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丙烯酸乳液废水处理装置

发布时间:2022-12-16 14:17:08

申请日2021.04.16

公开日期2021.12.07

IPC分类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丙烯酸乳液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设于废水的排出口处的、将废水中大块悬浮物拦截的格栅,以及承接经由格栅流出的废水、并对废水进行均质均量的调节池,还包括承接所述调节池均质均量的废水、并将废水与依次加入的混凝剂和絮凝剂进行破乳和絮凝反应的破乳混凝反应池,以及依次设置的承接所述破乳混凝反应池反应后的废水并在重力作用下进行泥水分离的破乳沉淀池、承接所述破乳沉淀池分离的废水的上清液并进行有毒物质氧化降解的电芬顿反应池、中和池、将中和后的废水与加入的生活污水进行混合均质的均质池和生化处理系统,经所述生化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废水达标排放。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丙烯酸乳液废水的有效处理并使其能达标排放。

2.jpg

权利要求

1.一种丙烯酸乳液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废水的排出口处的、将废水中大块悬浮物拦截的格栅,以及承接经由格栅流出的废水、并对废水进行均质均量的调节池,还包括承接所述调节池均质均量的废水、并将废水与依次加入的混凝剂和絮凝剂进行破乳和絮凝反应的破乳混凝反应池,以及依次设置的承接所述破乳混凝反应池反应后的废水并在重力作用下进行泥水分离的破乳沉淀池、承接所述破乳沉淀池分离的废水的上清液并进行有毒物质氧化降解的电芬顿反应池、中和池、将中和后的废水与加入的生活污水进行混合均质的均质池和生化处理系统,经所述生化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废水达标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乳液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处理系统包括设有厌氧填料的第一水解酸化池,以及承接所述第一水解酸化池处理后的废水的、内设好氧填料和曝气系统的第一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池,还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沉淀池、设有厌氧填料的第二水解酸化池、内设好氧填料和曝气系统的第二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池、第二沉淀池及清水池,经由所述第一沉淀池可将所述废水分离成活性污泥和水,所述第一沉淀池内设有第一提升泵,以将活性污泥泵入第一水解酸化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乳液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调节池内设有将废水进行均质均量的搅拌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乳液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调节池内设有将均质均量的废水泵入至所述破乳混凝反应池内的第二提升泵。

说明书

丙烯酸乳液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丙烯酸乳液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丙烯酸乳液废水的外观为均匀浆状胶黏体,COD高达20000mg/L,其有机物浓度高且具有毒性,且丙烯酸乳液废水中含有丙烯酸酯类、丙烯酸、苯乙烯、醇类、酸类及酯类等,成分复杂,目前应用较成熟的现有废水处理系统难以稳定达标排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丙烯酸乳液废水处理系统,能够实现丙烯酸乳液废水的有效处理并使其能达标排放。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丙烯酸乳液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设于废水的排出口处的、将废水中大块悬浮物拦截的格栅,以及承接经由格栅流出的废水、并对废水进行均质均量的调节池,还包括承接所述调节池均质均量的废水、并将废水与依次加入的混凝剂和絮凝剂进行破乳和絮凝反应的破乳混凝反应池,以及依次设置的承接所述破乳混凝反应池反应后的废水并在重力作用下进行泥水分离的破乳沉淀池、承接所述破乳沉淀池分离的废水的上清液并进行有毒物质氧化降解的电芬顿反应池、中和池、将中和后的废水与加入的生活污水进行混合均质的均质池和生化处理系统,经所述生化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废水达标排放。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生化处理系统包括设有厌氧填料的第一水解酸化池,以及承接所述第一水解酸化池处理后的废水的、内设好氧填料和曝气系统的第一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池,还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沉淀池、设有厌氧填料的第二水解酸化池、内设好氧填料和曝气系统的第二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池、第二沉淀池及清水池,经由所述第一沉淀池可将所述废水分离成活性污泥和水,所述第一沉淀池内设有第一提升泵,以将活性污泥泵入第一水解酸化池。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于所述调节池内设有将废水进行均质均量的搅拌装置。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于所述调节池内设有将均质均量的废水泵入至所述破乳混凝反应池内的第二提升泵。

本实用新型的丙烯酸乳液废水处理系统,通过依次设置的格栅、调节池、破乳混凝反应池、破乳沉淀池、电芬顿反应池、中和池、均质池和生化处理系统,能够使丙酸洗乳液废水先后经过格栅进行大块悬浮物去除、在调节池内进行均质均量处理、在破乳混凝反应池内进行破乳及絮凝反应将大颗粒絮凝体沉降去除、在破乳沉淀池内进行泥水分离、在电芬顿反应池内进行有毒物质降解、在中和池内进行酸性中和、在均质池内与生活污水均质混合后经由生物处理系统进行有机物及COD去除,实现丙烯酸乳液废水的有效处理并使其能达标排放。

(发明人:张林芳; 张春明; 尹淑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