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2.06.10
申请日:2022.03.29
分类号:C02F9/14(2006.01)I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污泥处理系统,涉及污水污泥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污水污泥系统,包括污泥池;用于对从污泥池中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的沉淀池;用于对从沉淀池中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的调节池;用于对从调节池中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的反应池;用于对从反应池中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的SBR池;用于对从SBR池中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的MBR处理组件;用于对从MBR处理组件中排出的污水进行暂存的中间水池;用于对从中间水池中排出的水进行过滤的纳滤系统;用于对经纳滤系统处理的水接收和检测的产水池。本发明通过污泥池、沉淀池、调节池、反应池、SBR池、MBR处理组件和纳滤系统的作用,从而实现对污水污泥进行分离处理,处理充分且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池(1);用于对从污泥池(1)中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的沉淀池(2);用于对从沉淀池(2)中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的调节池(3);用于对从调节池(3)中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的反应池(4);用于对从反应池(4)中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的SBR池(5);用于对从SBR池(5)中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的MBR处理组件(6);用于对从MBR处理组件(6)中排出的污水进行暂存的中间水池(7);用于对从中间水池(7)中排出的水进行过滤的纳滤系统(8);用于对经纳滤系统(8)处理的水接收和检测的产水池(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2)包括沉淀池箱体(20),所述沉淀池箱体(20)内设置有隔板(21),所述隔板(21)周侧与沉淀池箱体(20)内密封安装、且所述隔板(21)顶部设置第一溢流口(22);所述隔板(21)将沉淀池箱体(20)分隔形成第一沉淀槽(201)和第二沉淀槽(202);所述沉淀池箱体(20)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沉淀槽(201)连通的进水口(23),所述进水口(23)上设置有过滤网(24);所述沉淀池箱体(20)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二沉淀槽(202)连通的第二溢流口(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池(1)内设置有用于将污泥池(1)中污水排入第一沉淀槽(201)的污泥泵(11),所述的污泥泵(11)连通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出口端位于所述过滤网(24)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3)内设置有潜水搅拌机A(31)、以及用于将调节池(3)内的水泵入反应池(4)的原水泵(32);所述原水泵(32)连通有第一管路(33),所述第一管路(33)的出水端插入所述反应池(4)内、且第一管路(33)上设置有第一止回阀(331)和第一流量计(3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4)包括池体(41);所述池体(41)内设置有主隔板(401),并通过所述主隔板(401)分隔形成反应区(42)和气浮区(43);所述反应区(42)内沿远离主隔板(401)方向依次设置有高度逐渐增高的副隔板(402),并通过副隔板(402)沿远离主隔板(401)方向依次分隔形成电解质投放区(420)、PAC投放区(421)、破乳剂投放区(422)和PH调节剂投放区(423);所述气浮区(4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溢流槽(431),位于所述浮渣槽(431)一侧的气浮区(43)内设置有用于将漂浮在气浮区(43)上的浮渣清理至浮渣槽(431)内的刮渣机(44);所述气浮区(43)的一内侧壁上通过一第二管路(45)连通SBR池(5)、且所述第二管路(45)上设置第二流量计(45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污水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BR池(5)包括两个连通的SBR单元;其中一所述SBR单元连通反应池(4),另一SBR单元与MBR处理组件(6)连通;其中,所述SBR单元包括厌氧池(51)和好氧池(52);所述厌氧池(51)的底部设置有潜水搅拌机A(511),所述好氧池(52)内设置有第一水质传感器(521)、第一PH传感器(522)和第三液位传感器(5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污水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52)的底部连通有与所述MBR处理组件(6)连通的第三管路(61),所述MBR处理组件(6)通过第四管路(62)连通一第一水泵(63),第一水泵(63)通过第五管路(64)连通所述中间水池(7)的底部;所述第四管路(62)和第五管路(64)上分别设置有水压传感器(621)和第三流量计(64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污水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管路(62)为一Y型管路,其另一端连通有反冲洗管路(71),所述反冲洗管路(71)上设置有反冲洗泵(72),且所述反冲洗管路(71)一端延伸至中间水池(7)的底部;位于所述反冲洗管路(71)与第一水泵(63)之间的第四管路(62)上设置有阀门(622),所述水压传感器(621)位于阀门(622)和第一水泵(63)之间的第四管路(6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水池(7)的底部还连通有一过滤进水泵(73),所述过滤进水泵(73)通过第六管路(74)连通纳滤系统(8);其中,所述纳滤系统(8)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碳砂过滤器(81)、第一保安过滤器(82)和纳滤水处理设备(83);所述纳滤水处理设备(83)连通所述调节池(3)和产水池(9)。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溶气罐(10),所述溶气罐(10)连通设置在反应池(4)、好氧池(52)和MBR处理组件(6)内部的曝气模块(101);所述溶气罐(10)还通过一溶气管(102)连通至所述产水池(9)的顶部,且所述溶气管(102)上设置溶气泵(10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污泥处理系统,通过污泥池、沉淀池、调节池、反应池、SBR池、MBR处理组件和纳滤系统的作用,解决了杉述提出污水污泥处理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污水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污泥池;
用于对从污泥池中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的沉淀池;
用于对从沉淀池中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的调节池;
用于对从调节池中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的反应池;
用于对从反应池中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的SBR池;
用于对从SBR池中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的MBR处理组件;
用于对从MBR处理组件中排出的污水进行暂存的中间水池;
用于对从中间水池中排出的水进行过滤的纳滤系统;
用于对经纳滤系统处理的水接收和检测的产水池。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沉淀池包括沉淀池箱体,所述沉淀池箱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周侧与沉淀池箱体内密封安装、且所述隔板顶部设置第一溢流口;所述隔板将沉淀池箱体分隔形成第一沉淀槽和第二沉淀槽;所述沉淀池箱体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沉淀槽连通的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沉淀池箱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二沉淀槽连通的第二溢流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污泥池内设置有用于将污泥池中污水排入第一沉淀槽的污泥泵,所述的污泥泵连通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出口端位于所述过滤网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池内设置有潜水搅拌机A、以及用于将调节池内的水泵入反应池的原水泵;所述原水泵连通有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出水端插入所述反应池内、且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止回阀和第一流量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应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设置有主隔板,并通过所述主隔板分隔形成反应区和气浮区;所述反应区内沿远离主隔板方向依次设置有高度逐渐增高的副隔板,并通过副隔板沿远离主隔板方向依次分隔形成电解质投放区、PAC投放区、破乳剂投放区和PH调节剂投放区;所述气浮区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溢流槽,位于所述浮渣槽一侧的气浮区内设置有用于将漂浮在气浮区上的浮渣清理至浮渣槽内的刮渣机;所述气浮区的一内侧壁上通过一第二管路连通SBR池、且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第二流量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BR池包括两个连通的SBR单元;其中一所述SBR单元连通反应池,另一SBR单元与MBR处理组件连通;其中,所述SBR单元包括厌氧池和好氧池;所述厌氧池的底部设置有潜水搅拌机A,所述好氧池内设置有第一水质传感器、第一PH传感器和第三液位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好氧池的底部连通有与所述MBR处理组件连通的第三管路,所述MBR处理组件通过第四管路连通一第一水泵,第一水泵通过第五管路连通所述中间水池的底部;所述第四管路和第五管路上分别设置有水压传感器和第三流量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四管路为一Y型管路,其另一端连通有反冲洗管路,所述反冲洗管路上设置有反冲洗泵,且所述反冲洗管路一端延伸至中间水池的底部;位于所述反冲洗管路与第一水泵之间的第四管路上设置有阀门,所述水压传感器位于阀门和第一水泵之间的第四管路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间水池的底部还连通有一过滤进水泵,所述过滤进水泵通过第六管路连通纳滤系统;所述纳滤系统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碳砂过滤器、第一保安过滤器和纳滤水处理设备;所述纳滤水处理设备连通所述调节池和产水池。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一溶气罐,所述溶气罐连通设置在反应池、好氧池和MBR处理组件内部的曝气模块;所述溶气罐还通过一溶气管连通至所述产水池的顶部,且所述溶气管上设置溶气泵。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污泥池、沉淀池、调节池、反应池、SBR池、MBR处理组件和纳滤系统的作用,实现整体上对生活或工业产生的污泥污水进行综合处理,处理效果好。
(发明人: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