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趋零排放循环水装置

发布时间:2022-11-8 10:09:22

申请日2021.04.15

公开日期2021.11.26

IPC分类C02F5/00;C02F101/14;C02F101/16;C02F101/38;C02F101/10;C02F101/20;C02F101/12;C02F1/469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趋零排放循环水系统,包括ECDT淡水处理单元、水池、前置过滤器、管阀系统、电源系统、检测仪表及电控制系统,所述ECDT淡水处理单元的废水排出口连接有ECDT浓水处理单元,所述ECDT浓水处理单元将ECDT淡水处理单元的废水进一步浓缩,除盐水回ECDT淡水处理单元原水池,实现浓水趋零排放。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采用新型的除盐方法‑高效电容去离子技术,且将循环水系统的运行与后端的除盐在工艺上相结合,在保证循环水系统稳定运行、不结垢、不腐蚀,后端除盐工艺稳定运行的情况下,以最少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浓缩倍率,可通过参数控制实现循环水系统不加药或循环水系统趋零排放。

1.jpg

权利要求

1.一种趋零排放循环水系统,包括ECDT淡水处理单元、水池、前置过滤器、管阀系统、电源系统、检测仪表及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ECDT淡水处理单元的废水排出口连接有ECDT浓水处理单元,所述ECDT浓水处理单元将废水进行进一步浓缩实现趋零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趋零排放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包括原水池、中水池和净水池,所述管阀系统包括第一进水阀、第二进水阀、第三阀门、第四出水阀、第五出水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趋零排放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池中的水通过第一进水阀与ECDT淡水处理单元连接,从ETDC模堆除盐净化后的水通过第二进水阀进入净水池,所述中水池中的水为污水或废水,所述中水池分别通过第三阀门、第四出水阀连通于ECDT淡水处理单元后端和前端,所述ECDT淡水处理单元与净水池之间设置有排污分支,所述排污分支设置有第五出水阀,所述排污分支与ECDT浓水处理单元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趋零排放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ECDT淡水处理单元包括板状的正极电极材料和板状的负极电极材料,所述正极电极材料、负极电极材料平行设置,所述正极电极材料、负极电极材料之间形成水流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趋零排放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通道中的原水流经通道,受电场作用将水中带电粒子分别向电性相反的电极迁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趋零排放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电极材料、负极电极材料可吸附并存储溶解水中盐类、胶体颗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趋零排放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ECDT淡水处理单元的排污分支可用于冲渣、洗煤、除尘消耗。

说明书

一种趋零排放循环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循环的趋零排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趋零排放循环水系统。

背景技术

水循环水系统的传统的方法采用添加化学药剂以达到阻垢、缓蚀等目的,但添加的化学药剂通常含磷,一旦排放会对环境产生二次危害,且药剂法对大多数水质仅能将循环水的浓缩倍率控制在3~5倍左右,尤其是北方以及黄河沿岸水质较恶劣地区,浓缩倍率更低。因此化学药剂法的缺点一是不环保,二是浓缩倍率低,浪费水资源。

传统的工艺一般只考虑循环水排污水的脱盐,没有和循环水的运行相结合,即只负责循环水系统排水的处理,至于处理到什么程度、水的用途、回收率等没有的和循环水运行相结合。最终导致,循环水系统运行负荷高,结垢、腐蚀情况严重,排污水质差,含大量化学药剂,后端除盐系统运行不稳定、运行成本高、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趋零排放循环水系统,根据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新型的除盐方法-高效电容去离子技术,且将循环水系统的运行与后端的除盐在工艺上相结合,在保证循环水系统稳定运行、不结垢、不腐蚀,后端除盐工艺稳定运行的情况下,以最少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浓缩倍率,可通过参数控制实现循环水系统不加药或循环水系统趋零排放。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趋零排放循环水系统,包括ECDT淡水处理单元、水池、前置过滤器、管阀系统、电源系统、检测仪表及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ECDT淡水处理单元的废水排出口连接有ECDT浓水处理单元,所述ECDT浓水处理单元将废水进一步浓缩实现趋零排放。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得该系统不仅可以起到除垢作用,循环水中所有带电粒子均可去除,如引起结垢的钙离子、碳酸根、重碳酸根,对系统有腐蚀作用的氯化物、硫酸盐,以及铁离子、锌离子、磷酸盐、氨氮、氟化物等,且对有机物的降解作高达20~30%。

进一步的,所述水池包括原水池、中水池和净水池,所述管阀系统包括第一进水阀、第二进水阀、第三阀门、第四出水阀、第五出水阀。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进出水阀有效形成管阀系统,有利于对水处理系统的循环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原水池中的水通过第一进水阀与ECDT淡水处理单元连接,从ETDC模堆除盐净化后的水通过第二进水阀进入净水池,所述中水池中的水为污水或废水,所述中水池分别通过第三阀门、第四出水阀连通于ECDT淡水处理单元后端和前端,所述ECDT淡水处理单元与净水池之间设置有排污分支,所述排污分支设置有第五出水阀,所述排污分支与ECDT浓水处理单元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循环水本体浓缩倍率控制在适当状态,结合旁路引入电容去离子技术部分透析式脱盐,在改善循环水水质,结垢、腐蚀等问题可控的情况下,提升循环水浓缩倍率至10以上,实现循环水系统的趋零排放。

进一步的,所述ECDT淡水处理单元包括板状的正极电极材料和板状的负极电极材料,所述正极电极材料、负极电极材料平行设置,所述正极电极材料、负极电极材料之间形成水流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除盐过程中,电量的储存/释放是通过离子的吸脱附而不是化学反应来实现的,故而能快速充放电,而且由于在充放电时仅产生离子的吸脱附,电极结构不会发生变化,没有法拉第过程发生,所以其充放电次数在原理上没有限制。另外,温度对离子的吸脱附速度影响不是很大,故其容量变化也相对小得多。

进一步的,所述水流通道中的原水流经通道,受电场作用将水中带电粒子分别向电性相反的电极迁移。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原水在阴、阳极之间流动时受到电场的作用,水中带电粒子分别向电性相反的电极迁移,被该电极吸附并储存在双电层内。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电极材料、负极电极材料吸附并存储溶解水中盐类、胶体颗粒等带电粒子。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随着电极吸附带电粒子的增多,带电粒子在电极表面富集浓缩,从而使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颗粒及其带电物质滞留在电极表面,最终实现盐与水的分离,获得净化/淡化的出水。

进一步的,所述ECDT淡水处理单元的排污分支还可以用于冲渣、洗煤、除尘消耗等。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对水充分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 水利用率高:一次利用率可以达到 90%以上,经过工艺组合,可达到 95%以上。

2. 无二次污染:ECDT系统的再生不添加有机药剂。

3. 对颗粒污染物要求不高:对前处理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可降低投资及运行成本。

4. 抗结垢和油类污染:去除盐粒子,不会互相结合产生垢体。5. 操作及维护简便: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自动化程度高。

6. 使用寿命长:其核心部件使用寿命长,至少在 8年以上,避免了因更换核心部件而使运行成本提高。

7. 运行成本低:其能耗比较低,主要的能量消耗在于使离子发生迁移和双电层吸附上,这与其它除盐技术相比可以大大节约能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