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县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发布时间:2014-1-9 14:43:45

环境保护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使我县“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方式更趋合理,根据上级环保部门的要求和县编制“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部署,特编制本规划。

  一、 “十一五”环保工作进展和当前

  面临的环境形势

  “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加大投入,全县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环保执法能力建设也得到了较大的充实。在我县人口增加、经济增长、企业数量增多及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环境质量保持基本稳定,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本得到控制。但总体上看,当前的环境状况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仍面临着一些突出的环境问题。

  (一)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业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农业生产力的维持越来越依赖化学品的投入,而由此带来的农作物食用安全和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全县化肥、农药年施用总量呈上升趋势。我县蔬菜粮食产区有相当面积分布在自然水体沿岸,一方面大量氮磷营养随地表径流冲刷进入地表水,将加剧水体富营养化,增加水体污染治理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土壤有机质减少,肥力下降,土壤板结,为保证农作物产量又增加化肥施用量,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畜禽养殖特别是规模化养殖场已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并成为危害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主要因素。由于养殖场点多面广,治理和监管存在很大困难。  

  (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近年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起的上访和投诉不断增加,来信来访数量以每年30%的速度上升,从2005年的65件(人次)上升到2010年的152件(人次),既反映了群众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又说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增多,少数企业污染引起的纠纷激化了社会矛盾,成为社会新的不稳定因素。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实现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以生态县建设为平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坚持以污染综合防治为重点,依靠科技进步,完善环境法制,强化监管体制,确保环境安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基本原则 

    1、科学发展,同步共赢。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2、综合决策,环境优先。坚持环境保护与发展综合决策,强化环境保护在资源配置、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保障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的宏观调控职能。

  3、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注重源头控制,将环境保护拓展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领域,全过程防治污染。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逐步实现向环境友好和促进社会和谐的转变。

  4、改革创新,加强监管。坚持政策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探索环境监管新思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施监控,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突出环境规划,抓好总量控制,加强环境评价,强化执法监督,严格环境标准,落实实绩考核,推进信息发布,推动环境保护主动参与、事前控制、积极防治,确保全县环境安全。

  5、突出重点,全面推进。解决制约经济发展和涉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把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把饮用水安全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首,着力推进水、空气、土壤、辐射环境污染防治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工作。

  (三)规划目标和指标

  1、规划目标 

    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3838-2002)III类标准。重点饮用水源地(县城集中式取水口,各乡镇集中式取水口)水质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重点行业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监管能力进一步得到加强,较好地协调和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矛盾。
  2、主要指标

  (1)总量考核指标:

分类

指标名称

单 位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在 2010 年基础上的削减率

废水

1

化学需氧量( COD )

%

6

2

氨氮

%

8

废气

3

二氧化硫( SO2 )

%

10

4

氮氧化物

%

8

( 2 )环境管理能力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2015 年指标描述

1

  环境监察、监测、信息、宣教能力建设

  达到中部地区标准化建设要求。

2

  自动监测网络建设

  建成县城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 / 县城饮用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站 / 赣江过境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 / 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

3

  环境应急响应系统

  建成县级环境应急响应系统。

4

  辐射环境安全监控

  建立起辐射环境安全监控体系。

四、主要任务

  (一)水环境保护

  一是控制源头污染。对赣江流域、遂川江内建设项目,严格依法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实行总量排污控制。二是加强面源治理。对农村分散生活污染源,采取因地制宜的治理措施。在条件适合的区域继续推广沼气能源建设。结合使用湿地和小型污水处理站等措施进行分散面源的治理,推广生态厕所;对农田面源,通过制度创新为有机肥、生态肥的生产和推广使用创造条件。推广农作物秸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实施畜禽鱼养殖污染、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的综合防治技术示范工程。

  (二)工业污染控制

  1、大力促进清洁生产 

    重点抓好建材、化工、造纸等关键行业清洁生产,并逐步将清洁生产理念和措施推广到农业、建筑业、矿产资源开发及服务行业等社会各个领域;加强对超标排污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推进其清洁生产技术改进和升级;加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推行清洁生产的深度和强度,对新建项目的清洁生产提出更严格要求。  
  2、继续加强现有污染源治理

  一是对现有超过排污总量企业督促实施削减计划;二是对重点污染源实施全面监控管理;三是实施城区二氧化硫控制工程和清洁能源行动计划;四是严防已关闭的污染企业死灰复燃;五是对企业违法排污、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重点查处。   

  3、加强新污染源的控制

  一是依法推动规划环评的实施,积极参与政府的综合决策,将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到发展规划与决策阶段,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决策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二是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和优化选址,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三是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加强建设项目中后期管理力度,强化验收环节管理。  

  4、确保危险废物得到妥善处置

  提高全县危险废物监管能力。完善监督管理制度,落实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经营许可制度、转移联单制度,对危险废物进行从产生、收集、运输、利用、处理、存放、处置等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监控,制定废旧电器的回收和处置政策,避免产生新的危害。  

  (三)城市环境综合治理

  1、加大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一是以保持水环境功能区达标为目的,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优先建设污水管网系统,确保污水管网配套。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要坚持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协调好供水、节水与污水资源化利用工程设施建设。  

  二是推进城镇垃圾处置系统建设。加大对城镇生活垃圾“三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工程的投入,促进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实现生活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形成回收利用、填埋和综合处理等多种处理方式相结合的垃圾处置系统。  

  2、开展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城市环境热点问题

  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为根本目标,以公众关心的环境敏感问题为切入口和工作重点,着重解决城市噪声、油烟扰民问题,以及由于城市迅速发展,大量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建筑扬尘和建筑垃圾管理与控制问题。通过“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安静小区”、“绿色工地”等建设工作,努力保持和提高县城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和固体废物管理水平。  

  (四)生态环境保护

  1、推进生态示范活动的开展 

    继续推动生态县、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的创建活动。加大对创建省级、国家级生态县、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工作的投入力度;推动生态县、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建设的深入开展。
  2、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与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工作

  在乡镇开展化肥、农药、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污染的区域综合防治示范,开展“农村小康环境行动计划”,实施有机食品基础建设示范工程,加强农产品和“菜篮子”基地环境的监测、监督,确保食品安全。

  3、加强资源开发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

  强化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管理,遏制新的重大生态破坏。逐步建立资源开发监管体系,提高对矿产、水、森林等重要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能力。  

  (五)建设好环境监测基础设施

  “十二五”期间建设好环境监测大楼,开展正常的环境监测工作。提高自动监测能力和水平,完成县城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建设县城饮用水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初步建立全县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响应系统,提高应对重大环境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未来五年,是我县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为解决资源供给不足、生态环境脆弱问题,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行循环经济,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加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

  完善环保执法机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高效、快捷、可靠的污染源远程监控和污染应急系统,提高快速反应、应对重大环境事故的能力。完善环保举报和应急处理机制,加强环保监察装备建设,逐步达到我国中部地区标准。  

  (三)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队伍建设,改善环境宣传教育的手段。加强环境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环保管理业务素质,开展环保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活动。

  (四)提高环境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建设完善万安环保网。万安环保网要覆盖主要的业务领域,基本实现环境政务信息化、环境管理信息资源化、环境管理决策科学化和环境信息服务规范化。

  (五)增加环保投入

  在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支持力度的同时,政府环保投入在保持现有规模的基础上,随财政的增长同步增加。“十二五”期间争取环保资金投入占当年GDP的2.5%。 “十二五”期间实施赣江、遂川江、蜀水等河流水污染综合防治,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与生态功能区建设,环境监督管理能力建设等几大工程。 

  (六)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

  实行辖区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级行政首长对本管辖区环境质量负责,将环境保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建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实行行政首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和奖惩措施,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各有关部门要按规划要求和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确保规划任务的全面完成。(万安县人民政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