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地埋式SBR污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23-6-4 8:15:10

公布日:2022.09.02

申请日:2022.07.01

分类号:C02F3/12(2006.01)I;C02F3/20(2006.01)I;C02F101/16(2006.01)N;C02F101/30(2006.01)N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埋式SBR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反应筒、过流筒、进水组件和曝气组件,反应筒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溢流组件,用于反应后水质的上溢流出;过流筒的顶部高于第一溢流组件设置;过流筒的内壁与反应筒的外壁形成出口向下的过流区;过流筒与罐体的内壁形成沉淀区;在工作状态下,污水通过进水组件输送至反应筒的底部,通过曝气组件曝气;处理后的污水在反应筒内部上流,经第一溢流组件溢流至过流区,并流至沉淀区;沉淀后的清水在后续的进水作用下向上流,当液面升高至出水口时流出;本申请可对污水进行好氧生物处理以及充分沉淀,保证输出的水质达标;针对农村污水水量小和间歇性排水发明,既能充分处理污水,又能满足排水需求。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地埋式SBR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00),其侧壁开设有进水口、进气口和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罐体(100)内部的反应筒(200),其顶部设置有第一溢流组件(110);所述第一溢流组件(110)包括第一溢流堰板(111)、第一环形板(112)以及挡板(113),所述第一环形板(112)设置于所述第一溢流堰板(111)与所述挡板(113)之间;所述挡板(113)开设有多个溢流孔,且所述挡板(113)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一溢流堰板(111)的顶部设置;套设于所述反应筒(200)外侧的过流筒(300),其顶部高于所述第一溢流堰板(111)的顶部设置;所述挡板(113)通过连接板组件装设于所述过流筒(300)的内壁;所述过流筒(300)的内壁与所述反应筒(200)的外壁形成出口向下的过流区(10);所述过流筒(300)的外壁与所述罐体(100)的内壁形成沉淀区(20);进水组件(400),用于向所述反应筒(200)的底部输送待处理的污水;曝气组件(500);在工作状态下,污水通过所述进水组件(400)输送至所述反应筒(200)的底部,通过所述曝气组件(500)曝气;处理后的污水在所述反应筒(200)内部上流,经所述第一溢流组件(110)溢流至所述过流区(10),并流至所述沉淀区(20);沉淀后的清水在后续的进水作用下向上流,当液面升高至出水口时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SBR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00)的顶部开设有检修口(120);所述罐体(100)的高度大于所述过流筒(300)的高度;所述罐体(100)的内底部设置有污泥收集斗(130),所述污泥收集斗(130)围绕所述反应筒(200)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SBR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筒(200)包括直筒(210)和锥形筒(220),所述锥形筒(220)设置于所述直筒(210)的底部;所述直筒(210)的底部低于所述反应筒(200)的底部设置;所述反应筒(200)与所述直筒(210)之间通过多个连接块连接;多个所述连接块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埋式SBR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组件(400)包括第一进水管(410)和第二进水管(420),所述第一进水管(410)的一端贯穿所述进水口悬伸设置,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水管(420)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420)设置于所述反应筒(200)的内部,且其顶部高于所述过流筒(300)设置;所述第二进水管(420)的周侧设置有多个布水支管(430),多个所述布水支管(430)均与所述第二进水管(420)连通;多个所述布水支管(430)设置于所述锥形筒(220)的内部;所述布水支管(430)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布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埋式SBR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水管(420)的纵向轴线与所述直筒(210)的纵向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进水管(410)的纵向轴线与所述第二进水管(420)的纵向轴线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进水管(410)与所述第二进水管(420)的连接处低于所述第二进水管(420)的顶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埋式SBR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水管(420)的纵向轴线与所述直筒(210)的中心轴线一致设置;多个所述布水支管(430)阵列设置;多个所述布水孔均匀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埋式SBR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组件(500)包括曝气主管(510)、曝气支管(520)和多个曝气器(530);所述曝气主管(510)的一端贯穿所述进气口悬伸设置,另一端与所述曝气支管(520)连通;多个所述曝气器(530)均设置于所述曝气支管(520)的顶部;所述曝气器(530)低于所述布水支管(430)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埋式SBR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曝气器(530)阵列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埋式SBR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第二溢流组件(600),所述第二溢流组件(600)包括第二溢流堰板(610)和第二环形板(620),所述第二环形板(620)设置于所述第二溢流堰板(610)与所述罐体(100)之间;所述第二溢流堰板(610)与所述过流筒(300)的外壁构成流通通道;所述第二溢流堰板(610)的顶部低于所述过流筒(300)的顶部设置;所述第二环形板(620)的高度低于所述出水口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埋式SBR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溢流堰板(610)开设有用于所述曝气主管(510)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设置有密封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农村污水的处理效果差、处理后的水质不达标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地埋式SBR污水处理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埋式SBR污水处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地埋式SBR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其侧壁开设有进水口、进气口和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罐体内部的反应筒,其顶部设置有第一溢流组件;所述第一溢流组件包括第一溢流堰板、第一环形板以及挡板,所述第一环形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溢流堰板与所述挡板之间;所述挡板开设有多个溢流孔,且所述挡板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一溢流堰板的顶部设置;套设于所述反应筒外侧的过流筒,其顶部高于所述第一溢流堰板的顶部设置;所述挡板通过连接板组件装设于所述过流筒的内壁;所述过流筒的内壁与所述反应筒的外壁形成出口向下的过流区;所述过流筒的外壁与所述罐体的内壁形成沉淀区;进水组件,用于向所述反应筒的底部输送待处理的污水;曝气组件;在工作状态下,污水通过所述进水组件输送至所述反应筒的底部,通过所述曝气组件曝气;处理后的污水在所述反应筒内部上流,经所述第一溢流组件溢流至所述过流区,并流至所述沉淀区;沉淀后的清水在后续的进水作用下向上流,当液面升高至出水口时流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对污水进行好氧生物处理以及充分沉淀,保证输出的水质达标;通过上流式设置,实现进水和产水的互不影响;针对农村污水水量小和间歇性排水发明,既能充分处理污水,又能满足排水需求。

优选地,所述罐体的顶部开设有检修口;所述罐体的高度大于所述过流筒的高度;所述罐体的内底部设置有污泥收集斗,所述污泥收集斗围绕所述反应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检修维护,同时防止处理后的水从检修口中流出;污泥收集斗的设置便于罐体的底部收集沉淀的污泥,有效降低上层液面含泥量,提高水质质量。

优选地,所述反应筒包括直筒和锥形筒,所述锥形筒设置于所述直筒的底部;所述直筒的底部低于所述反应筒的底部设置;所述反应筒与所述直筒之间通过多个连接块连接;多个所述连接块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污水沉淀率,增大污泥存储空间,防止反应后溢出的水质中夹杂过多淤泥。

优选地,所述进水组件包括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端贯穿所述进水口悬伸设置,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设置于所述反应筒的内部,且其顶部高于所述过流筒设置;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周侧设置有多个布水支管,多个所述布水支管均与所述第二进水管连通;多个所述布水支管设置于所述锥形筒的内部;所述布水支管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布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罐体内部的均匀布水,提高污水的反应效率。

优选地,所述第二进水管的纵向轴线与所述直筒的纵向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进水管的纵向轴线与所述第二进水管的纵向轴线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进水管与所述第二进水管的连接处低于所述第二进水管的顶部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进水管实现排气,防止污水逆流。

优选地,所述第二进水管的纵向轴线与所述直筒的中心轴线一致设置;多个所述布水支管阵列设置;多个所述布水孔均匀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进入反应筒内部的污水速率均匀,便于在曝气组件的作用下增加待处理污水中的溶氧量。

优选地,所述曝气组件包括曝气主管、曝气支管和多个曝气器;所述曝气主管的一端贯穿所述进气口悬伸设置,另一端与所述曝气支管连通;多个所述曝气器均设置于所述曝气支管的顶部;所述曝气器低于所述布水支管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污水中的溶氧量,同时可以搅拌淤泥,提高反应速率。

优选地,多个所述曝气器阵列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曝气反应速率,实现污水的充分反应。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第二溢流组件,所述第二溢流组件包括第二溢流堰板和第二环形板,所述第二环形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溢流堰板与所述罐体之间;所述第二溢流堰板与所述过流筒的外壁构成流通通道;所述第二溢流堰板的顶部低于所述过流筒的顶部设置;所述第二环形板的高度低于所述出水口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沉淀区处理后的液体的有效排出,提高出水平衡率。

优选地,所述第二溢流堰板开设有用于所述曝气主管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设置有密封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对曝气主管的承载,同时又不影响处理后的水质流出。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可对污水进行好氧生物处理以及充分沉淀,保证输出的水质达标;通过上流式设置,实现进水和产水的互不影响;针对农村污水水量小和间歇性排水发明,既能充分处理污水,又能满足排水需求。

2.本申请结构简单,投入成本低,维护成本低,同时能高效的污水处理,便于推广。

3.本申请电气元件少,响应速率高,处理效果好。

4.本申请占地空间小,通过地埋式设置,节能降噪。

(发明人:罗涛;蔡华;孟庆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