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多用途生物接触污水处理罐

发布时间:2023-1-26 9:07:15

申请日2021.06.02

公开日期2021.12.14

IPC分类C02F3/30;C02F7/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用途生物接触污水处理罐,包括:罐体、填料、第一填料支架、第二填料支架、曝气单元、进水管、污泥管和出水口;所述曝气单元包括曝气总管和多个曝气支管;每个所述曝气支管开设垂直向上的曝气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操作方便快捷,实用性很高。本设备可以通过进水管上流量计进行流量统计、独特的破坏虹吸装置设计思路,不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也很好的解决了因液位差造成的污水回流,弥补了因解决液位差而造成的土建基础成本增加的问题。(2)罐体内安装污水管、污泥管、曝气管、填料、管体内的填料既能挂膜,又能有效切割气泡,提高氧的转移速率和利用率,从而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1.jpg

权利要求

1.一种多用途生物接触污水处理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填料(5)、第一填料支架(12A)、第二填料支架(12B)、曝气单元(6)、进水管(7)、污泥管(16)和出水口(9);

所述罐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第一填料支架(12A)和第二填料支架(12B),其中,所述第一填料支架(12A)位于所述第二填料支架(12B)的上方,所述填料(5)安装于所述第一填料支架(12A)和所述第二填料支架(12B)之间;

所述曝气单元(6)包括曝气总管(6A)和多个曝气支管(6B);所述曝气总管(6A)的进气端位于所述罐体(1)的外部;所述曝气总管(6A)的出气端从所述罐体(1)的顶部伸入到所述罐体(1)的内部,并延伸到所述第二填料支架(12B)的下方;所述曝气总管(6A)的出气端连通多个所述曝气支管(6B);各个所述曝气支管(6B)水平设置,并发散位于所述第二填料支架(12B)的下方;每个所述曝气支管(6B)开设与垂直方向45°夹角交错布置的向下曝气孔;

所述进水管(7)的进水端位于所述罐体(1)的外部;所述进水管(7)的出水端从所述罐体(1)的顶部伸入到所述罐体(1)的内部,并延伸到所述曝气支管(6B)的下方;

所述罐体(1)的内部,并位于所述第一填料支架(12A)的上方,设置与外界连通的所述出水口(9);

所述污泥管(16)的进泥端位于所述罐体(1)的外部;所述污泥管(16)的排泥端从所述罐体(1)的顶部伸入到所述罐体(1)的内部,并位于所述第一填料支架(12A)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生物接触污水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支架(12A)和所述第二填料支架(12B)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支撑横梁(12-1)、第二支撑横梁(12-2)、纵梁(12-3)和多个斜梁(12-4);

所述第一支撑横梁(12-1)和所述第二支撑横梁(12-2)水平固定于所述罐体(1)的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横梁(12-1)和所述第二支撑横梁(12-2)的两端,均与所述罐体(1)固定;

所述第一支撑横梁(12-1)和所述第二支撑横梁(12-2)之间固定安装所述纵梁(12-3);

各个所述斜梁(12-4)发射设置,每个所述斜梁(12-4)与所述第一支撑横梁(12-1)或所述第二支撑横梁(12-2)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生物接触污水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单元(6)还包括曝气管球阀(14);所述曝气管球阀(14)安装于所述曝气总管(6A)的进气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生物接触污水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7)的进水端,安装有流量计(10)、破坏虹吸装置(11)和进水管球阀(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用途生物接触污水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坏虹吸装置(11)为三通;所述三通包括垂直向上通口、垂直向下通口和水平通口;其中,所述垂直向下通口与所述进水管(7)的进水端口连通;所述水平通口与输水管的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生物接触污水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管(16)的进泥端安装有污泥管球阀(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生物接触污水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内部的底面,固定安装固定座(8);

各个所述曝气支管(6B)安装于所述固定座(8)上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生物接触污水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外部的顶部,固定安装顶部框架(2);所述顶部框架(2)的外面设置顶罩(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生物接触污水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外部上方和外部下方,各安装有吊耳(4)。

说明书

一种多用途生物接触污水处理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途生物接触污水处理罐。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量显著提高,据测算,全国县、镇、村的排水量占全国总排水量的50%左右。

重视与加强农村地区的污水排放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工作,既是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村庄整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农村人居住环境改善工作中所要解决的最急需、最迫切、最突出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农村污水具有规模小、面广、分散等特点,传统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及处理模式不适合我国农村污水处理需求,因此,根据农村的特点,开发一种适合农村的污水处理设备,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事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用途生物接触污水处理罐,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用途生物接触污水处理罐,包括:罐体(1)、填料(5)、第一填料支架(12A)、第二填料支架(12B)、曝气单元(6)、进水管(7)、污泥管(16)和出水口(9);

所述罐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第一填料支架(12A)和第二填料支架(12B),其中,所述第一填料支架(12A)位于所述第二填料支架(12B)的上方,所述填料(5)安装于所述第一填料支架(12A)和所述第二填料支架(12B)之间;

所述曝气单元(6)包括曝气总管(6A)和多个曝气支管(6B);所述曝气总管(6A)的进气端位于所述罐体(1)的外部;所述曝气总管(6A)的出气端从所述罐体(1)的顶部伸入到所述罐体(1)的内部,并延伸到所述第二填料支架(12B)的下方;所述曝气总管(6A)的出气端连通多个所述曝气支管(6B);各个所述曝气支管(6B)水平设置,并发散位于所述第二填料支架(12B)的下方;每个所述曝气支管(6B)开设与垂直方向45°夹角交错布置的向下曝气孔;

所述进水管(7)的进水端位于所述罐体(1)的外部;所述进水管(7)的出水端从所述罐体(1)的顶部伸入到所述罐体(1)的内部,并延伸到所述曝气支管(6B)的下方;

所述罐体(1)的内部,并位于所述第一填料支架(12A)的上方,设置与外界连通的所述出水口(9);

所述污泥管(16)的进泥端位于所述罐体(1)的外部;所述污泥管(16)的排泥端从所述罐体(1)的顶部伸入到所述罐体(1)的内部,并位于所述第一填料支架(12A)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填料支架(12A)和所述第二填料支架(12B)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支撑横梁(12-1)、第二支撑横梁(12-2)、纵梁(12-3)和多个斜梁(12-4);

所述第一支撑横梁(12-1)和所述第二支撑横梁(12-2)水平固定于所述罐体(1)的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横梁(12-1)和所述第二支撑横梁(12-2)的两端,均与所述罐体(1)固定;

所述第一支撑横梁(12-1)和所述第二支撑横梁(12-2)之间固定安装所述纵梁(12-3);

各个所述斜梁(12-4)发射设置,每个所述斜梁(12-4)与所述第一支撑横梁(12-1)或所述第二支撑横梁(12-2)固定。

优选的,所述曝气单元(6)还包括曝气管球阀(14);所述曝气管球阀(14)安装于所述曝气总管(6A)的进气端。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7)的进水端,安装有流量计(10)、破坏虹吸装置(11)和进水管球阀(13)。

优选的,所述破坏虹吸装置(11)为三通;所述三通包括垂直向上通口、垂直向下通口和水平通口;其中,所述垂直向下通口与所述进水管(7)的进水端口连通;所述水平通口与输水管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污泥管(16)的进泥端安装有污泥管球阀(15)。

优选的,所述罐体(1)的内部的底面,固定安装固定座(8);

各个所述曝气支管(6B)安装于所述固定座(8)上面。

优选的,所述罐体(1)的外部的顶部,固定安装顶部框架(2);所述顶部框架(2)的外面设置顶罩(3)。

优选的,所述罐体(1)的外部上方和外部下方,各安装有吊耳(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用途生物接触污水处理罐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操作方便快捷,实用性很高。本设备可以通过进水管上流量计进行流量统计、独特的破坏虹吸装置设计思路,不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也很好的解决了因液位差造成的污水回流,弥补了因解决液位差而造成的土建基础成本增加的问题。

(2)罐体内安装污水管、污泥管、曝气管、填料、管体内的填料既能挂膜,又能有效切割气泡,提高氧的转移速率和利用率,从而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发明人:施军营; 章敏学; 肖欣宇; 王超; 田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