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污水处理亚厌氧生物反应装置

发布时间:2023-9-9 8:13:14

公布日:2022.04.26

申请日:2021.12.14

分类号:C02F3/28(2006.01)I;C02F11/04(2006.01)I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亚厌氧生物反应系统,包括亚厌氧池,所述的亚厌氧池的上部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上部的另一侧设置有过水管;所述的亚厌氧池的底部设置有布水装置,所述的布水装置包括水平设置于亚厌氧池底部的横向水管以及与横向水管垂直的纵向水管;所述的纵向水管的上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的亚厌氧池旁设置有集泥坑,所述的集泥坑与污泥回流泵连接,所述的污泥回流泵通过污泥回流管与纵向水管连接。本发明在亚厌氧反应器中增加了布水系统和回流系统,有效的避免了沉积污泥发酵膨胀,扩大了微生物与污水接触的面积,提高处理能力,并且可以大量降解生化系统内产生的污泥。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亚厌氧生物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亚厌氧池,所述的亚厌氧池的上部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上部的另一侧设置有过水管;所述的亚厌氧池的底部设置有布水装置,所述的布水装置包括水平设置于亚厌氧池底部的横向水管以及与横向水管垂直的纵向水管;所述的纵向水管的上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的亚厌氧池旁设置有集泥坑,所述的集泥坑与污泥回流泵连接,所述的污泥回流泵通过污泥回流管与纵向水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亚厌氧生物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水管上开设有小孔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亚厌氧生物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孔洞均匀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亚厌氧生物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水管伸至集泥坑的上部的一侧,集泥坑上部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水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亚厌氧生物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的高度与出水管的高度一致,所述的过水管的高度低于进水管和出水管的高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亚厌氧生物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亚厌氧池的中部设置有微生物悬浮层。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亚厌氧生物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的高度高于进水管的高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亚厌氧生物反应系统,把厌氧工艺中的布水系统、回流系统结合到亚厌氧工艺,使系统内形成流水不腐,增强流动性,使本该沉底的生化污泥由于水流的推动而悬浮于池内水中,生化污泥上下自然流动过程中不停的捕捉水中的污染物、色素等,在此过程中得到酸化开链和降解。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处理亚厌氧生物反应系统,包括亚厌氧池,所述的亚厌氧池的上部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上部的另一侧设置有过水管;所述的亚厌氧池的底部设置有布水装置,所述的布水装置包括水平设置于亚厌氧池底部的横向水管以及与横向水管垂直的纵向水管;所述的纵向水管的上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的亚厌氧池旁设置有集泥坑,所述的集泥坑与污泥回流泵连接,所述的污泥回流泵通过污泥回流管与纵向水管连接。

进一步的说,本发明所述的横向水管上开设有小孔洞。

再进一步的说,本发明所述的小孔洞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说,本发明所述的过水管伸至集泥坑的上部的一侧,集泥坑上部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水管。

再进一步的说,本发明所述的进水管的高度与出水管的高度一致,所述的过水管的高度低于进水管和出水管的高度。

进一步的说,本发明所述的亚厌氧池的中部设置有微生物悬浮层。

再进一步的说,本发明所述的进气管的高度高于进水管的高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在亚厌氧反应器中增加了布水系统和回流系统,有效的避免了沉积污泥发酵膨胀,扩大了微生物与污水接触的面积,提高处理能力,并且可以大量降解生化系统内产生的污泥。

(发明人:李春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