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4.04.02
申请日:2023.12.29
分类号:C02F3/34(2023.01)I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模型的精细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S1:检测待处理污水的污染源种类;S2:从进水管路选择进入含有最多匹配种类填料的生物滤池;S3:从生物滤池中排出,判断生物滤池填料是否拦截所有污染源,若是进入步骤S5,若否进入回水管路;S4: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污染源种类均经过对应填料的生物滤池,其中回水管路的数量为生物滤池数量-1;S5:出水管路中排出。本发明具有,应变能力强,处理精度高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生物模型的精细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检测待处理污水的污染源种类;S2:从进水管路选择进入含有最多匹配种类填料的生物滤池;S3:从生物滤池中排出,判断生物滤池填料是否拦截所有污染源,若是进入步骤S5,若否进入回水管路;S4: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污染源种类均经过对应填料的生物滤池,其中回水管路的数量为生物滤池数量-1;S5:出水管路中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模型的精细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污染源种类在待处理区域设置生物滤池之前需要预采集,采集污染源方式包括现有水质污染数据、区域内污染工业种类、历史气象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模型的精细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的污染源数据,根据污染量的大小进行排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模型的精细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设置的生物滤池中填料为填料组合,组合方式以上述污染量大小进行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模型的精细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经过预实验过程,建立填料与待解决污染源的对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模型的精细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单个生物滤池还与自养系统连接,所述自养系统包括供水池和自养管路,所述自养管路分别于生物滤池的进水口和排水口一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模型的精细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生物池排水管设置有多个排水支管,所述排水支管分别与回水管路、自养管路和排水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模型的精细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池的进水口设置有多个进水支管,所述进水支管与回水管路、自养管路和进水管路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生物模型的精细污水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生物模型的精细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检测待处理污水的污染源种类;S2:从进水管路选择进入含有最多匹配种类填料的生物滤池;S3:从生物滤池中排出,判断生物滤池填料是否拦截所有污染源,若是进入步骤S5,若否进入回水管路;S4: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污染源种类均经过对应填料的生物滤池,其中回水管路的数量为生物滤池数量-1;S5:出水管路中排出。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污染源种类在待处理区域设置生物滤池之前需要预采集,采集污染源方式包括现有水质污染数据、区域内污染工业种类、历史气象信息。
优选的:采集的污染源数据,根据污染量的大小进行排序。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设置的生物滤池中填料为填料组合,组合方式以上述污染量大小进行组合。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经过预实验过程,建立填料与待解决污染源的对应关系。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单个生物滤池还与自养系统连接,所述自养系统包括供水池和自养管路,所述自养管路分别于生物滤池的进水口和排水口一次连接。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生物池排水管设置有多个排水支管,所述排水支管分别与回水管路、自养管路和排水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生物滤池的进水口设置有多个进水支管,所述进水支管与回水管路、自养管路和进水管路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根据污染源种类,建立多个生物滤池,能够形成针对性的生物膜,起到最大化的杂质拦截,每个生物滤池的针对性强,保障过滤净化的高效率和强度;
(2)建立多个回路,能够一次对多种污染源,分批次处理,提升污水处理质量。
(3)建立自养系统,在生物滤池长时间没有污水处理的过程中,能够持续养护微生物,保障使用时,生物滤池的有效性。
(4)应对突发污染的能力强,避免临时建设耽误净化效率。
(发明人:李继强;王子龙;唐铸;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