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糠醛生产废水絮凝生物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23-10-22 16:50:21

公布日:2022.05.24

申请日:2022.03.23

分类号:C02F9/14(2006.01)I;C02F101/30(2006.01)N;C02F101/34(2006.01)N;C02F103/36(2006.01)N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糠醛生产废水的的絮凝生物处理方法和系统。本发明主要采用中和絮凝结合微生物处理的方式;通过石灰浆液的中和作用调节糠醛生产废水的酸性,且通过絮凝剂使废水中的部分有机污染物形成絮凝物,为微生物处理建立良好的环境,并且通过空气搅拌促进絮凝物避免沉积堵塞;先后利用厌氧型和好氧型微生物对水体中的有机物进一步分解去除;通过微生物介质循环模式保障微生物的活性,维护和提升水处理能力;构建了空间紧凑的絮凝生物处理系统的布局结构。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糠醛生产废水的絮凝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糠醛生产废水进行大块杂质滤除、砂体沉淀的初步处理;步骤2:将石灰浆液加入初步处理后的废水,调整废水酸性;步骤3:使废水与絮凝剂反应生成絮凝物;进而对絮凝物在沉积槽中进行沉降去除;步骤4:将絮凝处理之后的废水与微生物介质充分混合后,依次进行水解酸化、厌氧微生物分解、好氧微生物分解、沉淀、分离处理,获得排放净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糠醛生产废水的絮凝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先在石灰浆液配置部分中配置石灰浆液;所述石灰浆液配置部分分为溶化池和搅拌池2个组成部分,石灰粉投入溶化池中进行溶化,形成CaO质量分数为8%-9.5%的石灰乳液,石灰乳液进入搅拌池,在搅拌池内通过搅拌机对石灰乳液进行搅拌,最终形成石灰浆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糠醛生产废水的絮凝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利用水泵将石灰浆液输入中和池,石灰浆液与糠醛生产废水中的酸性成分在中和池中发生中和反应;通过调整石灰浆液的泵入量,使中和池中的废水PH值上升到5.5-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糠醛生产废水的絮凝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絮凝池中所加入的絮凝剂为铁屑和活性炭以及催化剂的混合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糠醛生产废水的絮凝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铁屑和活性炭按照体积比1.2:1进行混合,且通过研磨处理使铁屑颗粒的粒径处于1.5-2mm,活性炭颗粒粒径处于2-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糠醛生产废水的絮凝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在反应过程中向絮凝池通入空气搅拌,营造富氧环境,且通过空气搅拌促进絮凝物避免沉积堵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糠醛生产废水的絮凝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还包括:在絮凝反应后向絮凝池内加入浓度为25%-35%的双氧水,双氧水加入量与废水体积比为1:2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糠醛生产废水的絮凝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絮凝池中经过反应后的废水引入沉积槽,絮凝物在沉积槽中进行沉降去除,且加入适量的NaOH,将水体PH值调节至8.5-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糠醛生产废水的絮凝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糠醛生产废水的絮凝生物处理方法还包括:步骤5,进行微生物介质的循环利用,将污泥抽取至稳定池,经过稳定降解污泥中的有机物,然后一部分补充到好氧池,作为好氧池中的微生物介质;另一部分则经过浓缩池加入微生物后,补充到微生物混合池中,重新进行微生物的培养。

10.一种糠醛生产废水的絮凝生物处理系统,用于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沉砂池、原水池、石灰浆液配置部分、中和池、絮凝池、沉积槽、微生物混合池、水解酸化池、厌氧池、好氧池、生物滤池、二级沉淀池以及微生物介质循环部分。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糠醛生产废水的絮凝生物处理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糠醛生产废水的絮凝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糠醛生产废水进行大块杂质滤除、砂体沉淀的初步处理;

步骤2:将石灰浆液加入初步处理后的废水,调整废水酸性;

步骤3:使废水与絮凝剂反应生成絮凝物;进而对絮凝物在沉积槽中进行沉降去除;

步骤4:将絮凝处理之后的废水与微生物介质充分混合后,依次进行水解酸化、厌氧微生物分解、好氧微生物分解、沉淀、分离处理,获得排放净水。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2中,先在石灰浆液配置部分中配置石灰浆液;所述石灰浆液配置部分分为溶化池和搅拌池2个组成部分,石灰粉投入溶化池中进行溶化,形成CaO质量分数为8%-9.5%的石灰乳液,石灰乳液进入搅拌池,在搅拌池内通过搅拌机对石灰乳液进行搅拌,最终形成石灰浆液。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2中,利用水泵将石灰浆液输入中和池,石灰浆液与糠醛生产废水中的酸性成分在中和池中发生中和反应;通过调整石灰浆液的泵入量,使中和池中的废水PH值上升到5.5-6.5。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3中,絮凝池中所加入的絮凝剂为铁屑和活性炭以及催化剂的混合剂。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3中,铁屑和活性炭按照体积比1.2:1进行混合,且通过研磨处理使铁屑颗粒的粒径处于1.5-2mm,活性炭颗粒粒径处于2-3mm。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3中,在反应过程中向絮凝池通入空气搅拌,营造富氧环境,且通过空气搅拌促进絮凝物避免沉积堵塞。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3中,还包括:在絮凝反应后向絮凝池内加入浓度为25%-35%的双氧水,双氧水加入量与废水体积比为1:200。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3中,将絮凝池中经过反应后的废水引入沉积槽,絮凝物在沉积槽中进行沉降去除,且加入适量的NaOH,将水体PH值调节至8.5-9。

优选的是,所述糠醛生产废水的絮凝生物处理方法还包括:步骤5,进行微生物介质的循环利用,将污泥抽取至稳定池,经过稳定降解污泥中的有机物,然后一部分补充到好氧池,作为好氧池中的微生物介质;另一部分则经过浓缩池加入微生物后,补充到微生物混合池中,重新进行微生物的培养。

本发明提供了实现上述方法的絮凝生物处理系统,包括:沉砂池、原水池、石灰浆液配置部分、中和池、絮凝池、沉积槽、微生物混合池、水解酸化池、厌氧池、好氧池、生物滤池、二级沉淀池以及微生物介质循环部分。

本发明的糠醛生产废水的处理主要采用中和絮凝结合微生物处理的方式;通过石灰浆液的中和作用消除糠醛生产废水的酸性,且通过絮凝剂使废水中的部分有机污染物形成絮凝物,为微生物处理建立良好的环境,并且通过空气搅拌促进絮凝物避免沉积堵塞;先后利用厌氧型和好氧型微生物对水体中的有机物进一步分解去除;通过微生物介质循环模式保障微生物的活性,维护和提升水处理能力;构建了空间紧凑的絮凝生物处理系统的布局结构。

(发明人:樊峰鸣;盛谦益;吴永铃;吴烈银;周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