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09.29
申请日:2023.01.05
分类号:B01D25/12(2006.01)I;B01D25/32(2006.01)I;C02F11/122(2019.01)I
摘要
一种超高压双向活塞式污泥深度压缩脱水设备,两支座之间装设有流水线底座,其中一支座的上端连接有液压系统,另一支座的上端连接有止推座,两支座之间滑动连接有压紧板、若干组压榨组件和若干组气动组件,气动组件设置于相邻所述压榨组件之间,本发明通过液压系统驱动压紧板对压榨组件抵接移动进行压榨污泥,且压榨组件的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朝向第一滤板移动,能够使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相互接近时容纳腔逐渐缩小,实现双向压榨,有效提高压榨效率,达到节能高效的效果,并节省人工成本,而压榨完成后的泥饼可通过气动组件脱落到流水线底座,通过流水线进行运输卸料,能够减少工作人员对污泥的接触,有效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超高压双向活塞式污泥深度压缩脱水设备,包括有两组支座,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座之间装设有流水线底座,其中一所述支座的上端连接有液压系统,另一所述支座的上端连接有止推座,两所述支座之间滑动连接有压紧板、若干组压榨组件和若干组气动组件,所述气动组件设置于相邻所述压榨组件之间;所述压榨组件包括有第一滤板及活动套设于第一滤板两端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的内侧和所述第二压板的内侧分别设有容纳腔,并通过所述第一滤板使所述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相互接近时容纳腔逐渐缩小,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分别连接有与容纳腔连通的进泥管,所述第一滤板的底部通过转换阀连接有出水管和进气管;所述气动组件的中部嵌设有第二滤板,底部连接有与第二滤板连通的转换阀,所述转换阀连接有若干组出水管,所述气动组件的外表面连接有疏通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压双向活塞式污泥深度压缩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的液压杆与所述压紧板的一端面连接,所述压紧板的另一端面抵接于压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压双向活塞式污泥深度压缩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板与第二滤板的表面均设置有环形导水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高压双向活塞式污泥深度压缩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板的表面开设有X形状结构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压双向活塞式污泥深度压缩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座之间位于压榨组件的两侧分别连接有V型导轨,所述压榨组件与所述气动组件的两侧均连接有钩脚,所述钩脚均挂设于V型导轨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超高压双向活塞式污泥深度压缩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座之间位于压榨组件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滑轨,所述压榨组件与所述气动组件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与滑轨配合的滑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压双向活塞式污泥深度压缩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之间的各端角分别通过气缸连接,各所述气缸通过气缸进气管相互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压双向活塞式污泥深度压缩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中部所述的压榨组件与所述止推座之间连接有缓冲气缸。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点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超高压双向活塞式污泥深度压缩脱水设备,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高压双向活塞式污泥深度压缩脱水设备,包括有两组支座,两所述支座之间装设有流水线底座,其中一所述支座的上端连接有液压系统,另一所述支座的上端连接有止推座,两所述支座之间滑动连接有压紧板、若干组压榨组件和若干组气动组件,所述气动组件设置于相邻所述压榨组件之间;所述压榨组件包括有第一滤板及活动套设于第一滤板两端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的内侧和所述第二压板的内侧分别设有容纳腔,并通过所述第一滤板使所述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相互接近时容纳腔逐渐缩小,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分别连接有与容纳腔连通的进泥管,所述第一滤板的底部通过转换阀连接有出水管和进气管;所述气动组件的中部嵌设有第二滤板,底部连接有与第二滤板连通的转换阀,所述转换阀连接有若干组出水管,所述气动组件的外表面连接有疏通件。
所述液压系统的液压杆与所述压紧板的一端面连接,所述压紧板的另一端面抵接于压榨组件。
所述第一滤板与第二滤板的表面均设置有环形导水槽。
进一步,所述第二滤板的表面开设有X形状结构的凹槽。
两所述支座之间位于压榨组件的两侧分别连接有V型导轨,所述压榨组件与所述气动组件的两侧均连接有钩脚,所述钩脚均挂设于V型导轨的上方。
进一步,两所述支座之间位于压榨组件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滑轨,所述压榨组件与所述气动组件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与滑轨配合的滑轮。
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之间的各端角分别通过气缸连接,各所述气缸通过气缸进气管相互连通。
位于中部所述的压榨组件与所述止推座之间连接有缓冲气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液压系统驱动压紧板对压榨组件抵接移动进行压榨污泥,且压榨组件的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朝向第一滤板移动,能够使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相互接近时容纳腔逐渐缩小,实现双向压榨,有效提高压榨效率,达到节能高效的效果,并节省人工成本,而压榨完成后的泥饼可通过气动组件脱落到流水线底座,通过流水线进行运输卸料,能够减少工作人员对污泥的接触,有效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发明人:郑嘉坭;郑锦山;郑礼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