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2.11.04
申请日:2022.09.30
分类号:C02F9/04(2006.01)I;B01F27/90(2022.01)I;C02F1/62(2006.01)N;C02F101/20(2006.01)N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金属废水的多级过滤处理装置,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顶部设置有沉淀仓;所述沉淀仓的顶部设置有混合仓;所述混合仓的顶部右侧设置有药剂仓;所述混合仓的顶部设置有过滤仓;所述药剂仓的内部设置有堵板A;所述堵板B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旋转齿轮;所述过滤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件;所述过滤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横轴A。本发明能够联动间接驱动混合结构、投放结构以及排杂结构工作,将三项结构联动实现,提升了本发明对于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效率及质量,解决了装置内的投放结构与混合结构的传动组件优化不够合理,两项结构大都配备了单独的传动结构,传动结构的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重金属废水的多级过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体(1),所述支撑体(1)的顶部设置有沉淀仓(2);所述支撑体(1)的内部右侧设置有伺服电机(101);所述沉淀仓(2)的顶部设置有混合仓(3);所述混合仓(3)的顶部右侧设置有药剂仓(4);所述混合仓(3)的顶部设置有过滤仓(5);所述药剂仓(4)的内部设置有堵板A(401),且堵板A(401)上开设有半圆的槽;所述药剂仓(4)的内部底端转动安装有堵板B(402),且堵板B(402)上也开设有半圆的槽;所述堵板B(402)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旋转齿轮(403);所述过滤仓(5)的内部设置有过滤件(501),且过滤件(501)的顶部呈倾斜状结构;所述过滤仓(5)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横轴A(502);所述横轴A(502)的左端设置有副伞齿轮(5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重金属废水的多级过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仓(2)的内部底端居中位置转动安装有清淤轴(201);所述清淤轴(201)的顶部设置有清淤板(202);所述清淤轴(201)的底部设置有清淤齿轮(2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重金属废水的多级过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仓(2)的底部后侧开设有导槽(204);所述导槽(204)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清淤齿条(205),且清淤齿条(205)向左移动到一定位置后与清淤齿轮(203)相啮合;所述清淤齿条(205)的顶部右端设置有挡板(20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重金属废水的多级过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06)的左侧嵌入安装有复原弹簧(207)的一端,且复原弹簧(207)的另一端嵌入安装于沉淀仓(2)的右侧壁上;所述沉淀仓(2)的底部左侧设置有排淤阀门(208);所述沉淀仓(2)的左侧设置有排水阀门(209)。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重金属废水的多级过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仓(2)的内部顶端转动安装有混合轴(2010);所述混合轴(2010)的底部设置有轮盘A(2011);所述混合轴(2010)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混合板(201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重金属废水的多级过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仓(3)的内部右侧转动安装有驱动轴(301),且驱动轴(301)的底端与伺服电机(101)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驱动轴(301)的下端设置有驱动齿轮(302),且驱动齿轮(302)为不完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302)间歇与清淤齿条(205)相啮合;所述驱动轴(301)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传动齿轮(30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重金属废水的多级过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301)的顶端设置有投放齿轮(304),且投放齿轮(304)与旋转齿轮(403)啮合相连接;所述驱动轴(301)的圆周外壁上还设置有轮盘B(305),且轮盘B(305)处于传动齿轮(303)的下方;所述轮盘B(305)通过同步带与轮盘A(2011)相连接;所述混合仓(3)的圆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传动齿环(306),且传动齿环(306)与传动齿轮(303)啮合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重金属废水的多级过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仓(3)的左侧转动安装有传动轴(307);所述传动轴(307)的底端设置有随动齿轮(308),且随动齿轮(308)与传动齿环(306)啮合相连接;所述传动轴(307)的顶部设置有主伞齿轮(309),且主伞齿轮(309)与副伞齿轮(503)啮合相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重金属废水的多级过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轴A(502)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张紧辊A(504);所述过滤仓(5)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安装板(505);所述安装板(505)的后端转动安装有横轴B(506)。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重金属废水的多级过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轴B(506)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张紧辊B(507);所述张紧辊B(507)与张紧辊A(504)上共同张紧安装有清理带(508),且清理带(508)呈倾斜状结构;所述清理带(508)的外壁上设置有清理件(509)。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重金属废水的多级过滤处理装置,其具有清淤结构,通过清淤结构的设置能够将粘附压实在沉淀仓内部的淤泥打散,便于将淤泥排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金属废水的多级过滤处理装置,具体包括: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顶部设置有沉淀仓;所述支撑体的内部右侧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沉淀仓的顶部设置有混合仓;所述混合仓的顶部右侧设置有药剂仓;所述混合仓的顶部设置有过滤仓;所述药剂仓的内部设置有堵板A,且堵板A上开设有半圆的槽;所述药剂仓的内部底端转动安装有堵板B,且堵板B上也开设有半圆的槽;所述堵板B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旋转齿轮;所述过滤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件,且过滤件的顶部呈倾斜状结构;所述过滤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横轴A;所述横轴A的左端设置有副伞齿轮。
优选地,所述沉淀仓的底部左侧设置有排淤阀门;所述沉淀仓的左侧设置有排水阀门。
优选地,所述混合仓的内部右侧转动安装有驱动轴,且驱动轴的底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轴的下端设置有驱动齿轮,且驱动齿轮为不完全齿轮。
优选地,所述驱动齿轮间歇与清淤齿条相啮合;所述驱动轴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传动齿轮。
优选地,所述驱动轴的顶端设置有投放齿轮,且投放齿轮与旋转齿轮啮合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混合仓的圆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传动齿环,且传动齿环与传动齿轮啮合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动轴的顶部设置有主伞齿轮,且主伞齿轮与副伞齿轮啮合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挡板的左侧嵌入安装有复原弹簧的一端,且复原弹簧的另一端嵌入安装于沉淀仓的右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驱动轴的圆周外壁上还设置有轮盘B,且轮盘B处于传动齿轮的下方;所述轮盘B通过同步带与轮盘A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横轴A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张紧辊A;所述过滤仓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后端转动安装有横轴B。
优选地,所述混合仓的左侧转动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底端设置有随动齿轮,且随动齿轮与传动齿环啮合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沉淀仓的内部顶端转动安装有混合轴;所述混合轴的底部设置有轮盘A;所述混合轴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混合板。
优选地,所述沉淀仓的内部底端居中位置转动安装有清淤轴;所述清淤轴的顶部设置有清淤板;所述清淤轴的底部设置有清淤齿轮。
优选地,所述横轴B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张紧辊B;所述张紧辊B与张紧辊A上共同张紧安装有清理带,且清理带呈倾斜状结构;所述清理带的外壁上设置有清理件。
优选地,所述沉淀仓的底部后侧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清淤齿条,且清淤齿条向左移动到一定位置后与清淤齿轮相啮合;所述清淤齿条的顶部右端设置有挡板。
本发明装置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装置通过伺服电机带动驱动轴顺时针旋转,使其带动轮盘B旋转,使轮盘B在同步带的作用下带动轮盘A和混合轴旋转,使混合轴带动混合板旋转,使混合板通过旋转加速化学处理剂与重金属废水的混合效率,提高化学处理剂与重金属废水的混合均匀度,保证废水中的重金属能够充分被化学处理剂转移,保证对于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效果;(2)本发明装置在驱动轴旋转的时候,其会带动投放齿轮旋转,使投放齿轮在与旋转齿轮啮合的作用下带动堵板B旋转,使堵板B带动其上面开设的半圆槽旋转,使该半圆槽与堵板A上的半圆槽间歇连通,从而实现对于药剂仓内部化学处理剂的间歇投放,相较于人工手动投放化学处理剂更加的省时省力;(3)本发明装置在驱动轴旋转的时候,其会带动传动齿轮旋转,使其在与传动齿环啮合的作用下间歇带动随动齿轮旋转,使随动齿轮受力带动传动轴和主伞齿轮旋转,使主伞齿轮在与副伞齿轮啮合的作用下带动横轴A旋转,使其与张紧辊A、横轴B以及张紧辊B配合带动清理带工作,使清理带带动清理件工作将被滤截在过滤件上的杂质从本装置内清理出去,避免重金属废水中的杂质被滤截积攒,导致过滤件被堵塞;(4)本发明装置通过伺服电机带动驱动轴逆时针旋转,使其带动驱动齿轮旋转,使驱动齿轮利用自身为不完全齿轮的特性与复原弹簧配合带动清淤齿条间歇向左移动,使清淤齿条间歇与清淤齿轮啮合带动其与清淤轴旋转,使清淤轴带动清淤板旋转,使清淤板将沉淀在沉淀仓内部的淤泥打散,从而在通过排水阀门将处理好的废水排出后,还能够通过排淤阀门将淤泥轻松的排出,排出工作方便简单;(5)本发明装置在伺服电机输出轴顺时针旋转的时候,其能够联动间接驱动混合结构、投放结构以及排杂结构工作,将三项结构联动实现,提升了本发明对于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效率及质量,并且本发明在伺服电机输出轴逆时针旋转的时候,能够实现对于淤泥的打散工作,便于淤泥的排出,从而使得本发明能够在同一传动组件的驱动下实现多个功能,即使的本装置的工能完善,过滤处理效果较佳,还优化了传动组件,减少传动组件的布设量,利于装置减重的同时还降低了装置的生产造价,提高了装置的市场竞争率。
(发明人: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