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节能型循环沟道式污水调节池

发布时间:2023-7-23 8:21:52

公布日:2022.06.17

申请日:2022.04.29

分类号:E03F5/10(2006.01)I;E03F5/14(2006.01)I

摘要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节能型循环沟道式污水调节池及方法。该节能型循环沟道式污水调节池包括池体、进水管道、出水管道以及推流组件;其中,池体具备首尾导通的流道;进水管道及出水管道均与流道导通;推流组件设置于流道内,且用于使得流道内的污水沿流道循环流动。当污水由进水管道导入池体内时,容置于池体内的污水会在推流组件的作用下沿流道循环流动,进而能够在流动的过程中,避免出现污水中的泥沙出现沉淀至池底的情况,而且这样的方式能够在实现水质及水量的调节功能的同时,降低工作能耗。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节能型循环沟道式污水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型循环沟道式污水调节池包括池体、进水管道、出水管道以及推流组件;所述池体具备首尾导通的流道;所述进水管道及所述出水管道均与所述流道导通;所述推流组件设置于所述流道内,且用于使得所述流道内的污水沿所述流道循环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循环沟道式污水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包括外池壁以及内池壁;所述外池壁环形设置以形成池室,所述内池壁设置于所述池室,并用于将所述池室分隔为第一沟道及第二沟道;所述第一沟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沟道的两端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循环沟道式污水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道与所述第二沟道连通处的所述外池壁为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循环沟道式污水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池壁的至少部分为弧形,以使得所述第一沟道及所述第二沟道的至少部分为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循环沟道式污水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道绕所述第二沟道的外周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型循环沟道式污水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还包括分流壁,所述分流壁设置于所述第二沟道内,且所述分流壁用于将所述第二沟道分隔为第一子沟道及第二子沟道;所述第一子沟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子沟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子沟道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子沟道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沟道的两端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能型循环沟道式污水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还包括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及第三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沟道与所述第二子沟道的导通处;所述第二导流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沟道与所述第一沟道的导通处;所述第三导流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子沟道与所述第二沟道的导通处。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节能型循环沟道式污水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流组件包括多个推流器,所述推流器沿所述流道的延伸方向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流道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节能型循环沟道式污水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型循环沟道式污水调节池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出水管道与所述池体连通处的提升泵池;所述提升泵池内设置有提升泵。10.一种节能型循环式污水调节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节能型循环沟道式污水调节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污水由所述进水管道导入所述池体内;使得所述池体内的污水在所述推流组件的作用下沿所述流道的延伸方向循环流动;将所述出水管道与所述池体导通,将所述池体内的污水导出;其中,所述流道内的污水的流速大于或等于0.3m/s。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节能型循环沟道式污水调节池及方法,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发明具体是这样的:

一种节能型循环沟道式污水调节池,包括池体、进水管道、出水管道以及推流组件;

池体具备首尾导通的流道;进水管道及出水管道均与流道导通;

推流组件设置于流道内,且用于使得流道内的污水沿流道循环流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池体包括外池壁以及内池壁;

外池壁环形设置以形成池室,内池壁设置于池室,并用于将池室分隔为第一沟道及第二沟道;

第一沟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沟道的两端导通。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沟道与第二沟道连通处的外池壁为弧形。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内池壁的至少部分为弧形,以使得第一沟道及第二沟道的至少部分为弧形。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沟道绕第二沟道的外周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池体还包括分流壁,分流壁设置于第二沟道内,且分流壁用于将第二沟道分隔为第一子沟道及第二子沟道;

第一子沟道的一端与第二子沟道的一端连通,第一子沟道的另一端及第二子沟道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沟道的两端导通。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池体还包括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及第三导流板;

第一导流板设置于第一子沟道与第二子沟道的导通处;

第二导流板设置于第一子沟道与第一沟道的导通处;

第三导流板设置于第二子沟道与第二沟道的导通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推流组件包括多个推流器,推流器沿流道的延伸方向间隔地设置于流道的底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节能型循环沟道式污水调节池还包括设置于出水管道与池体连通处的提升泵池;

提升泵池内设置有提升泵。

一种节能型循环式污水调节方法,采用上述的节能型循环沟道式污水调节池,包括:

将污水由进水管道导入池体内;

使得池体内的污水在推流组件的作用下沿流道的延伸方向循环流动;

将出水管道与池体导通,将池体内的污水导出;

其中,流道内的污水的流速大于或等于0.3m/s。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节能型循环沟道式污水调节池包括池体、进水管道、出水管道以及推流组件;其中,池体具备首尾导通的流道;进水管道及出水管道均与流道导通;推流组件设置于流道内,且用于使得流道内的污水沿流道循环流动。

由此,当污水由进水管道导入池体内时,容置于池体内的污水会在推流组件的作用下沿流道循环流动,进而能够在流动的过程中,避免出现污水中的泥沙出现沉淀至池底的情况,而且这样的方式能够在实现水质及水量的调节功能的同时,降低工作能耗。

(发明人:肖威;郑梅;周坤容;张涛;王强;刘思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