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11.03
申请日:2023.09.05
分类号:C02F1/52(2023.01)I
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处理污泥活化回流用混合反应设备,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前侧设置有门体,所述罐体的左侧固定设置有雨外界污泥水体相通的进水管,所述罐体的右侧固定设置有驱动泵,所述驱动泵的左侧与罐体设置相通,且驱动泵的右侧与外界药剂液相设置相通。该水处理污泥活化回流用混合反应设备,通过药剂与污泥水体发生反应,并基于聚水管的斜角度设置使得污泥水体流出的同时对活动扇叶产生撞击,并将该作用力转换成活动扇叶顺时针自转的作用力,随着活动扇叶的转动同时带动上活动轴以及均匀杆同步进行顺时针转动,并利用均匀叶轮对污泥水体进行混合处理,从而提升药剂与污泥水体的混合效率,充分发挥污泥的助凝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处理污泥活化回流用混合反应设备,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前侧设置有门体(2),所述罐体(1)的左侧固定设置有雨外界污泥水体相通的进水管(3),所述罐体(1)的右侧固定设置有驱动泵(4),所述驱动泵(4)的左侧与罐体(1)设置相通,且驱动泵(4)的右侧与外界药剂液相设置相通,通过所述驱动泵(4)喷出药剂液对由进水管(3)传输至罐体(1)内部的污泥水体进行混合反应作业;所述罐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的上侧固定安装有聚水桶(6),所述聚水桶(6)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聚水管(61),所述聚水管(61)与聚水桶(6)所在的内壁呈斜角度设置,所述聚水桶(6)的内部活动设置沿竖直中心轴线方向的活动主轴(7),所述活动主轴(7)包括上活动轴(71)和下活动轴(72),所述上活动轴(71)上活动安装有活动扇叶(8),通过所述聚水管(61)将水流导出并利用水流推动活动扇叶(8)进行自转作业,所述上活动轴(71)外侧固定设置有若干组均匀杆(9)并位于活动扇叶(8)的下方,所述均匀杆(9)上固定设置有若干组均匀叶轮(10),通过所述上活动轴(71)自转并带动均匀杆(9)转动同时利用均匀叶轮(10)对污泥水体进行均匀混合反应作业,所述罐体(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对水体进行排泄的卸料阀(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污泥活化回流用混合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活动轴(71)外周固定安装有若干组活动杆(11),所述活动杆(11)的下侧固定设置有对罐体(1)内壁污泥进行刮除的刮料板(12),其中,所述活动杆(11)远离上活动轴(7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振动件(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处理污泥活化回流用混合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振动环(13)并位于固定座(5)的正下方,所述振动环(13)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凸块(131),通过所述活动杆(11)驱动时的振动件(111)与振动环(13)内壁的凸块(131)相接触,并使活动杆(11)以及刮料板(12)同步产生沿活动杆(11)轴线方向的间歇性振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污泥活化回流用混合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壳(14)且位于聚水桶(6)的正下方,所述固定壳(14)的外侧开设有进料口(141)和若干个出料口(142),且进料口(141)位于出料口(142)的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处理污泥活化回流用混合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14)的内部活动活动设置有输送螺旋杆(143),所述输送螺旋杆(143)的上端与下活动轴(72)的下端相固定连接,通过所述下活动轴(72)自转并带动输送螺旋杆(143)同步进行转动,同时对罐体(1)底部的污泥进行送料作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污泥活化回流用混合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活动轴(71)和下活动轴(72)之间设置有转换部件(15),所述转换部件(15)的上下两侧固定安装有卡件(151),所述上活动轴(71)和下活动轴(72)朝向转换部件(15)的一侧开设有卡槽(17),所述卡槽(17)尺寸大小与卡件(151)尺寸大小相一致,所述转换部件(15)通过卡件(151)与上活动轴(71)和下活动轴(72)相设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处理污泥活化回流用混合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部件(15)的内部设置有两组齿轮组(16),所述齿轮组(16)包括固定杆(161)、轴承(162)和传动齿轮(163);所述转换部件(15)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61),所述固定杆(161)远离转换部件(15)的一端通过轴承(162)与传动齿轮(163)相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污泥活化回流用混合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活动轴(71)和下活动轴(72)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齿轮环(18),所述齿轮环(18)与传动齿轮(163)通过啮合传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污泥活化回流用混合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3)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架(19),所述固定架(19)上固定设置有驱动源(20),所述驱动源(20)的左侧活动设置有活动叶轮(21)。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处理污泥活化回流用混合反应设备,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水处理污泥活化回流用混合反应设备,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前侧设置有门体,所述罐体的左侧固定设置有雨外界污泥水体相通的进水管,所述罐体的右侧固定设置有驱动泵,所述驱动泵的左侧与罐体设置相通,且驱动泵的右侧与外界药剂液相设置相通,通过所述驱动泵喷出药剂液对由进水管传输至罐体内部的污泥水体进行混合反应作业;
所述罐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侧固定安装有聚水桶,所述聚水桶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聚水管,所述聚水管与聚水桶所在的内壁呈斜角度设置,所述聚水桶的内部活动设置沿竖直中心轴线方向的活动主轴,所述活动主轴包括上活动轴和下活动轴,所述上活动轴上活动安装有活动扇叶,通过所述聚水管将水流导出并利用水流推动活动扇叶进行自转作业,所述上活动轴外侧固定设置有若干组均匀杆并位于活动扇叶的下方,所述均匀杆上固定设置有若干组均匀叶轮,通过所述上活动轴自转并带动均匀杆转动同时利用均匀叶轮对污泥水体进行均匀混合反应作业,所述罐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对水体进行排泄的卸料阀。
进一步的,所述上活动轴外周固定安装有若干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下侧固定设置有对罐体内壁污泥进行刮除的刮料板,其中,所述活动杆远离上活动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振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活动轴转动的过程中同时带动活动杆以及刮料板同步进行转动,并利用刮料板对罐体内壁上的污泥进行刮除,避免其堆积在罐体的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振动环并位于固定座的正下方,所述振动环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凸块,通过所述活动杆驱动时的振动件与振动环内壁的凸块相接触,并使活动杆以及刮料板同步产生沿活动杆轴线方向的间歇性振动。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通振动件与振动环内壁上的凸块不断接触,使得活动杆以及刮料板产生振动频率,进而可加强对罐体内壁污泥的刮除效果,同时提升药剂与污泥水体的混合目的,使其形成高密度细小均匀颗粒,提升回流污泥的助凝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壳且位于聚水桶的正下方,所述固定壳的外侧开设有进料口和若干个出料口,且进料口位于出料口的正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在固定壳上设置有多个不同层次的出料口,使得输送螺旋杆可将污泥从不同层次的水体中排出,可进一步加强药剂与污泥水体的混合效果,有效减少混合时长,提升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壳的内部活动活动设置有输送螺旋杆,所述输送螺旋杆的上端与下活动轴的下端相固定连接,通过所述下活动轴自转并带动输送螺旋杆同步进行转动,同时对罐体底部的污泥进行送料作业。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输送螺旋杆带动堆积在罐体底部的污泥向上进行输送,并通过输送螺旋杆将污泥呈逆时针转动方向并甩出,并使得污泥与顺时针转动的均匀叶轮相互接触,从而可加强对污泥的混合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药剂与污泥水体的混合效率,充分发挥污泥的助凝效果,提高絮凝沉淀系统的处理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上活动轴和下活动轴之间设置有转换部件,所述转换部件的上下两侧固定安装有卡件,所述上活动轴和下活动轴朝向转换部件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尺寸大小与卡件尺寸大小相一致,所述转换部件通过卡件与上活动轴和下活动轴相设置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卡件卡合在卡槽中,可使得转换部件与上活动轴和下活动轴之间的稳定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转换部件的内部设置有两组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固定杆、轴承和传动齿轮;
所述转换部件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转换部件的一端通过轴承与传动齿轮相活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利用齿轮环与其中一组齿轮组的传动齿轮相啮合传动,同时使得两组齿轮组中的传动齿轮相互啮合传动,并利用另一组齿轮组的传动齿轮与下活动轴内壁的齿轮环相互啮合传动,促使下活动轴的转动方向与上活动轴的转动方向呈相反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上活动轴和下活动轴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齿轮环,所述齿轮环与传动齿轮通过啮合传动。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通过齿轮环的设置使得上活动轴和下活动轴可进行有效传动。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固定设置有驱动源,所述驱动源的左侧活动设置有活动叶轮。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污泥水体流动时的作用力带动活动叶轮进行转动,基于活动叶轮转动时的作用力对驱动源进行发电,并通过驱动源与驱动泵为电性连接,当污泥水体流入罐体内部的同时自动启动驱动泵,利用驱动泵带动药剂液输送至罐体的内部,并在停止对罐体内部输送污泥水体时,活动叶轮停止转动,从而使得驱动泵同时停止运行,并停止对罐体中进行输送药剂,从而可有效避免了药剂的浪费。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处理污泥活化回流用混合反应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水处理污泥活化回流用混合反应设备,该装置通过驱动泵将药剂液输送至罐体的内部,使药剂与污泥水体发生反应,并基于聚水管的斜角度设置使得污泥水体流出的同时会对活动扇叶产生撞击,并将该作用力转换成活动扇叶顺时针自转的作用力,随着活动扇叶的转动同时带动上活动轴以及均匀杆同步进行顺时针转动,并利用均匀叶轮对污泥水体进行混合处理,从而提升药剂与污泥水体的混合效率,充分发挥污泥的助凝效果。
2、该水处理污泥活化回流用混合反应设备,该装置通过刮料板对罐体内壁上的污泥进行刮除,同时其外端的振动件会与振动环内壁上的凸块不断接触,从而使得活动杆以及刮料板产生振动频率,进而可加强对罐体内壁污泥的刮除效果,同时提升药剂与污泥水体的混合目的,使其形成高密度细小均匀颗粒,提升回流污泥的助凝作用。
3、该水处理污泥活化回流用混合反应设备,该装置通过上活动轴、下活动轴、转换部件、齿轮组、轴承、传动齿轮和齿轮环之间的配合作用,使得两组齿轮组中的传动齿轮相互啮合传动,并使下活动轴的转动方向与上活动轴的转动方向呈相反状态,并形成逆时针转动方向,且通过轴承的设置,可使得转换部件不受上活动轴以及下活动轴的转动力影响,达到上活动轴以及下活动轴进行转动且转换部件固定不动的效果。
4、该水处理污泥活化回流用混合反应设备,该装置通过输送螺旋杆带动堆积在罐体底部的污泥向上进行输送,避免其堆积在罐体底部,并通过固定壳外侧的出料口进行排出,通过输送螺旋杆将污泥呈逆时针转动方向并甩出,并使得污泥与顺时针转动的均匀叶轮相互接触,从而可加强对污泥的混合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药剂与污泥水体的混合效率,充分发挥污泥的助凝效果,提高絮凝沉淀系统的处理效果。
5、该水处理污泥活化回流用混合反应设备,该装置通过驱动源与驱动泵为电性连接,当污泥水体流入罐体内部的同时自动启动驱动泵,利用驱动泵带动药剂液输送至罐体的内部,并在停止对罐体内部输送污泥水体时,活动叶轮停止转动,从而使得驱动泵同时停止运行,并停止对罐体中进行输送药剂,从而可有效避免了药剂的浪费,进一步提升对污泥水体的处理效果,并有效提高絮凝沉淀系统的处理效果。
(发明人:叶雁飞;黄华;耿克达;黄原成;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