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玻璃研磨废水抛光粉回收工艺

发布时间:2023-2-27 10:12:26

公布日:2022.02.01

申请日:2021.11.12

分类号:C02F9/02(2006.01)I;C01F17/10(2020.01)I;C01F17/235(2020.01)I;C09G1/02(2006.01)I;C09K3/14(2006.01)I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研磨废水的抛光粉回收工艺,研磨废水在循环池内得到浓缩并被泵至板框压滤机进行压滤成型制得含氧化铈抛光粉的泥饼,泥饼经过烘干打散以及研磨制得含氧化铈抛光粉的颗粒,然后将颗粒投入容器内调成糊状物并加入一定量硫酸,然后升温保温后冷却至室温;再向容器内加入纯水,静置后将上层液体与下层沉淀分离,取上层液体置于容器内并不断搅拌,然后再向容器内持续滴加草酸溶液直至无白色沉淀产生为止;将容器底部的白色沉淀与溶液过滤分离,用热水冲洗白色沉淀直至检测pH为6‑7后再把白色沉淀物先烘干然后焙烧,即制得再生氧化铈抛光粉。本发明无需投加混凝剂和絮凝剂,出水固含量更低可直接回用并能实现氧化铈的高纯度回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玻璃研磨废水的抛光粉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排放至储水池内的研磨废水泵至循环池中,循环池中的研磨废水再经过陶瓷膜系统进行过滤,经过滤后的清水被送至清水池中,含氧化铈抛光粉颗粒的浓液回流至循环池内;步骤二:清水池内的清水经纯水反渗透系统进一步纯化后回用至生产线继续循环使用;含氧化铈抛光粉颗粒的浓液回流至循环池内,待循环池内浓度被浓缩至进水浓度的5~10倍后,将循环池内的浓缩液泵至板框压滤机进行压滤成型制得含氧化铈抛光粉的泥饼,脱出的水送至循环池进一步的循环;步骤三:将压滤成型制得的含氧化铈抛光粉的泥饼收集后置于筒体内,然后边加热烘干边搅拌,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保温,直至将泥饼打散,然后将打散后的泥饼研磨并过筛,制得含氧化铈抛光粉的颗粒;步骤四:将含氧化铈抛光粉的颗粒投入容器内并在搅拌状态下间续加入蒸馏水直至调成糊状物;在搅拌的过程中向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硫酸,再在搅拌状态下将容器内溶液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保温4.5~5h,然后将溶液冷却至室温;步骤五:在维持搅拌状态下向容器内加入纯水,静置1.5~2h后将上层液体与下层沉淀分离;再将上层液体置于容器内并不断搅拌,然后再向容器内持续滴加草酸溶液直至无白色沉淀产生为止;步骤六:将容器底部的白色沉淀与溶液过滤分离,用热水冲洗白色沉淀直至检测pH为6~7后再把白色沉淀物先烘干然后焙烧,即制得再生氧化铈抛光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研磨废水的抛光粉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陶瓷膜系统中陶瓷膜的膜管孔径为10~5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研磨废水的抛光粉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板框压滤机的挤压压力为0.8~0.9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研磨废水的抛光粉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加热至125~135℃后保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研磨废水的抛光粉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加入硫酸的体积为容器内糊状物体积的2.5~3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研磨废水的抛光粉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加热至190~210℃后保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研磨废水的抛光粉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加入纯水的质量为容器内溶液质量的17~19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研磨废水的抛光粉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草酸溶液为草酸与纯水按质量比为1:3混合并加热至草酸溶解后制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研磨废水的抛光粉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烘干温度为190~20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研磨废水的抛光粉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焙烧温度为1050~1080℃。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研磨废水的抛光粉回收工艺,无需投加混凝剂和絮凝剂,出水固含量更低可直接回用并能实现氧化铈的高纯度回收。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玻璃研磨废水的抛光粉回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排放至储水池内的研磨废水泵至循环池中,循环池中的研磨废水再经过陶瓷膜系统进行过滤,经过滤后的清水被送至清水池中,含氧化铈抛光粉颗粒的浓液回流至循环池内;步骤二:清水池内的清水经纯水反渗透系统进一步纯化后回用至生产线继续循环使用;含氧化铈抛光粉颗粒的浓液回流至循环池内,待循环池内浓度被浓缩至进水浓度的5~10倍后,将循环池内的浓缩液泵至板框压滤机进行压滤成型制得含氧化铈抛光粉的泥饼,脱出的水送至循环池进一步的循环;步骤三:将压滤成型制得的含氧化铈抛光粉的泥饼收集后置于筒体内,然后边加热烘干边搅拌,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保温,直至将泥饼打散,然后将打散后的泥饼研磨并过筛,制得含氧化铈抛光粉的颗粒;步骤四:将含氧化铈抛光粉的颗粒投入容器内并在搅拌状态下间续加入蒸馏水直至调成糊状物;在搅拌的过程中向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硫酸,再在搅拌状态下将容器内溶液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保温4.5~5h,然后将溶液冷却至室温;步骤五:在维持搅拌状态下向容器内加入纯水,静置1.5~2h后将上层液体与下层沉淀分离;再将上层液体置于容器内并不断搅拌,然后再向容器内持续滴加草酸溶液直至无白色沉淀产生为止;步骤六:将容器底部的白色沉淀与溶液过滤分离,用热水冲洗白色沉淀直至检测pH为6~7后再把白色沉淀物先烘干然后焙烧,即制得再生氧化铈抛光粉。

优选的是,步骤一中,陶瓷膜系统中陶瓷膜的膜管孔径为10~50nm。

进一步的优选,步骤二中,板框压滤机的挤压压力为0.8~0.9MPa。

进一步的优选,步骤三中,加热至125~135℃后保温。

进一步的优选,步骤四中,加入硫酸的体积为容器内糊状物体积的2.5~3倍。

进一步的优选,步骤四中,加热至190~210℃后保温。

进一步的优选,步骤五中,加入纯水的质量为容器内溶液质量的17~19倍。

进一步的优选,步骤五中,草酸溶液为草酸与纯水按质量比为1:3混合并加热至草酸溶解后制得。

进一步的优选,步骤六中,烘干温度为190~200℃。

进一步的优选,步骤六中,焙烧温度为1050~108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无混凝剂和絮凝剂投加的固液分离的出水能够降低反渗透的盐负荷,降低反渗透系统的运行成本,并辅以陶瓷膜系统以及纯水反渗透系统的配合使用,使得出水固含量更低可直接回用;无混凝剂和絮凝剂投加的处理方式使得抛光粉能够被回收再回用且利于能实现氧化铈的高纯度回收,降低了成本。

(发明人:何义斌;张冲;张志刚;王彬;候建伟;江龙跃;乔世飞;刘东献;曹志强;刘新亚;沈传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