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12.01
申请日:2023.10.27
分类号:C02F1/52(2023.01)I;C02F1/00(2023.01)I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污水絮凝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一体式污水絮凝处理装置,包括絮凝外筒,絮凝外筒内壁上方位置设置有上部内筒,絮凝外筒内底壁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与上部内筒管径一致的下部内筒,下部内筒与上部内筒之间设置有渗滤结构,上部内筒内侧上方位置设置有离合转动结构,絮凝外筒内底壁位于下部内筒内侧位置设置有底部污泥清理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渗滤结构可以将絮凝固体留在下部内筒和上部内筒内侧位置,絮凝后的水流入絮凝外筒和下部内筒之间,并通过排污管道排出,且污水从顶部位置加入,并从渗滤结构位置流出,与絮凝剂接触时间长,絮凝充分,减少絮凝的级数,使得设备占地面积减小,其设备使用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一体式污水絮凝处理装置,包括絮凝外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外筒(1)内壁上方位置设置有上部内筒(3),所述絮凝外筒(1)内底壁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与上部内筒(3)管径一致的下部内筒(15),所述下部内筒(15)与上部内筒(3)之间设置有渗滤结构,所述上部内筒(3)内侧上方位置设置有离合转动结构(13),所述絮凝外筒(1)内底壁位于下部内筒(15)内侧位置设置有底部污泥清理机构;所述渗滤结构包括设置在上部内筒(3)外部的外部隔离网(14),所述上部内筒(3)内侧设置有内部隔离网(22),所述内部隔离网(22)与外部隔离网(14)与上部内筒(3)和下部内筒(15)之间通过螺栓组件(16)固定连接,所述内部隔离网(22)与外部隔离网(14)之间填充有隔离沙(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污水絮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外筒(1)底部中心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呈“L”形设置的污水输送管道(8),所述污水输送管道(8)位于上部内筒(3)内的部分延伸至上部内筒(3)上方位置并贯穿固定连接有污水斗(19),所述污水斗(19)内壁位置转动连接有顶部转动罩(23),所述顶部转动罩(23)外壁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洒水管道(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污水絮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污泥清理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集合板(21),两个所述集合板(21)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底部刮泥板(20),所述集合板(21)靠近上部内筒(3)一端位置固定连接有阻尼橡胶垫(25),所述阻尼橡胶垫(25)与下部内筒(15)内壁阻尼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集合板(21)上表面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搅拌连接杆(12),所述搅拌连接杆(12)呈“L”形设置,且远离集合板(21)一端与离合转动结构(1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污水絮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内筒(3)外壁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限位架(2),所述固定限位架(2)与絮凝外筒(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絮凝外筒(1)顶部位置和上部内筒(3)顶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平台支架(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污水絮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支架(4)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呈十字形设置的操作平台(5),所述操作平台(5)上表面中心位置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6),所述减速电机(6)驱动端朝下,并固定连接有转动主轴(17),所述转动主轴(17)与操作平台(5)上表面中心位置呈贯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主轴(17)底部与顶部转动罩(23)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污水絮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转动结构(13)包括转动筒(130),所述转动筒(130)内侧位置开设有调节空腔(133),所述转动筒(130)顶部和底部中心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轴承体(136),所述转动主轴(17)与轴承体(136)贯穿连接,所述转动主轴(17)外壁位于调节空腔(133)内部位置开设有弹性空腔(132),所述弹性空腔(132)位置滑动连接有弹性凸块(131),所述弹性凸块(131)侧壁与调节空腔(133)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3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污水絮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空腔(133)内壁与弹性凸块(131)同一水平线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凸起(134),所述固定凸起(134)与弹性凸块(131)表面位置均呈斜面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污水絮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外筒(1)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筒支撑架(9),所述絮凝外筒(1)外壁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处理水排放管道(10),所述絮凝外筒(1)外壁位置固定连接有爬行梯(7),所述爬行梯(7)顶部正对操作平台(5)通道位置,所述絮凝外筒(1)内底壁位于下部内筒(15)内侧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排污管道(11)。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的一体化絮凝处理设备。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式污水絮凝处理装置,包括絮凝外筒,所述絮凝外筒内壁上方位置设置有上部内筒,所述絮凝外筒内底壁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与上部内筒管径一致的下部内筒,所述下部内筒与上部内筒之间设置有渗滤结构,所述上部内筒内侧上方位置设置有离合转动结构,所述絮凝外筒内底壁位于下部内筒内侧位置设置有底部污泥清理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絮凝外筒与上部内筒之间形成的空间和上部内筒形成的空间作为连通器,使得在洒水管道洒出污水时絮凝处理后的水通过上部内筒下方位置流入絮凝外筒与上部内筒之间,并通过处理水排放管道排出,下部内筒呈作为沉积絮凝固体的容器,渗滤结构避免絮凝固体从处理水排放管道位置排出造成絮凝不彻底,离合转动结构使得转动主轴转向不同所起到的作用不同,底部污泥清理机构可以实现将絮凝外筒位于下部内筒内侧的底壁进行刮擦清理。
所述渗滤结构包括设置在上部内筒外部的外部隔离网,所述上部内筒内侧设置有内部隔离网,所述内部隔离网与外部隔离网与上部内筒和下部内筒之间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内部隔离网与外部隔离网之间填充有隔离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外部隔离网和内部隔离网可以形成容纳隔离沙的容纳场所,通过隔离沙可以对絮凝固体进行过滤,避免絮凝固体被过滤,且螺栓组件与对应位置的上部内筒和下部内筒侧壁呈贯穿滑动连接,使得外部隔离网和内部隔离网固定连接充分,稳定作用于上部内筒和下部内筒之间的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絮凝外筒底部中心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呈“L”形设置的污水输送管道,所述污水输送管道位于上部内筒内的部分延伸至上部内筒上方位置并贯穿固定连接有污水斗,所述污水斗内壁位置转动连接有顶部转动罩,所述顶部转动罩外壁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洒水管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污水输送管道可以将污水输送到污水斗中储存,增加污水斗内的水压,将污水从洒水管道位置喷出,且顶部转动罩在转动时间污水均匀洒入上部内筒中,污水充分地与絮凝剂混合反应。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污泥清理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集合板,两个所述集合板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底部刮泥板,所述集合板靠近上部内筒一端位置固定连接有阻尼橡胶垫,所述阻尼橡胶垫与下部内筒内壁阻尼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集合板上表面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搅拌连接杆,所述搅拌连接杆呈“L”形设置,且远离集合板一端与离合转动结构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集合板可以安装底部刮泥板,并通过底部刮泥板作用于絮凝外筒的底部位置,将沉积的淤泥挂起并与清洗水一起通过排污管道排出,搅拌连接杆可以传递离合转动结构的动力,使得搅拌连接杆带动集合板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内筒外壁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限位架,所述固定限位架与絮凝外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絮凝外筒顶部位置和上部内筒顶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平台支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部内筒与絮凝外筒连接,使得絮凝外筒使用更加稳定,避免上部内筒的重量压在外部隔离网和内部隔离网位置,造成外部隔离网和内部隔离网发生形变。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支架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呈十字形设置的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上表面中心位置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驱动端朝下,并固定连接有转动主轴,所述转动主轴与操作平台上表面中心位置呈贯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主轴底部与顶部转动罩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平台为操作工人提供落脚的平台,方便工作人员巡查絮凝情况、采样或添加药物和絮凝剂,减速电机为转动主轴转动提供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离合转动结构包括转动筒,所述转动筒内侧位置开设有调节空腔,所述转动筒顶部和底部中心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轴承体,所述转动主轴与轴承体贯穿连接,所述转动主轴外壁位于调节空腔内部位置开设有弹性空腔,所述弹性空腔位置滑动连接有弹性凸块,所述弹性凸块侧壁与调节空腔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空腔内壁与弹性凸块同一水平线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凸起,所述固定凸起与弹性凸块表面位置均呈斜面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主轴转动时弹性凸块随着转动主轴转动,当转动主轴的转动方向使得弹性凸块与固定凸起的斜面接触时,且集合板在阻尼橡胶垫的作用下转动筒阻力较大,弹性凸块在固定凸起的作用下被压入弹性空腔中,即转动筒不会转动,即转动主轴转动将污水通过洒水管道甩出,而集合板和底部刮泥板不会转动,絮凝固体不会被打散,当转动主轴的转动方向使得弹性凸块与固定凸起的直角面接触时弹性凸块不会被压入弹性空腔中,使得弹性凸块带动固定凸起和转动筒一起转动,使得集合板与底部刮泥板接触,将底部沉积的淤泥刮除。
进一步地,所述絮凝外筒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筒支撑架,所述絮凝外筒外壁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处理水排放管道,所述絮凝外筒外壁位置固定连接有爬行梯,所述爬行梯顶部正对操作平台通道位置,所述絮凝外筒内底壁位于下部内筒内侧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排污管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筒支撑架可以将絮凝外筒整体进行支撑,方便布设污水输送管道和排污管道,爬行梯使得操作人员方便爬到操作平台的位置,排污管道可以配合排污泵使用,将絮凝固体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通过污水输送管道将污水从上部内筒位置排出,转动设置的洒水管道具有搅拌作用,同时水从上部内筒往下部内筒流动充分与絮凝剂接触,使得污水絮凝更加充分,且絮凝后的絮凝固体在渗滤结构位置进行过滤,将絮凝固体沉淀在下部内筒位置,絮凝后的水渗入絮凝外筒和上部内筒之间通过处理水排放管道排出,絮凝后的水中不含固体杂质,可以有效减少絮凝的级数,使得设备占地面积减小;(2)本发明设置有离合转动结构,在转动主轴转动时弹性凸块随着转动主轴转动,当转动主轴的转动方向使得弹性凸块与固定凸起的斜面接触时,且集合板在阻尼橡胶垫的作用下转动筒阻力较大,弹性凸块在固定凸起的作用下被压入弹性空腔中,即转动筒不会转动,即转动主轴转动将污水通过洒水管道甩出,而集合板和底部刮泥板不会转动,絮凝固体不会被打散,当转动主轴的转动方向使得弹性凸块与固定凸起的直角面接触时弹性凸块不会被压入弹性空腔中,使得弹性凸块带动固定凸起和转动筒一起转动,使得集合板与底部刮泥板接触,将底部沉积的淤泥刮除,使得设备运行简单,运行成本低,不需要额外设立动力源。
(发明人:刘建慧;王香玲;王华光;郭旭;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