一定比例的絮凝剂,从而乳化液的稳定性会遭到破坏。对于乳化液来说,其中胶体的含量是比较丰富的,絮凝体的形成也得益于此,不过由于其本身重力的因素,这些絮凝体会与水分离开来,可能是漂浮在表面上,也可能是沉到水底,这样破乳的过程也就完成了。现阶段,我国在提高废水水质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絮凝法来进行处理,这样的处理方法既能达到效果,操作起来也相对比较方便。田禹等根按照...
工艺适用区域:四川-内江
据有关资料表明,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00~1000万t油类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含油废水的来源十分广泛,主要来自石油、石油化工、钢铁、焦化、煤气发生站、机械等工业企业,另外铁路运输业、纺织与轻工行业中都会产生含油废水.含油乳化液废水渗入土壤空隙间形成油膜,产生堵塞作用,致使空气、水分及肥料均不能渗入土中,破坏土层结构,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甚至使农作物枯死.含油乳化液废水排入水体后将在水面上产生油膜...
工艺适用区域:四川-内江
超滤法是膜过滤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最早应用于乳化液废水处理的是有机超滤膜,但是有机超滤膜存在耐高温及酸碱性差,孔径分布宽、机械强度低、易水解等缺点。针对有机膜上述缺点,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研制出以无机陶瓷材料(氧化锆、氧化铝、氧化铁等)制备而成的非对称膜——无机陶瓷膜。陶瓷膜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以及耐酸碱、有机溶剂、耐高温、抗微生物能力,PH值耐受范围为0~14,温度范围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