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09.12
申请日:2023.04.24
分类号:B08B3/04(2006.01)I;B07B1/22(2006.01)I;F26B21/00(2006.01)I
摘要
本发明属于砂石原料除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重粘性污泥原料的除泥机,包括一对带泥物料进行除泥处理的滚筒、支撑所述滚筒的支撑机构、带动所述滚筒转动的传动机构和外箱体,滚筒沿带泥物料运动方向依次分成用于去除团块泥、颗粒泥、表结泥、表泥膜和深孔泥的水浸除泥区和用于去除物料表面水渍的低压风干区;水浸除泥区的筒壁为封闭式,所述低压风干区设有去泥筛孔。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处理重粘性污泥原料的除泥机安置在破碎生产线的前端,通过“水浸脱泥和分离风干”等工序的除泥,让干净而又干燥的沙石原料进入破碎生产线;从而革除了传统的“水法制砂”工艺,实现了“干法制砂”的新工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处理重粘性污泥原料的除泥机,包括一对带泥物料进行除泥处理的滚筒、支撑所述滚筒的支撑机构、带动所述滚筒转动的传动机构和外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沿带泥物料运动方向依次分成用于去除团块泥、颗粒泥、表结泥、表泥膜和深孔泥的水浸除泥区和用于去除物料表面水渍的低压风干区;所述水浸除泥区的筒壁为封闭式,所述低压风干区设有去泥筛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重粘性污泥原料的除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浸除泥区和低压风干区之间设有安装在筒壁上进行间断排水排料且防止水浸除泥区内水直冲外溢的动态封水叶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处理重粘性污泥原料的除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封水叶片数量为1,所述动态封水叶片呈螺旋轨迹排布,所述动态封水叶片包括一圈叶片本体和重叠部分,所述动态封水叶片的高度大于所述水浸除泥区的水位高度,所述动态封水叶片重叠部分的弧长大于所述水浸除泥区的水弧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处理重粘性污泥原料的除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浸除泥区的进料端设有一进料挡水区,所述进料挡水区呈圆环型,且环宽大于所述水浸除泥区的水位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处理重粘性污泥原料的除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浸除泥区的上端通入有高压水管,所述低压风干区通入有低压风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重粘性污泥原料的除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滚筒之间的传动轴和与所述传动轴相连的驱动电机,所述滚筒呈倾斜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重粘性污泥原料的除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齿轮圈传动或者轮胎摩擦传动,所述滚筒呈水平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重粘性污泥原料的除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后端连接有物料的破碎生产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处理重粘性污泥原料的除泥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将“除泥”的工序,从传统的“在原料进入破碎生产线的全过程中用灌水冲洗除泥”的工艺(在此定义为“水法制砂”工艺,下同),转变为“原料在进入破碎生产线前就先将原料除泥”的新工艺(在此定义为“干法制砂”工艺,下同);为此本发明创新设计了一款“清理粘性污泥原料的除泥机”,安置在破碎生产线的前端,通过“水浸脱泥和分离风干”等工序的除泥,让干净而又干燥的沙石原料进入破碎生产线;从而革除了传统的“水法制砂”工艺,实现了“干法制砂”的新工艺。
一种处理重粘性污泥原料的除泥机,包括一对带泥物料进行除泥处理的滚筒、支撑所述滚筒的支撑机构、带动所述滚筒转动的传动机构和外箱体,
所述滚筒沿带泥物料运动方向依次分成用于去除团块泥、颗粒泥、表结泥、表泥膜和深孔泥的水浸除泥区和用于去除物料表面水渍的低压风干区;
所述水浸除泥区的筒壁为封闭式,所述低压风干区设有去泥筛孔。
所述水浸除泥区和低压风干区之间设有安装在筒壁上进行间断排水排料且防止水浸除泥区内水直冲外溢的动态封水叶片。
所述动态封水叶片数量为1,所述动态封水叶片呈螺旋轨迹排布,所述动态封水叶片包括一圈叶片本体和重叠部分,所述动态封水叶片的高度大于所述水浸除泥区的水位高度,所述动态封水叶片重叠部分的弧长大于所述水浸除泥区的水弧长。
所述所述水浸除泥区的进料端设有一进料挡水区,所述进料挡水区呈圆环型,且环宽大于所述水浸除泥区的水位高度。
所述水浸除泥区的上端通入有高压水管,所述低压风干区通入有低压风管。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滚筒之间的传动轴和与所述传动轴相连的驱动电机,所述滚筒呈倾斜状态。
所述传动机构齿轮圈传动或者轮胎摩擦传动,所述滚筒呈水平状态。
所述滚筒后端连接有物料的破碎生产线。
本发明的显著结构特征是:(1)两段式的筒体结构设计:即设计了“水浸除泥区和分离风干区”等两段结构并形成一体化;
(2)封闭式密封结构和筛网式结构相结合的筒壁结构设计;即把“水浸除泥区”的筒壁设计为无网孔的封闭式结构;而把“分离风干区”的筒壁设计为网格式结构;
(3)将“水”和“风”两大不相容的要素在“单机一体化”的结构里同时实现,即在第1段的“水域区”设置有“动态封水装置”。
干法制砂的定义:
“干法制砂”是创新制砂工艺,是指沙石原料从进入到破碎生产线中,到成品出来的整个破碎过程,没有水参与其中,即在整个破碎工艺流程全程都是干燥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是生产线中,水还是需要的,如源头洗原料也是需要水的;最后沙石产品出来后也需要用水加湿的(尤其是细沙需要加湿,不然会被风刮起引起二次污染)。
侠义的“干法制砂”工艺是指:指沙石原料从进入到破碎生产线中,到成品出来的整个破碎过程,没有水参与其中,即在整个破碎工艺流程全程都是干燥的;
但是,由于制砂原料或多或少含义污泥,纯碎的干法工艺无法去除其中的污泥;要实现干法制砂,本发明的技术路线是“在源头上先除泥后再进入破碎流程”;所以本发明所述的“干法制砂”工艺,实质上是“源头除泥/干法制砂”;或者称为广义的“干法制砂”。
本发明除泥机理:
沙石原料中,含泥的状态概括起来有以下5种:1.团块泥、2.颗粒泥、3.表结泥、4.深孔泥和5.表附泥膜;本发明对这5中种状态的污泥清除分离机理表述如下:
先说“团块泥”和“颗粒泥”:这两种状态都是整体性成型的污泥,“团块泥”个体较大,“颗粒泥”个体较小,它们都需要捻成小尺寸甚至成粉状后方可分离出来;再说“表结泥”和“深孔泥”:“表结泥”是集结在沙石原料表面上的污泥,形状不规则;“深孔泥”是埋入在沙石原料不规则孔洞内的污泥,“表泥膜”附结在沙石原料表面上/薄薄的一层/附着性很强,无论石料与石料之间怎样“挤、搓、撞、磨、扣”等动作都无法使其剥离出来,“表泥膜”是5种状态污泥中量最少但是最难以剥离的污泥,最有效的剥离方法是用“水洗”,本发明特设计了一道“水浸除泥区”用来清除其“1.团块泥、2.颗粒泥、3.表结泥、4.深孔泥和5.表附泥膜”;
由于“表泥膜”及薄,含泥量的比例很小,沙石颗粒在10mm尺寸以上的可以忽略(国家标准含泥量小于2%);而对10mm尺寸以下的沙石颗粒则在后道工序用水洗然后再进行“风干”;“干法制砂”新工艺要求沙石原料即“干净”(无污泥)且又干燥(无水)。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显著效果:
(1)简化了制砂流程;“源头除泥”比“全程除泥”流程简单;本发明在石料源头上解决了除泥问题,使进入破碎生产线当中的石料是满足国家标准的少泥甚至是无泥状态,为实现干法制砂破碎新工艺攻克了瓶颈,免除了在制砂生产线中对“除泥”设备的投入。
(2)降低了设备投入的成本和生产运行的成本;本发明免除了制砂生产线的除泥设备投入,也就是免去了喷淋除泥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简化了制砂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和设备资源,降低了制砂生产线的投入成本和生产成本。
(3)增加了“细粉”这一高附加值的产品;“水法制砂”该细粉随污泥当废料;本发明使干净干燥的石料进入制砂生产线,免除了“水”的介入,破碎过程当中产生的“细粉”没有混入“”中,而是成为一档新的高附加值的产品“细粉”(市场上供应的“细粉”是通过研磨生产出来的/加工成本很高);即避免了浪费,又增加了产量和产能,提高了产出比;从而节约了资源,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发明人:朱兴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