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预制装配式污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22-12-5 10:02:33

申请日2021.06.03

公开日期2021.12.07

IPC分类B01D29/60;B01D29/96;B01D29/5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尤其为预制装配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缓冲机构和处理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和所述处理机构均埋设在地下,所述缓冲机构包括预制缓冲池和固设在其顶面一侧的预制梯井,所述预制梯井的顶端内壁固设有绑缚杆,所述预制梯井靠近所述预制缓冲池的一端贯穿连接有排污管;污水经由漏斗盘流入,依次经由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进行过滤,在使用一定时间后,若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上过滤的杂物较多,其重量逐渐增加,人员根据拉力传感器检测的拉力数值判断杂物是否过多,便于人员及时清理,拉力传感器与外部控制器信号连接,不需要人员多次往返查看,清理较为方便。

2.jpg

权利要求

1.预制装配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缓冲机构(1)和处理机构(2),所述缓冲机构(1)和所述处理机构(2)均埋设在地下,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1)包括预制缓冲池(11)和固设在其顶面一侧的预制梯井(12),所述预制梯井(12)的顶端内壁固设有绑缚杆(121),所述预制梯井(12)靠近所述预制缓冲池(11)的一端贯穿连接有排污管(13),所述预制缓冲池(11)和所述处理机构(2)之间设有用于传输污水的输送管线(14),所述预制梯井(12)内吊设有用于过滤污水的过滤机构(3),所述过滤机构(3)包括漏斗盘(31)、吊绳(32)和拉杆(33),两个所述吊绳(32)的顶端与所述拉杆(33)固定,两个所述吊绳(32)的底端与所述漏斗盘(31)固定,所述拉杆(33)的顶端固设有拉力传感器(34),所述拉力传感器(34)的顶端固设有牵引绳(35),所述牵引绳(35)的顶端绑缚在所述绑缚杆(121)上,所述拉力传感器(34)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漏斗盘(31)的底端由内到外依次可拆卸连接有第一过滤网(36)、第二过滤网(37)和第三过滤网(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盘(31)的底面由内向外依次同轴固设有四个固定环(311),所述固定环(311)上均固设有三个均匀布置的电磁铁(312)和三个均匀布置的吊杆(313),且所述电磁铁(312)和所述吊杆(313)为相互间隔布置,所述吊杆(313)的底端均固设有用于限位的限位板(314),所述第二过滤网(37)和所述第三过滤网(38)分别与相对应位置的电磁铁(312)磁吸连接,且滑动插接在所述吊杆(3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装配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313)的外壁均涂附有耐磨层(3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装配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网(37)和所述第三过滤网(38)的顶端均固设有连接环(39),所述第二过滤网(37)和所述第三过滤网(38)分别通过其上的所述连接环(39)与所述电磁铁(312)磁吸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37)和所述第三过滤网(38)分别通过其上的所述连接环(39)与所述吊杆(313)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装配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315)的材质为特氟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36)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漏斗盘(31)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装配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39)的材质为碳素钢,且表面进行镀铬处理。

说明书

预制装配式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是预制装配式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在安装污水处理装置时,为了简化安装步骤和缩短安装时间,大量采用预制结构进行实地装配,缩短了污水处理装置的实地安装时间。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污水处理装置,(授权公告号CN211921210U),该专利技术池体和井体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制成,装配简单,建设工期短,产业化水平高,工程质量高,但是,其过滤用提篮格栅结构较为单一,需要人员多次往返检查提篮格栅内的杂物是否过多,然后清理,浪费人力时间。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预制装配式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预制装配式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预制装配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缓冲机构和处理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和所述处理机构均埋设在地下,所述缓冲机构包括预制缓冲池和固设在其顶面一侧的预制梯井,所述预制梯井的顶端内壁固设有绑缚杆,所述预制梯井靠近所述预制缓冲池的一端贯穿连接有排污管,所述预制缓冲池和所述处理机构之间设有用于传输污水的输送管线,所述预制梯井内吊设有用于过滤污水的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漏斗盘、吊绳和拉杆,两个所述吊绳的顶端与所述拉杆固定,两个所述吊绳的底端与所述漏斗盘固定,所述拉杆的顶端固设有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传感器的顶端固设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顶端绑缚在所述绑缚杆上,所述拉力传感器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漏斗盘的底端由内到外依次可拆卸连接有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漏斗盘的底面由内向外依次同轴固设有四个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均固设有三个均匀布置的电磁铁和三个均匀布置的吊杆,且所述电磁铁和所述吊杆为相互间隔布置,所述吊杆的底端均固设有用于限位的限位板,所述第二过滤网和所述第三过滤网分别与相对应位置的电磁铁磁吸连接,且滑动插接在所述吊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吊杆的外壁均涂附有耐磨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过滤网和所述第三过滤网的顶端均固设有连接环,所述第二过滤网和所述第三过滤网分别通过其上的所述连接环与所述电磁铁磁吸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和所述第三过滤网分别通过其上的所述连接环与所述吊杆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耐磨层的材质为特氟龙。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过滤网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漏斗盘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环的材质为碳素钢,且表面进行镀铬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排污管排入污水时,过滤机构对污水进行过滤,污水经由漏斗盘流入,依次经由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进行过滤,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的滤网密度逐渐增大,在使用一定时间后,若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上过滤的杂物较多,其重量逐渐增加,人员根据拉力传感器检测的拉力数值判断杂物是否过多,便于人员及时清理,拉力传感器与外部控制器信号连接,不需要人员多次往返查看,清理较为方便。

(发明人:武立超; 王枫; 史胜红; 张卫; 任立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