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2.01.14
申请日:2021.11.22
分类号:C02F9/04(2006.01)I;C02F101/20(2006.01)N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镀重金属废水零排放回用处理装置及工艺,涉及电镀重金属废水零排放回用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收集单元,所述收集单元的顶部设置有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的外部上端设置有水剂混合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的顶部设置有输送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的旁侧设置有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与输送单元相连接。本申请通过收集单元、处理单元、过滤单元、水剂混合单元和输送单元的配合,便于使得使用的絮凝剂与废水进行充分混合接触,增大絮凝剂与废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对废水中的重金属去除效率,便于对电镀重金属废水零排放,且方便回收利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镀重金属废水零排放回用处理装置,包括收集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单元(1)的顶部设置有处理单元(2),所述处理单元(2)的外部上端设置有水剂混合单元(4),所述处理单元(2)的顶部设置有输送单元(5),所述处理单元(2)的旁侧设置有过滤单元(3),所述过滤单元(3)与输送单元(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重金属废水零排放回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单元(1)包括收集池(101),所述收集池(101)外壁两侧底部均连通第一排液管(102),两组所述第一排液管(102)上均设置有第一阀门(103),所述收集池(101)的底部固接有第一支撑柱(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重金属废水零排放回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2)包括反应罐(201),所述反应罐(201)的外壁底部固接有导流台(205),所述导流台(205)的底部固接有第二支撑柱(206),所述反应罐(201)的底部设置有液压推杆(203),所述液压推杆(203)的顶部动力伸缩端固接有挡板(204),所述挡板(204)的外壁固接有橡胶密封环塞(207),所述挡板(204)通过橡胶密封环塞(207)与反应罐(201)的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反应罐(201)的内腔圆周外壁底端均匀嵌合安装有活性炭滤网(202),所述液压推杆(203)和第二支撑柱(206)的底部与收集池(101)的内腔底部相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重金属废水零排放回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3)包括箱体(301),所述箱体(301)与反应罐(201)相固接,所述箱体(30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粗效率滤网(308),所述粗效率滤网(308)的顶部设置有清扫机构,所述箱体(301)的外壁固接有第一排渣管(303),且第一排渣管(303)的输入端位于粗效率滤网(308)的顶部,所述第一排渣管(303)上设置有截止阀,所述箱体(30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液管(309),所述箱体(30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水管(3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镀重金属废水零排放回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机构包括第一电机(304),所述第一电机(304)位于箱体(301)的顶部中心处,所述第一电机(304)的底部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轴杆(305),且轴杆(305)伸入箱体(301)的内腔,所述轴杆(305)伸入箱体(301)内腔的一端固接有连接板(306),所述连接板(306)的底部固接有纤维刷毛(30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重金属废水零排放回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单元(5)包括空腔圆盘(502),所述空腔圆盘(502)的顶部设置有水泵(503)和第二进水管(504),所述水泵(503)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第二进水管(504)相连通,所述水泵(503)的输入端通过导管与第二排液管(309)相连通,所述空腔圆盘(502)的底部环形阵列连通有喷流管(501),且喷流管(501)的底部输出端伸入反应罐(201)的内腔顶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重金属废水零排放回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剂混合单元(4)包括混合箱(401)和空腔环管(402),所述空腔环管(402)固定安装在反应罐(201)的外壁上,所述空腔环管(402)的圆周内侧壁均匀连通有喷头(403),且喷头(403)伸入反应罐(201)的内腔,所述喷头(403)与喷流管(501)一一对应,所述混合箱(401)与空腔环管(402)之间均匀连通有导流管(404),所述导流管(404)上设置有第二阀门(405),所述混合箱(401)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二电机(409),所述第二电机(409)的底部动力输出端对称连接有搅拌叶(406),且搅拌叶(406)位于混合箱(401)的内腔,所述第二电机(409)的右侧设置有增压泵(408),且增压泵(408)的输出端与混合箱(401)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二电机(409)的左侧设置有第三进水管(407),且第三进水管(407)与混合箱(401)相连通,所述第三进水管(407)上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混合箱(40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絮凝剂储斗仓(410),所述絮凝剂储斗仓(410)和混合箱(401)之间通过导剂管(411)相连通,所述导剂管(411)上设置有第三阀门(4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重金属废水零排放回用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的具体步骤为:步骤一、初始时关闭第二阀门(405)、打开第四阀门,通过第三进水管(407)向混合箱(401)中输入足够的水源,关闭第四阀门,打开第三阀门(412),使得絮凝剂储斗仓(410)中存储的絮凝剂粉末经过导剂管(411)输送一些到混合箱(401)中,然后关闭第三阀门(412),启动第二电机(409),使其带动搅拌叶(406)在混合箱(401)中均匀转动,对水源和絮凝剂粉末进行均匀搅拌混合,一段时间后停止第二电机(409)工作;步骤二、将废水通过第一进水管(302)向箱体(301)中输送,在箱体(301)中通过粗效率滤网(308)对废水进行初步过滤,去除大杂质异物,初步过滤后的废水集中收集在箱体(301)内腔底部;步骤三、打开第二阀门(405)、启动增压泵(408)和水泵(503),通过水泵(503)将箱体(301)中的废水从第二排液管(309)抽出并经过第二进水管(504)输送到空腔圆盘(502)中,废水在空腔圆盘(502)中集中并灌满,然后从各个喷流管(501)输送到反应罐(201)中,同时通过增压泵(408)对混合箱(401)内腔增压,使得混合箱(401)中的絮凝剂溶液经过导流管(404)输送到空腔环管(402)中,然后再通过各个喷头(403)喷洒出,输出的絮凝剂溶液喷洒向喷流管(501)输出的废水,使得絮凝剂溶液与废水充分混合接触,经过与絮凝剂的反应吸附,使得废水中的金属离子与絮凝剂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絮状沉淀,废水和絮状沉淀在反应罐(201)的内腔中并在挡板(204)顶部收集;步骤四、一段时间后,通过液压推杆(203)收缩带动挡板(204)在反应罐(201)中下移并移动到其内腔底部时,废水经过活性炭滤网(202)流出到反应罐(201)外部并输送到收集池(101)中,絮状沉淀被活性炭滤网(202)过滤阻隔留在挡板(204)上;步骤五、打开收集池(101)上一侧的一组第一排液管(102)上的第一阀门(103),收集池(101)中收集的干净的废水通过第一排液管(102)排出,便于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镀重金属废水零排放回用处理装置及工艺,便于使得使用的絮凝剂与废水进行充分混合接触,增大絮凝剂与废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对废水中的重金属去除效率,便于对电镀重金属废水零排放,且方便回收利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镀重金属废水零排放回用处理装置,包括收集单元,所述收集单元的顶部设置有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的外部上端设置有水剂混合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的顶部设置有输送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的旁侧设置有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与输送单元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收集单元包括收集池,所述收集池外壁两侧底部均连通第一排液管,两组所述第一排液管上均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收集池的底部固接有第一支撑柱。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第一支撑柱对整个装置进行支撑固定。
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包括反应罐,所述反应罐的外壁底部固接有导流台,所述导流台的底部固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反应罐的底部设置有液压推杆,所述液压推杆的顶部动力伸缩端固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外壁固接有橡胶密封环塞,所述挡板通过橡胶密封环塞与反应罐的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反应罐的内腔圆周外壁底端均匀嵌合安装有活性炭滤网,所述液压推杆和第二支撑柱的底部与收集池的内腔底部相固接。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对处理单元在收集池上进行支撑固定。
优选地,所述过滤单元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与反应罐相固接,所述箱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粗效率滤网,所述粗效率滤网的顶部设置有清扫机构,所述箱体的外壁固接有第一排渣管,且第一排渣管的输入端位于粗效率滤网的顶部,所述第一排渣管上设置有截止阀,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液管,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水管。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废水向箱体中输送。
优选地,所述清扫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位于箱体的顶部中心处,所述第一电机的底部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轴杆,且轴杆伸入箱体的内腔,所述轴杆伸入箱体内腔的一端固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接有纤维刷毛。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第一电机提供驱动力便于带动纤维刷毛对粗效率滤网顶部过滤面进行清扫,避免粗效率滤网过滤出的大杂质异物在其上堆积造成网孔堵塞的可能。
优选地,所述输送单元包括空腔圆盘,所述空腔圆盘的顶部设置有水泵和第二进水管,所述水泵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第二进水管相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入端通过导管与第二排液管相连通,所述空腔圆盘的底部环形阵列连通有喷流管,且喷流管的底部输出端伸入反应罐的内腔顶端。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将空腔圆盘中的废水均匀分散的输送到反应罐中。
优选地,所述水剂混合单元包括混合箱和空腔环管,所述空腔环管固定安装在反应罐的外壁上,所述空腔环管的圆周内侧壁均匀连通有喷头,且喷头伸入反应罐的内腔,所述喷头与喷流管一一对应,所述混合箱与空腔环管之间均匀连通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混合箱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底部动力输出端对称连接有搅拌叶,且搅拌叶位于混合箱的内腔,所述第二电机的右侧设置有增压泵,且增压泵的输出端与混合箱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二电机的左侧设置有第三进水管,且第三进水管与混合箱相连通,所述第三进水管上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混合箱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絮凝剂储斗仓,所述絮凝剂储斗仓和混合箱之间通过导剂管相连通,所述导剂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在第三阀门打开的状态下,便于将絮凝剂储斗仓中存储的絮凝剂粉末通过导剂管向混合箱中导流输送。
一种电镀重金属废水零排放回用处理工艺,该工艺的具体步骤为:步骤一、初始时关闭第二阀门、打开第四阀门,通过第三进水管向混合箱中输入足够的水源,关闭第四阀门,打开第三阀门,使得絮凝剂储斗仓中存储的絮凝剂粉末经过导剂管输送一些到混合箱中,然后关闭第三阀门,启动第二电机,使其带动搅拌叶在混合箱中均匀转动,对水源和絮凝剂粉末进行均匀搅拌混合,一段时间后停止第二电机工作;步骤二、将废水通过第一进水管向箱体中输送,在箱体中通过粗效率滤网对废水进行初步过滤,去除大杂质异物,初步过滤后的废水集中收集在箱体内腔底部;步骤三、打开第二阀门、启动增压泵和水泵,通过水泵将箱体中的废水从第二排液管抽出并经过第二进水管输送到空腔圆盘中,废水在空腔圆盘中集中并灌满,然后从各个喷流管输送到反应罐中,同时通过增压泵对混合箱内腔增压,使得混合箱中的絮凝剂溶液经过导流管输送到空腔环管中,然后再通过各个喷头喷洒出,输出的絮凝剂溶液喷洒向喷流管输出的废水,使得絮凝剂溶液与废水充分混合接触,经过与絮凝剂的反应吸附,使得废水中的金属离子与絮凝剂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絮状沉淀,废水和絮状沉淀在反应罐的内腔中并在挡板顶部收集;步骤四、一段时间后,通过液压推杆收缩带动挡板在反应罐中下移并移动到其内腔底部时,废水经过活性炭滤网流出到反应罐外部并输送到收集池中,絮状沉淀被活性炭滤网过滤阻隔留在挡板上;步骤五、打开收集池上一侧的一组第一排液管上的第一阀门,收集池中收集的干净的废水通过第一排液管排出,便于回收利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第一:通过使用水剂混合单元对絮凝剂粉末先溶于水中并均匀搅拌再输送到反应罐中,同时输送单元将废水也均匀的输送到反应罐中,并且在反应罐内腔顶端出,两者汇流接触融合,从而使得使用的絮凝剂与废水进行充分混合接触,增大絮凝剂与废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对废水中的重金属去除效率,便于对电镀重金属废水零排放,且方便废水回收利用。
第二:通过活性炭滤网对废水和絮状沉淀物进行分开,通过液压推杆的伸缩调节带动挡板移出反应罐时,便于对处理废水产生的絮状沉淀进行有效清理。
(发明人:高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