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10.24
申请日:2023.08.10
分类号:B01D29/60(2006.01)I;B01D29/94(2006.01)I;B01D29/96(2006.01)I;B01D29/03(2006.01)I;B01D29/56(2006.01)I;B01D35/30(2006.01)I;B01D35/16(2006.01)I;
B01D36/02(2006.01)I;B01D35/14(2006.01)I;B01D35/143(2006.01)I;C02F103/32(2006.01)N
摘要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轴套,所述轴套内部靠近一端的位置上活动套接有调节旋钮,所述配重装置的内部活动套设有二次过滤装置,二次过滤装置和一次过滤装置整体在初始状态下呈倾斜状态且位于转动管轴线的上方,废水会沿着倾斜的一次过滤装置流动,在此过程中,废水中的大颗粒杂物会被留在滤网的顶部,从而实现对废水中大颗粒杂物的过滤效果,而剩下带有小颗粒的废水在落到二次过滤装置顶部时,从而对废水中的小颗粒杂物进行过滤,在实现过滤效率更好的基础上,还实现了避免大小颗粒的杂物集中堆积在过滤板的顶部造成阻塞而出现过滤效率降低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净化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仓(1)外表面两侧靠近顶部的位置上设有轴套(2),轴套(2)与净化仓(1)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轴套(2)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活动套设有配重装置(3),所述轴套(2)内部靠近一端的位置上通过轴孔配合的方式活动套接有调节旋钮(4),所述配重装置(3)的内部通过轴孔配合的方式活动套设有二次过滤装置(5),所述配重装置(3)外表面设有一次过滤装置(6),所述净化仓(1)的背面位于二次过滤装置(5)下方的位置上通过钻床钻孔的方式开设有排废孔(7),所述排废孔(7)的一端设有储杂室(8),所述净化仓(1)内壁位于排废孔(7)下方的位置上设有止程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装置(3)包括转动管(31),所述转动管(31)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块Ⅰ(32),所述限位块Ⅰ(32)的一侧设有调节弹簧(33),所述调节弹簧(33)的一端通过卡接的方式与调节旋钮(4)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Ⅰ(32)的外表面设有配重块(34),所述转动管(31)外表面的一侧通过钻床开孔的方式开设有伸出孔(35),所述转动管(31)的内部套设有二次过滤装置(5),二次过滤装置(5)穿过伸出孔(35)延伸至外侧,一次过滤装置(6)安装在转动管(31)外表面位于伸出孔(35)上方的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过滤装置(5)包括连接轴(51),所述连接轴(51)的两端设有限位块Ⅱ(52),所述限位块Ⅱ(52)活动套设在转动管(31)的内部,所述限位块Ⅱ(52)的外表面设有转动板(53),转动板(53)穿过伸出孔(35)延伸至外侧,所述转动板(53)的顶部设有毛刷(54),所述毛刷(54)以线性阵列的方式分布,所述转动板(53)顶部位于毛刷(54)之间的位置上通过钻床钻孔的方式开设有漏孔(55),所述转动板(53)底部靠近一端的位置上设有弧形杆(56),所述弧形杆(56)的底部设有弹簧座(57),所述弹簧座(57)的顶部位于弧形杆(56)外侧的位置上设有复位弹簧(5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杆(56)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止程板(9)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过滤装置(6)包括过滤板(61),所述过滤板(61)的顶部通过钻床钻孔的方式开设有安装孔(62),所述安装孔(62)以线性阵列的方式分布,所述安装孔(62)的内部设有滤网(63),所述过滤板(61)顶部位于安装孔(62)之间的位置上设有挡水板(64)。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64)呈相互交错的方式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54)与滤网(63)处于相互对应的关系,当转动板(53)和过滤板(61)相互靠近后毛刷(54)会插入安装孔(62)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过滤装置(5)和一次过滤装置(6)整体在初始状态下呈倾斜状态且位于转动管(31)轴线的上方。
发明内容
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净化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仓外表面两侧靠近顶部的位置上设有轴套,轴套与净化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轴套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活动套设有配重装置,所述轴套内部靠近一端的位置上通过轴孔配合的方式活动套接有调节旋钮,所述配重装置的内部通过轴孔配合的方式活动套设有二次过滤装置,所述配重装置外表面设有一次过滤装置,所述净化仓外表面的背面位于二次过滤装置下方的位置上通过钻床钻孔的方式开设有排废孔,所述排废孔的一端设有储杂室,所述净化仓内壁位于排废孔下方的位置上设有止程板。
进一步,所述配重装置包括转动管,所述转动管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块Ⅰ,所述限位块Ⅰ的一侧设有调节弹簧,所述调节弹簧的一端通过卡接的方式与调节旋钮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Ⅰ的外表面设有配重块,所述转动管外表面的一侧通过钻床开孔的方式开设有伸出孔,所述转动管的内部套设有二次过滤装置,二次过滤装置穿过伸出孔延伸至外侧,一次过滤装置安装在转动管外表面位于伸出孔上方的位置上。
进一步,所述二次过滤装置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两端设有限位块Ⅱ,限位块Ⅱ活动套设在转动管的内部,所述限位块Ⅱ的外表面设有转动板,转动板穿过伸出孔延伸至外侧,所述转动板的顶部设有毛刷,毛刷以线性阵列的方式分布,所述转动板顶部位于毛刷之间的位置上通过钻床钻孔的方式开设有漏孔,所述转动板底部靠近一端的位置上设有弧形杆,所述弧形杆的底部设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的顶部位于弧形杆外侧的位置上设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所述弧形杆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止程板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一次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顶部通过钻床钻孔的方式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以线性阵列的方式分布,所述安装孔的内部设有滤网,所述过滤板顶部位于安装孔之间的位置上设有挡水板。
进一步,所述挡水板呈相互交错的方式分布。
进一步,所述毛刷与滤网处于相互对应的关系,当转动板和过滤板相互靠近后毛刷会插入安装孔的内部。
进一步,所述二次过滤装置和一次过滤装置整体在初始状态下呈倾斜状态且位于转动管轴线的上方。
本申请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实现大小颗粒杂物分开处理,在实现过滤效率更好的基础上,还实现了避免大小颗粒的杂物集中堆积在过滤板的顶部造成阻塞而出现过滤效率降低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2、废水不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快速流到底部而导致位于上方的滤网无法充分参与到过滤作业中,避免位于底部的滤网快速被废水中的大颗粒杂物所阻塞,造成过滤效率的降低,从而使每个滤网均能充分的参与到过滤作业中,提高了过滤效率。
3、毛刷从滤网的背面插入,从而将滤网正面附着的杂物顶起使其与滤网脱离,废水会将滤网表面脱离的杂物进行冲洗,从而实现对滤网表面的清理效果,参与冲洗的废水沿过滤板的表面流入到储杂室的内部,避免用于清理的废水携带大量的杂物留在过滤板的顶部在此导致滤网阻塞的问题,在配重块的作用下进而复位,使得该装置在此进入到正常的过滤状态,提高了该装置的自动化,节省了用于清理的人工成本。
4、转动调节旋钮可以调节调节弹簧的初始弹力,从而给转动管提供一个周向作用力,继而改变转动管发生转动时过滤板顶部附着杂物的重量,当调节旋钮沿图中顺时针的方向转动时,此时转动管受到顺时针的周向作用力,实现降低一次过滤装置整体转动时过滤板顶部的总负重,降低了触发阈值,当调节旋钮沿图中逆时针的方向转动时,此时转动管受到逆时针的周向作用力,实现提高一次过滤装置整体转动时过滤板顶部的总负重,提高了触发阈值,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对其进行调节,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发明人:徐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