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污水电解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24-3-28 10:39:01

公布日:2023.04.07

申请日:2022.10.28

分类号:C02F9/00(2023.01)I;B01J4/00(2006.01)I;B01J4/02(2006.01)I;B01J19/18(2006.01)I;C02F1/469(2006.01)I;C02F103/16(2006.01)N

摘要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电镀污水电解处理设备及方法。一种电镀污水电解处理设备,包括反应水箱,所述反应水箱上开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连接有进液管,所述出液口连接有出液管,还包括:流速机构:包括涡轮,所述涡轮分别转动连接于进液管内和出液管内,所述涡轮的转动轴分别垂直于进液管内和出液管的中心轴;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设置于进液管与出液管之间;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同轴的上转盘和下转盘。一种电镀污水电解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电镀污水从进液管进入反应水箱;S2:反应水箱内添加与电镀污水反应的相关试剂。解决了电镀污水处理中,进液速率与出液速率不相匹配的问题。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镀污水电解处理设备,包括反应水箱,所述反应水箱上开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连接有进液管,所述出液口连接有出液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速机构:包括涡轮,所述涡轮分别转动连接于进液管内和出液管内,所述涡轮的转动轴分别垂直于进液管内和出液管的中心轴;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设置于进液管与出液管之间;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同轴的上转盘和下转盘,所述上转盘与下转盘分别同两个涡轮的转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上转盘朝向下转盘的端面的偏心处固设有同位杆,所述下转盘朝向上转盘的端面同轴开有弧形槽,所述同位杆端部滑动连接于弧形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污水电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反应水箱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污水电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为优弧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污水电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为劣弧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污水电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水箱的箱体上开有观测口,所述观测口以透明材料做密封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污水电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水箱的箱体上还开设有若干进液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污水电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水箱的箱体内部的出液口上方还固设有滤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污水电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水箱内部还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与搅拌叶片,搅拌叶片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电机远离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反应水箱的上壁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污水电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与出液管的中心轴位于同一竖直平面。

10.一种电镀污水电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电镀污水从进液管进入反应水箱;S2:反应水箱内添加与电镀污水反应的相关试剂;S3:对反应水箱内的混合溶剂进行搅拌;S4:反应完成后的溶液经出液管排出;S5:对进液管与出液管中液体的流速进行同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镀污水电解处理设备及方法,能够解决电镀污水处理中,进液速率与出液速率不相匹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镀污水电解处理设备,包括反应水箱,所述反应水箱上开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连接有进液管,所述出液口连接有出液管,还包括:流速机构:包括涡轮,所述涡轮分别转动连接于进液管内和出液管内,所述涡轮的转动轴分别垂直于进液管内和出液管的中心轴;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设置于进液管与出液管之间;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同轴的上转盘和下转盘,所述上转盘与下转盘分别同两个涡轮的转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上转盘朝向下转盘的端面的偏心处固设有同位杆,所述下转盘朝向上转盘的端面同轴开有弧形槽,所述同位杆端部滑动连接于弧形槽。

本方案的基本原理及有益效果:电镀污水通过进液管输送至反应水箱中,添加反应试剂进行化学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从出液管排出,在进液管与出液管内部的流速机构用于将进液管与出液管的流速进行调控,通过联动机构,将位于进液管与出液管内的涡轮进行调速,通过与两个涡轮分别连接的上转盘与下转盘,上转盘上固定的同位杆,与下转盘上开凿的弧形槽匹配,同位杆能在弧形槽内滑动,即与上转盘相连的涡轮的速度快于同下转盘相连的涡轮的速度时,上转盘所受的力大于下转盘所受的力,同位杆移动到弧形槽内的极限位置时,会带动下转盘同步运动,完成两个转盘的同速。

本方案进液管、反应水箱、出液管为一体化,保证了大规模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便捷性。

本方案通过联动机构与流速机构的配合使用,进液速度大于出液速度时,进液涡轮所受的力大于出液涡轮所受的力,同位杆在涡轮的推动下到达凹槽的极限位置,使得进液涡轮与出液涡轮同步运转,从而使得进液速率与出液速率一致,且,在同步速度时,由于出液涡轮的提速的动力来源于进液涡轮,所以即完成了进液与出液的速度同步,同时又反向调控了进液速率,使得进液速率变缓,防止其过快进液导致反应不充分。

进一步,还包括若干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反应水箱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保证了反应水箱的固定,为反应水箱内的化学反应提供了稳定的场所。

进一步,所述弧形槽为优弧形槽。

有益效果:使得同步进液与出液速度的容差性更大。

进一步,所述弧形槽为劣弧形槽。

有益效果:使得进液与出液的同步速度更快。

进一步,所述反应水箱的箱体上开有观测口,所述观测口以透明材料做密封处理。

有益效果:方便操作员观察反应水箱内的反应情况。

进一步,所述反应水箱的箱体上还开设有若干进液口。

有益效果:方便通过进液口添加反应试剂。

进一步,所述反应水箱的箱体内部的出液口上方还固设有滤网。

有益效果:防止生成的沉淀物通过出水管流出反应水箱。

进一步,所述反应水箱内部还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与搅拌叶片,搅拌叶片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电机远离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反应水箱的上壁面。

有益效果:用于搅拌反应水箱内的溶液,加快反应速率。

进一步,所述进液管与出液管的中心轴位于同一竖直平面。

有益效果:减少空间占用,同时也方便铺设联动机构与流速机构。

一种电镀污水电解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电镀污水从进液管进入反应水箱;S2:反应水箱内添加与电镀污水反应的相关试剂;S3:对反应水箱内的混合溶剂进行搅拌;S4:反应完成后的溶液经出液管排出;S5:对进液管与出液管中液体的流速进行同步。

发明人:李瑞鹏;骆劲松;吴冬飞;张加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