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岗区龙田污水处理厂

上线时间:2008-6-11 11:01:38

  深圳市龙岗区龙田污水处理厂
龙田污水处理厂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坑梓镇龙田村,现状一期规模为3万吨/日,占地47967平方米,服务范围为田坑水流域,主要包括坑梓镇墟镇、老坑村、秀新村、龙田村。于2001年1月正式动工,2001年8月建成并移交坑梓镇人民政府。2003年8月该工程移交给龙岗区城市管理办公室污水处理管理中心管理。
扩建项目厂址位于现有龙田污水处理厂西南围墙内的预留地,面积 1.9公顷。扩建工程拟采用“A2/O+混凝、沉淀、砂滤”污水处理工艺,该方案运行、管理更为简单,适合于本工程规模较小,不可能配备强大的运营管理队伍的现实;污泥采用重力浓缩带式脱水处理,脱水后的污泥可运至上洋污泥处置厂进行处置;除臭采用生物除臭装置;尾水消毒采用紫外线消毒,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后,就近排入田坑水,下游约200米处汇入龙岗河。
工艺流程 

污水在厂内首先经过粗格栅去除大的漂浮物,然后自流入集水池。污水经立式污水泵提升至组合式旋转细格栅,组合式旋转细格栅可把杂物及砂粒从废水中分离出来,并浓缩址理。旋转细格栅处理出水先进入厌氧池,由推进器将进水和厌氧污泥混合进行厌氧处理,然后自流入BIOLAK生化池,利用悬链式曝气器曝气充氧进行好氧处理,处理后的污水,经沉淀后再进行曝气充氧稳定,污水自流入消毒池,消毒后排放。Bl0lAk反应池产生的剩余污泥用污泥泵送入污泥浓缩池,污泥经浓缩后再由螺杆泵送人带式压滤机脱水。污泥浓缩池产生的上清液和压滤机产生的滤液自流入集水池二次处理。BlOLAK反应池需要的氧气由风机供给,预处理设施产生的机械杂物外运填埋处置,产生的剩余污泥外运用作农肥。
设计进厂水质如下:CODcr为200mg/L,BOD5为70 mg/L,SS为180mg/L、NH3-N为22mg/L,TN为30mg/L,TP为4.5 mg/L。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采用“A2/O+混凝、沉淀、砂滤”方案,对城市污水进行有机物降解、脱氮除磷及深度处理。污水经管道收集后,经过粗细格栅、预沉砂池及污水提升泵房、曝气沉砂池等预处理后,进入UCT池、平流沉淀池、后至深度处理阶段,最后采用紫外线消毒法进行消毒后达标排放。
本扩建工程规模5.0万m3/d,近期总规模达到8.0万m3/d,田坑水流域污水都将通过截污管网进入坑梓镇龙田污水处理厂。排入龙岗河的污染物削减总量和削减率见表1-1,表明本工程实施后将有效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表1-1 本工程废水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物 建成前排污量 建成后排污量 削减量 削减率
CODcr 3650 913 2737 75%
BOD5 1278 183 1095 86%
(2)本项目产生的恶臭废气主要成分是H2S和NH3,臭气污染源源强采用美国EPA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物产生情况的研究,每处理1g的BOD,可产生 0.0031g的NH3和 0.00012g的H2S。本次扩建项目处理规模为5万吨/日,BOD进水70mg/L,出水10mg/L,由此可计算出H2S和NH3的产生量,见表1-2。
表1-2 恶臭污染源强(单位:kg/h)
         污染物名称
污水处理构筑物 H2S NH3
龙田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 0.015 0.3875
由此可见,本次扩建项目废气污染物的产生量分别为:NH3为 0.3875kg/h(3.07 t/a),H2S为 0.015kg/h(0.12 t/a)。
(3)本污水处理厂工程建成投产后,产生的固体废物列表如1-3。
表1-3本项目运营期固废年产生量汇总
格栅渣 沉砂渣 污泥 生活垃圾
730m3/a 328.5 m3/a 4828 t/a 9.8 t/a
(4)本项目噪声源主要为设备噪声。据类比调查,主要噪声源声级强度见表1-4。
表1-4  龙田污水处理厂主要设备声源声级
噪声源 设备 数量 噪声级dB(A)
污水提升泵房 提升泵 5台(旱季1台备用) 75~80
沉砂池 鼓风机 2台罗茨风机(1用1备) 95~100
A2O生化池 曝气设施 1套 60~70
污泥泵 12台(8用4备) 80~90
污泥回流泵房 回流泵 4台(3用1备) 75~
剩余污泥泵 2台(1用1备) 75~80
鼓风机房 鼓风机 3台(2 用1备) 95~100
中间提升泵房 潜污泵 3台(2用1备) 75~80
污泥脱水间 离心脱水机 3台(2用1备) 80~9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