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一体化高效脱氮污水反应器

发布时间:2023-3-8 10:33:21

公布日:2022.03.01

申请日:2021.12.09

分类号:C02F3/30(2006.01)I;C02F101/10(2006.01)N;C02F101/16(2006.01)N;C02F101/30(2006.01)N;C02F101/38(2006.01)N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体化高效脱氮污水反应器,包括依次相连的脱氧池、厌氧氨氧化池、厌氧池、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好氧池和沉淀池;脱氧池设有进水通道,脱氧池和厌氧氨氧化池之间设有第一过水通道,厌氧氨氧化池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泥通道,厌氧氨氧化池的顶部设有第二过水通道,厌氧池、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好氧池和沉淀池均上下连通,二级好氧池底部设置有将污泥排出的第二排泥通道,沉淀池设有排水通道;一级好氧池内设有用于将其内的污水抽回脱氧池的污水回流机构,沉淀池内设置有用于将其内的污水抽回厌氧池的污泥回流机构;这种脱氮污水反应器,能有效脱氮同时简化结构、减少占地面积、节省建造和运营成本。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体化高效脱氮污水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依次相连的脱氧池(1)、厌氧氨氧化池(2)、厌氧池(3)、缺氧池(4)、一级好氧池(5)、二级好氧池(6)和沉淀池(7);所述的脱氧池(1)设有供污水进入其内的进水通道(10),所述的脱氧池(1)和厌氧氨氧化池(2)之间设置有连通二者的第一过水通道(11),所述的厌氧氨氧化池(2)的底部设有用于将其内的污泥排出的第一排泥通道(22),所述的厌氧氨氧化池(2)的顶部设有用于将其内的上层污水排到厌氧池(3)的第二过水通道(21),所述的厌氧池(3)、缺氧池(4)、一级好氧池(5)、二级好氧池(6)和沉淀池(7)均上下连通,所述的二级好氧池(6)底部设置有将污泥排出的第二排泥通道(61),所述的沉淀池(7)设有将其内污水排出的排水通道(71);所述的一级好氧池(5)内设有用于将其内的污水抽回脱氧池(1)的污水回流机构(51),所述的沉淀池(7)内设置有用于将其内的污水抽回厌氧池(3)的污泥回流机构(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高效脱氮污水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氧池(1)为圆形池,所述的厌氧氨氧化池(2)、厌氧池(3)、缺氧池(4)、一级好氧池(5)、二级好氧池(6)和沉淀池(7)沿着脱氧池(1)的径向呈同心圆依次由内至外分布在厌氧氨氧化沉淀池(1)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高效脱氮污水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氧池(1)和厌氧氨氧化池(2)之间、厌氧氨氧化池(2)和厌氧池(3)之间均设置有过水孔(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高效脱氮污水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过水通道(11)包括设置在厌氧氨氧化池(2)底部并且环绕脱氧池(1)设置的环形布管(111),所述的脱氧池(1)设置有若干呈圆心分布的直管布管(112),直管布管(112)一端连接脱氧池(1)另一端连接环形布管(1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高效脱氮污水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过水通道(21)包括设置在厌氧氨氧化池(2)池口的出水槽(211),所述的出水槽(211)出水端与厌氧池(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高效脱氮污水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回流机构(51)包括设置在一级好氧池(5)底部的硝化液回流泵(511),所述的硝化液回流泵(511)出水端连接有硝化液回流管(512),所述的硝化液回流管(512)出水端与脱氧池(1)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高效脱氮污水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回流机构(72)包括设置在沉淀池(7)内的刮吸泥机(721),所述的沉淀池(7)上设有污泥回流槽(722),所述的刮吸泥机(721)出泥端位于污泥回流槽(722)上方,所述的污泥回流槽(722)连接有污泥回流管(723),所述的污泥回流管(723)出泥端与厌氧池(3)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高效脱氮污水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氧池(1)内设有脱氧及均质的搅拌器(8)。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高效脱氮污水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氧池(1)、厌氧氨氧化池(2)、厌氧池(3)、缺氧池(4)、一级好氧池(5)和二级好氧池(6)内均设置有推流器(9)。

10.一种一体化高效脱氮污水反应器的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污水通入脱氧池(1),通过搅拌器(8)搅拌脱氧及均质,污水与回流硝化液混合成混合液;B、混合液通过布水管方式进入到厌氧氨氧化池(2),排出厌氧氨氧化池(2)底部的污泥;C、混合液的上层清液通过水槽流入厌氧池(3),随后依次流入缺氧池(4)、一级好氧池(5)、二级好氧池(6)和沉淀池(7),排出沉淀池(7)上层的污水;D、二级好氧池(6)中的污水部分回流到一级好氧池(5)中;E、将一级好氧池(5)底部的污水抽回脱氧池(1)中,形成回流硝化液;F、将沉淀池(7)底部的污泥抽回到厌氧池(3)中;其中,步骤D、步骤E、步骤F的顺序不分先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脱氮污水反应器,能够有效脱氮的同时简化脱氮污水反应器的结构、减少占地面积、节省建造和运营成本。

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体化高效脱氮污水反应器,包括有依次相连的脱氧池、厌氧氨氧化池、厌氧池、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好氧池和沉淀池;

所述的脱氧池设有供污水进入其内的进水通道,所述的脱氧池和厌氧氨氧化池之间设置有连通二者的第一过水通道,所述的厌氧氨氧化池的底部设有用于将其内的污泥排出的第一排泥通道,所述的厌氧氨氧化池的顶部设有用于将其内的上层污水排到厌氧池的第二过水通道,所述的厌氧池、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好氧池和沉淀池均上下连通,所述的二级好氧池底部设置有将污泥排出的第二排泥通道,所述的沉淀池设有将其内污水排出的排水通道;

所述的一级好氧池内设有用于将其内的污水抽回脱氧池的污水回流机构,所述的沉淀池内设置有用于将其内的污水抽回厌氧池的污泥回流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一体化高效脱氮污水反应器,所述的脱氧池为圆形池,所述的厌氧氨氧化池、厌氧池、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好氧池和沉淀池沿着脱氧池的径向呈同心圆依次由内至外分布在厌氧氨氧化沉淀池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的脱氧池和厌氧氨氧化池之间、厌氧氨氧化池和厌氧池之间均设置有过水孔。

详细的讲,所述的一体化高效脱氮污水反应器,所述的第一过水通道包括设置在厌氧氨氧化池底部并且环绕脱氧池设置的环形布管,所述的脱氧池设置有若干呈圆心分布的直管布管,直管布管一端连接脱氧池另一端连接环形布管。

详细的讲,所述的第二过水通道包括设置在厌氧氨氧化池池口的出水槽,所述的出水槽出水端与厌氧池连通。

详细的讲,所述的污水回流机构包括设置在一级好氧池底部的硝化液回流泵,所述的硝化液回流泵出水端连接有硝化液回流管,所述的硝化液回流管出水端与脱氧池连通。

详细的讲,所述的污泥回流机构包括设置在沉淀池内的刮吸泥机,所述的沉淀池上设有污泥回流槽,所述的刮吸泥机出泥端位于污泥回流槽上方,所述的污泥回流槽连接有污泥回流管,所述的污泥回流管出泥端与厌氧池连通。

详细的讲,所述的脱氧池内设有脱氧及均质的搅拌器。

优选地,所述的脱氧池、厌氧氨氧化池、厌氧池、缺氧池、一级好氧池和二级好氧池内均设置有推流器。

优选地,所述的一级好氧池和二级好氧池内均设有曝气装置。

一种一体化高效脱氮污水反应器的脱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污水通入脱氧池,通过搅拌器搅拌脱氧及均质,污水与回流硝化液混合成混合液;

B、混合液通过布水管方式进入到厌氧氨氧化池,排出厌氧氨氧化池底部的污泥;

C、混合液的上层清液通过水槽流入厌氧池,随后依次流入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好氧池和沉淀池,排出沉淀池上层的污水;

D、二级好氧池中的污水部分回流到一级好氧池中;

E、将一级好氧池底部的污水抽回脱氧池中,形成回流硝化液;

F、将沉淀池底部的污泥抽回到厌氧池中;

其中,步骤D、步骤E、步骤F的顺序

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沉淀池内设置有用于将其内的污水抽回厌氧池的污泥回流机构,沉淀池内的污泥部分通过污泥回流机构回流至厌氧池进行生物除磷,剩余污泥在下通过池底连通结构流至一级好氧池和二级好氧池,最后回到沉淀池,如此形状污泥不断除磷、逐步沉淀的过程,同时,所述的一级好氧池内设有用于将其内的污水抽回脱氧池的污水回流机构,污水在水流的推力作用下流动到一级好氧池,过程中污泥逐渐沉淀,部分污泥随着污水流动到一级好氧池中,再通过污水回流机构将污水及部分污泥抽回到脱氧池中,形成硝化回流液,脱氧池的污水与一级好氧池的硝化回流液混合并完成脱氧,使溶解氧小于0.2mg/L后通过第一过水通道11进入厌氧氨氧化池中,使得污水在脱氧池-厌氧氨氧化池-厌氧池-缺氧池-一级好氧池的过程中,污泥持续沉淀的同时,使回流硝化液和进水充分混合,有利于后续厌氧氨氧化反应的进行,污水在脱氧池不断脱氧,在厌氧氨氧化池中厌氧脱氮去除污水中氨氮及亚硝态氮,在厌氧池和缺氧池中进行传统反硝化去除水中硝态氮,在一级好氧池中进行短程硝化反应为厌氧氨氧化提供足够的电子受体,随后通过、二级好氧区进行常规好氧生化反应确保去除残余的氨氮、COD、BOD等污染物质,因此,通过在脱氧池和一级好氧池之间的污泥不断循环,脱氧池之前不需要设置沉淀池,同时,沉淀池内的污泥部分通过污泥回流机构回流至厌氧池,无需建设独立的污泥回流池,在保证有效地脱氮的同时简化脱氮污水反应器的结构,在减少占地面积、节省建造和运营成本。

(发明人:欧少清;刘瑞龙;梁玲燕;沈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