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冲洗过滤污泥脱水压滤系统

发布时间:2025-4-10 14:11:28

公布日:2023.09.01

申请日:2023.07.10

分类号:C02F11/122(2019.01)I;C02F11/00(2006.01)I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冲洗过滤污泥脱水压滤装置,包括压滤箱体,所述压滤箱体内设置第一压箱、第二压箱和第三压箱,所述第一压箱、第二压箱和第三压箱上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抽压机构、第二抽压机构和第三抽压机构,所述第一压箱左侧下端设置有联通管道,所述第一压箱与所述第二压箱之间设置有第一抽压空间,所述第一抽压空间与所述第一抽压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压箱内安装有第一挤压板,所述第一压滤板右侧设置所述第一抽压空间,所述第二压箱左侧设置有第二挤压板,所述第三压箱右侧设置有第三抽压空间;通过三级抽压机构将反冲洗污泥进行及时清洗,同时能够通过分级处理不断进行水分抽取,达到污泥含水率小于5%的目的,便于污泥的处理。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反冲洗过滤污泥脱水压滤装置,包括压滤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箱体内设置第一压箱、第二压箱和第三压箱,所述第一压箱、第二压箱和第三压箱上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抽压机构、第二抽压机构和第三抽压机构,所述第一压箱左侧下端设置有联通管道,所述第一压箱与所述第二压箱之间设置有第一抽压空间,所述第一抽压空间与所述第一抽压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压箱内安装有第一挤压板,所述第一挤压板通过连杆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压箱内侧上,所述第一挤压板右侧设置污泥进口,所述污泥进口连接污泥腔体,所述污泥腔体右侧设置有第一压滤板,所述第一压滤板右侧设置所述第一抽压空间,所述第二压箱左侧设置有第二挤压板,所述第二挤压板右侧设置有进泥口,所述进泥口与所述联通管道连接,所述进泥口右侧设置有第二压滤板,所述第二压滤板右侧设置有第二抽压空间,所述第二抽压空间与所述第二抽压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压箱与所述第三压箱之间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第三压箱右侧设置有第三抽压空间,所述第三抽压空间与所述第三抽压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冲洗过滤污泥脱水压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箱体为密封结构,所述第一抽压机构包括抽压管和抽压电机,所述抽压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抽压空间,所述抽压管上端连接真空管,所述真空管后端连接有反向文丘里管,反向所述文丘里管一端密封,反向所述文丘里管上端设置抽吸管,所述抽吸管前侧下端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连接储水箱,所述抽吸管与所述抽压电机连接,所述第一抽压机构与所述第二抽压机构、第三抽压机构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冲洗过滤污泥脱水压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安装于反向所述文丘里管由收窄段向下扩张处下侧管壁上,所述抽压管安装于反向所述文丘里管收窄短向上扩张处上侧位置管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冲洗过滤污泥脱水压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双连杆,所述双连杆安装于所述第一压箱左侧壁上,所述双连杆一端连接于第一挤压板,所述双连杆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滑动支架上,所述挤压板与所述第一压箱密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反冲洗过滤污泥脱水压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支架下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限位开关控制,所述限位开关设置于所述污泥进口右侧,所述第一挤压板移动过所述污泥进口后,所述限位开关启动所述驱动电机转动带动所述双连杆向右侧推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反冲洗过滤污泥脱水压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腔体由所述第一挤压板、第一压箱、压滤板组成,所述污泥腔体在挤压过程中根据所述第一挤压板的移动逐渐缩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冲洗过滤污泥脱水压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压机构的抽压压力小于所述第二抽压机构的抽压压力,所述第二抽压机构的抽压压力小于所述第三抽压机构的抽压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冲洗过滤污泥脱水压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挤压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压箱内,所述第二挤压板左侧与所述第二压箱之间设置挤压空间,所述挤压空间与所述第二抽压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抽压机构通过第二抽压管与所述挤压空间连接,通过第二抽压管为所述挤压空间提供挤压驱动,所述第二挤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滤板接触时第二抽压机构完成抽压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反冲洗过滤污泥脱水压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台,所述升降台安装于所述第三压箱上端,所述升降台包括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连接升降链,所述升降链与升降门连接,所述升降门设置于所述第二压箱与第三压箱之间,所述第二压箱与第三压箱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在所述第二压箱和第三压箱之间间隙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反冲洗过滤污泥脱水压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滤板安装于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二压滤板下端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轨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冲洗过滤污泥脱水压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通过三级抽压机构将反冲洗污泥进行及时清洗,同时能够通过分级处理不断进行水分抽取,达到污泥含水率小于5%的目的,便于污泥的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冲洗过滤污泥脱水压滤装置,包括压滤箱体,所述压滤箱体内设置第一压箱、第二压箱和第三压箱,所述第一压箱、第二压箱和第三压箱上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抽压机构、第二抽压机构和第三抽压机构,所述第一压箱左侧下端设置有联通管道,所述第一压箱与所述第二压箱之间设置有第一抽压空间,所述第一抽压空间与所述第一抽压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压箱内安装有第一挤压板,所述第一挤压板通过连杆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压箱内侧上,所述第一挤压板右侧设置污泥进口,所述污泥进口连接污泥腔体,所述污泥腔体右侧设置有第一压滤板,所述第一压滤板右侧设置所述第一抽压空间,所述第二压箱左侧设置有第二挤压板,所述第二挤压板右侧设置有进泥口,所述进泥口与所述联通管道连接,所述进泥口右侧设置有第二压滤板,所述第二压滤板右侧设置有第二抽压空间,所述第二抽压空间与所述第二抽压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压箱与所述第三压箱之间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第三压箱右侧设置有第三抽压空间,所述第三抽压空间与所述第三抽压机构连接。

所述压滤箱体为密封结构,所述第一抽压机构包括抽压管和抽压电机,所述抽压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抽压空间,所述抽压管上端连接真空管,所述真空管后端连接有反向文丘里管,反向所述文丘里管一端密封,反向所述文丘里管上端设置抽吸管,所述抽吸管前侧下端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连接储水箱,所述抽吸管与所述抽压电机连接,所述第一抽压机构与所述第二抽压机构、第三抽压机构结构相同。

所述回流管安装于反向所述文丘里管由收窄段向下扩张处下侧管壁上,所述抽压管安装于反向所述文丘里管收窄短向上扩张处上侧位置管壁上。

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双连杆,所述双连杆安装于所述第一压箱左侧壁上,所述双连杆一端连接于第一挤压板,所述双连杆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滑动支架上,所述挤压板与所述第一压箱密封滑动连接。

所述滑动支架下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限位开关控制,所述限位开关设置于所述污泥进口右侧,所述第一挤压板移动过所述污泥进口后,所述限位开关启动所述驱动电机转动带动所述双连杆向右侧推进。

所述污泥腔体由所述第一挤压板、第一压箱、压滤板组成,所述污泥腔体在挤压过程中根据所述第一挤压板的移动逐渐缩小。

所述第一抽压机构的抽压压力小于所述第二抽压机构的抽压压力,所述第二抽压机构的抽压压力小于所述第三抽压机构的抽压压力。

第二挤压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压箱内,所述第二挤压板左侧与所述第二压箱之间设置挤压空间,所述挤压空间与所述第二抽压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抽压机构通过第二抽压管与所述挤压空间连接,通过第二抽压管为所述挤压空间提供挤压驱动,所述第二挤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滤板接触时第二抽压机构完成抽压操作。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台,所述升降台安装于所述第三压箱上端,所述升降台包括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连接升降链,所述升降链与升降门连接,所述升降门设置于所述第二压箱与第三压箱之间,所述第二压箱与第三压箱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在所述第二压箱和第三压箱之间间隙设置。

所述第二压滤板安装于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二压滤板下端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压箱、第二压箱和第三压箱,完成对污泥的初步水分排出,二次水分抽压排出,形成干饼,三次抽压,在负压过程中形成对干饼的再次高负压抽吸,同时在负压作用下降干饼粉碎,形成粉末便于收集,提高污泥水分的去除,使污泥成粉状排出,不会出现板结情况,实现污泥的较好处理。

2、通过第一抽压机构完成对将污泥中水分排出,在排出过程中为保证抽压效率,在真空管后端设置反向文丘里管进行下端水分收集,上端进行抽压,使第一抽压空间负压增加,从而提高压滤板对水分的过滤效率,同时在进行水分压滤过程中将第一挤压板进行挤压提高水分的排出。

3、通过扩张在进行水分与空气抽压中,水分延下壁流出至回流管中,负压通过上端抽压管完成抽压,达到水分与压力分离的作用,提升水分的收集,同时不干扰抽压效果。

4、通过第一抽压机构完成对将污泥中水分排出,在排出过程中为保证抽压效率,在真空管后端设置反向文丘里管进行下端水分收集,上端进行抽压,使第一抽压空间负压增加,从而提高压滤板对水分的过滤效率,同时在进行水分压滤过程中将第一挤压板进行挤压提高水分的排出。

5、通过第二抽压管为所述挤压空间提供挤压驱动,所述第二挤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滤板接触时第二抽压机构完成抽压操作;第二挤压板在在较高负压过程中前移,将进入第二阶段的污泥进行挤压过滤,由于已进行过第一阶段的负压抽压,污泥量大大降低,对第二压箱容量较小,可迅速进行挤压,水分过滤,在水分抽取后,通过升降装置将第二压滤板直接移动支第三压箱内进行处理。

(发明人:范莉;朱俊杰;王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