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2.07.12
申请日:2022.03.07
分类号:C02F9/04(2006.01)I;C22B7/00(2006.01)I;C22B11/00(2006.01)I;C02F101/20(2006.01)N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氨废水去除重金属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贵金属提纯精炼过程中含镍、铜、铅、锌等重金属的含氨废水采用组合工艺处理,并按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达标排放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步骤:含氨废水预处理、重金处理剂配置、重金处理剂处理、MNF处理和滤渣处理。本发明采用组合工艺对贵金属生产中的含氨废水进行处理,处理后液中重金属的含量均小于0.5mg/L,符合排放要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氨废水去除重金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含氨废水预处理:将含氨废水采用硫酸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是指将浓硫酸加入含氨废水中进行反应,其中,所述硫酸加入量为含氨废水总体积的0.4~0.6%,硫酸加入后需搅拌反应15~25min;b.重金处理剂配置:将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与氧化钙按照质量比5:1的比例混合均匀,并加水配置成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与氧化钙总质量分数为10~15%的溶液;c.重金处理剂处理:将步骤b中的重金属处理剂缓慢均匀地加入到步骤a中预处理后的含氨废水中,重金属处理剂加入量为含氨废水总体积的4~8%,重金属处理剂加入后需搅拌反应30~40min,将处理后液过滤,使渣液分离;d.MNF处理:将步骤c中获得的滤液中缓慢均匀地加入MNF药剂,所述MNF药剂主要成分为活性羟基铁,使体系电位下降240~270mV,搅拌反应30~40min,加入聚丙烯酰胺后过滤,使渣液分离,滤液达到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 2010)中废水排放要求外排,所述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具体为:Ni≤1.0mg/L、Cu≤1.0mg/L、Pb≤1.0mg/L、Zn≤2.0mg/L、As≤0.5mg/L;f.滤渣处理:将步骤c与步骤d分别获得的滤渣按固液比1:5浆化,加入浓硫酸调整体系pH=1~1.5进行酸浸,常温搅拌浸出2~4h,酸浸后液合并至步骤a中,酸浸渣采用水溶氯化法或者王水溶解法衔接后续工艺回收贵金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含氨废水去除重金属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对含有大量重金属废水处理后无法满足铜、镍、钴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含氨废水去除重金属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含氨废水预处理:将含氨废水采用硫酸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是指将浓硫酸加入含氨废水中进行反应,其中,所述硫酸加入量为含氨废水总体积的0.4~0.6%,硫酸加入后需搅拌反应15~25min;b.重金处理剂配置:将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与氧化钙按照质量比5:1的比例混合均匀,并加水配置成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与氧化钙总质量分数为10~15%的溶液;c.重金处理剂处理:将步骤b中的重金属处理剂缓慢均匀地加入到步骤a中预处理后的含氨废水中,重金属处理剂加入量为含氨废水总体积的4~8%,重金属处理剂加入后需搅拌反应30~40min,将处理后液过滤,使渣液分离;d.MNF处理:将步骤c中获得的滤液中缓慢均匀地加入MNF药剂,所述MNF药剂主要成分为活性羟基铁,使体系电位下降240~270mV,搅拌反应30~40min,加入聚丙烯酰胺后过滤,使渣液分离,滤液达到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 2010)中废水排放要求外排,所述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具体为:Ni≤1.0mg/L、Cu≤1.0mg/L、Pb≤1.0mg/L、Zn≤2.0mg/L、As≤0.5mg/L;f.滤渣处理:将步骤c与步骤d分别获得的滤渣按固液比1:5浆化,加入浓硫酸调整体系pH=1~1.5进行酸浸,常温搅拌浸出2~4h,酸浸后液合并至步骤a中,酸浸渣采用水溶氯化法或者王水溶解法衔接后续工艺回收贵金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氨废水去除重金属的方法,用于去除镍、铜、铅、锌、砷等重金属,具体工艺路线为:预处理 重金属处理剂处理 MNF处理,本发明流程简单便捷,处理后液中重金属含量降至0.5mg/L以下并可达标排放,同时,本发明中滤渣可有效回收贵金属,且试剂消耗量小,可从源头减少重金属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发明人:赵彦才;潘从明;王得瑜;杨丽虹;杨万虎;刘成;朱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