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21.10.27
公开日期2021.12.24
IPC分类C02F3/02;B01D19/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化系统好氧池消泡方法,该好氧池消泡方法包括:通过射流曝气系统在液面以下提供向上的流体流动及一定的水头高度,消泡循环泵通过管道将高速水流冲进导流筒,在水面形成抽吸漩涡,将泡沫抽吸到导流筒内与生化池中活性污泥重新混合,利用在导流筒内外的多次循环中,活性污泥将泡沫分解,实现消泡效果。本发明从泡沫的性质出发进行分解消除,效果明显,充分利用生化系统常用设备,无需添加消泡剂,降低系统投资运行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污水处理生化系统好氧池消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泡方法包括:通过射流曝气系统在液面以下提供向上的流体流动及一定的水头高度,消泡循环泵通过管道将高速水流冲进导流筒,两种方式形成的水面高度差及压差导致水面形成抽吸漩涡,将泡沫抽吸到导流筒内与生化池中活性污泥重新混合,利用在导流筒内外的多次循环中,活性污泥将泡沫分解,实现消泡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好氧池消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方法包括:在消泡循环泵管道出口减小出口面积,以提供更快的出水流速,形成更高的压差,满足水面抽吸旋涡形成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好氧池消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方法将射流曝气器位置抬高至液位下4~5米,以在导流筒外提供充分的上升流速及水头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好氧池消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方法在消泡循环管中插入气管,通过高速流动水流带入空气对污水进行射流充氧,降低系统曝气量,同时降低了泡沫的产生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好氧池消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方法导流筒固定在好氧池侧壁上,长度为4米,且安装位置位于液面以下0.5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好氧池消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方法需在生化系统调试稳定后,活性污泥具有正常的分解有机物能力后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好氧池消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泡循环管减小出口面积方法为倒圆台式设计。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好氧池消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泡循环管关口出水流速须达到10m/s~15m/s。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好氧池消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管应与消泡循环水管保持一定的同心度,且气管上部设有控制阀门,可调整进气量。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生化系统好氧池消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生化系统好氧池消泡方法。
背景技术
生化处理方法是污水处理厂应用最广泛的处理方法。对于世界上大多数采用生化处理的污水处理厂而言,普遍存在表面泡沫问题,这使污水厂的操作、运行和控制产生了困难,也严重影响了出水水质。
目前主流的消泡方法有两种,消泡剂消泡和物理消泡。添加消泡剂的方法是现在各行各业应用最广泛的消泡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大幅度提高消泡效率、使用方便等,但是寻找一种合适高效的消泡剂是十分关键的。同时消泡剂的使用是贯穿系统运行始末的,也会导致运行费用的增加。
物理消泡的方法主要包括了机械消泡、放置滤网或添加挡板、冷冻、加热、蒸汽、高速离心、加压减压、高频振动、瞬间放电等。但是在进行物理消泡的过程中,环境因素对这些方法的使用有着较强的制约性,如果没有选择好合适的消泡方法,会严重影响消泡的速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消泡效率的同时,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生化系统好氧池消泡方法,该方法无需向系统中加入消泡剂或其他药剂,充分利用生化系统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污水处理生化系统好氧池消泡方法,所述的消泡方法包括:通过射流曝气系统在液面以下提供向上的流体流动及一定的水头高度,消泡循环泵通过管道将高速水流冲进导流筒,两种方式形成的水面高度差及压差导致水面形成抽吸漩涡,将泡沫抽吸到导流筒内与生化池中活性污泥重新混合,利用在导流筒内外的多次循环中,活性污泥将泡沫分解,实现消泡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消泡方法包括:在消泡循环泵管道出口减小出口面积,以提供更快的出水流速,形成更高的压差,满足水面抽吸旋涡形成条件。
进一步的,所述消泡方法将射流曝气器位置抬高至液位下4~5米,以在导流筒外提供充分的上升流速及水头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消泡方法在消泡循环管中插入气管,通过高速流动水流带入空气对污水进行射流充氧,降低系统曝气量,同时降低了泡沫的产生量。
进一步的,所述消泡方法导流筒固定在好氧池侧壁上,长度为4米,且安装位置位于液面以下0.5米。
进一步的,所述消泡方法需在生化系统调试稳定后,活性污泥具有正常的分解有机物能力后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消泡循环管减小出口面积方法为倒圆台式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的消泡循环管关口出水流速须达到10m/s~15m/s。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管应与消泡循环水管保持一定的同心度,且气管上部设有控制阀门,可调整进气量。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无需添加消泡剂或其他化学药剂,极大地降低了生化处理运行成本,充分利用生化处理系统设备如循环泵、射流曝气器,仅增加了导流筒及气管,价格低廉,无需额外增加消泡系统,运行效果稳定,操作便捷。
(发明人:宫建瑞; 郭成; 刘军; 韩珊珊; 乔浩浩; 朱晓桐; 宫磊; 李春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