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低能耗无污泥污水处理设备

发布时间:2022-9-21 9:04:09

申请日2020.12.01

公开日期2021.11.19

IPC分类C02F3/34;C02F3/32;C02F101/16;C02F9/14;C02F101/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低能耗无污泥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套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包括壳体以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壳体中的植被层、填料层、过滤层和出水层,所述植被层表面布置有进水层。同时还包括通风系统,所述通风系统由上至下贯穿植被层、填料层、过滤层,按需向填料层、过滤层供氧;其中,所述填料层为多层结构,各层顺序叠放,每层填料层由生物填料填充形成。本实用新型操作流程简单可控,更具针对性,污水处理效果明显且不产生剩余污泥,避免了污水处理产生污泥的二次污染问题。

10.jpg

权利要求

1.一种低能耗无污泥污水处理装置,至少包括一套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包括壳体以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壳体中的植被层、填料层、过滤层和出水层,所述植被层表面布置有进水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风系统,所述通风系统包括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包括主管和若干层水平支管,所述主管竖直设置并与各层水平支管相连通;所述水平支管分布于填料层、过滤层中,且水平支管侧壁设有若干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能耗无污泥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中设有若干层水平支管,相邻层水平支管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00-1000mm;所述填料层与植被层的交界位置设有水平支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低能耗无污泥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仅设有一层水平支管,水平支管设置于过滤层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低能耗无污泥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层所述水平支管均呈田字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低能耗无污泥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系统还包括供气设备,所述供气设备连通通风管,按需向通风管注入空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低能耗无污泥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层高度为350-2000mm;所述填料层高度为1000-10000mm;所述过滤层的高度为200-200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低能耗无污泥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为多层结构,各层顺序叠放,每层均由生物填料填充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低能耗无污泥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填料由生物挂膜填料和颗粒物混合形成,所述颗粒物为塑料颗粒或陶粒;所述颗粒物为球形结构,颗粒物嵌有贮水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低能耗无污泥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层自上而下为植物、初层滤材以及碎石或陶粒,所述初层滤材为砂或粉煤灰;所述过滤层自上而下为底层滤材以及碎石或陶粒,所述底层滤材为砂与活性炭粉末的混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低能耗无污泥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两套处理单元,分别为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两套处理单元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的进水一端采用水泵连通污水池,第一处理单元的进水一端位于底层,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的出水一端位于顶层,污水从底层进入,沿过滤层、填料层、植被层逐层上涨;第一处理单元的出水一端连通第二处理单元的进水层,向第二处理单元注水。

说明书

一种低能耗无污泥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低能耗无污泥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领域,目前成熟可靠的工艺,基本为物化预处理+生化+深度处理工艺,其中生化工艺是去除有机污染及氮磷的主要技术手段。生化处理工艺多种多样,但不管采用何种生化工艺,都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传统生物处理技术都在水中通过微生物完成对污染物的去除,这样有两大不足:一是供氧能耗大,目前生物处理池一般5米水深,导致供氧设备必须要有克服该压力的能量,而且在水中微生物对氧的利有率不高,导致能耗浪费;二是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同时具有厌氧/缺氧/好氧的环境,必然会有剩余污泥的产生。

公开号为CN107324496A的中国专利在2017年11月07日公开了一种一体化人工湿地装置,该专利包括覆盖层、填料层、过滤层和排水层,通过设置有曝气管,采用间接曝气的运行方式,增加污染物的去除效率。但是,该方案中曝气管的设置方式针对性,没有对每层结构针对性曝气,曝气效率以及效果不理想。而且,装置中每层结构的组成部分以及结构分布还有需要改善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更加高效合理地进行污水处理,提供了一种低能耗无污泥污水处理装置,操作流程简单可控,处理过程中耗能较低,污水处理效果明显,且不产生剩余污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能耗无污泥污水处理装置,至少包括一套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包括壳体以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壳体中的植被层、填料层、过滤层和出水层,所述植被层表面布置有进水层。该装置同时还包括通风系统,所述通风系统包括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包括主管和若干层水平支管,所述主管竖直设置并与各层水平支管相连通;所述水平支管分布于填料层、过滤层中,且水平支管侧壁设有若干通孔。

污水从进水层均匀进入植被层,在植被层通过植物的作用下氮磷等物质初步得到净化,然后再进入填料层,在填料层经过生物填料吸附,有机污染物及氮磷等物质进一步去除,最后通过过滤层,并从出水层出水。

通风系统利用通风管向填料层、过滤层中输送空气,空气通过水平支管渗入填料层、过滤层中。采用通风系统根据需要向填料层、过滤层供氧,从而使整个系统形成厌氧、缺氧和好氧等不同的生态环境,保持系统内不同种类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将有机污染物及氮磷等去除。而且,根据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提供特定的生态环境使其自然消亡分解而不产生剩余污泥。

进水周期根据处理方式不同,会有所调整,同时通风系统可按需运行也可连续运行,主要根据不同进水水量水质而定。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填料层中设有若干层水平支管,相邻层水平支管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00-1000mm;各层水平支管均呈田字形结构;所述填料层与植被层的交界位置设有水平支管。为了使填料层、过滤层中的空气分布更加均匀,水平支管由上而下向填料层、过滤层渗入空气,更具针对性且改善了通风效果。每层水平支管整体呈田字形,尽可能覆盖整个填料层或过滤层。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过滤层仅设有一层水平支管,水平支管设置于过滤层中部。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通风系统还包括供气设备,所述供气设备连通通风管,按需向通风管注入空气。改变供气设备的工作模式,使填料层、过滤层形成不同的生态环境,从而使整个系统形成厌氧、缺氧和好氧等不同的生态环境。供气设备根据水质情况可不启用。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植被层高度为350-2000mm;所述填料层高度为1000-10000mm;所述过滤层的高度为200-2000mm;所述出水层高度为 180-220mm。一般地,填料层的总高度为3000-4000mm,其中可分为若干层结构。各层的高度设置严格按照一定的比例设计,这对本装置的处理方式以及进水周期具有重要影响。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填料层为多层结构,各层顺序叠放,每层均由生物填料填充形成。设置多层的填料层,将污水中的有机有害物质多次进行净化,提高净化效果,不产生剩余污泥,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生物填料由生物挂膜填料和颗粒物混合形成,所述颗粒物为塑料颗粒或陶粒;所述颗粒物为球形结构,颗粒物嵌有贮水材料。生物填料主要用作微生物载体,通过吸附在生物填料上的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污染物及氮磷等去除。其中,贮水材料如海绵等,为微生物储备水分。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进水层可为溢流堰或进水管;所述植被层自上而下为植物、初层滤材以及碎石或陶粒,所述初层滤材为砂或粉煤灰;所述过滤层自上而下为底层滤材以及碎石或陶粒,所述底层滤材为砂与活性炭粉末的混合物;所述出水层铺有碎石或陶粒,且埋入有出水管。其中,溢流堰可通过溢流管导入水流,进水管则可连通其他生活用水的水流。植被层为最表层的结构,进水层从植被层进入,向下逐层渗透,逐层净化。一般地,采用的植被通常为芦苇、香蒲、灯心草、菖蒲和象草等植物。过滤层对经过填充层的净化之后的水流作进一步的吸附过滤,过滤层最底层还设有滤布。出水层中可通过泵导出或自动流出。

进一步地,方案中还至少包括两套处理单元,至少包括两套处理单元,分别为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两套处理单元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的进水一端采用水泵连通污水池,第一处理单元的进水一端位于底层,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的出水一端位于顶层,污水从底层进入,沿过滤层、填料层、植被层逐层上涨;第一处理单元的出水一端连通第二处理单元的进水层,向第二处理单元注水。

增加第二套处理单元主要为了提高净水效果,相当于使污水依次通过两次净化,其中,在净水时,通过水泵从污水池抽水进入第一处理单元,水流由下至上逐层上涨,先实现第一处理单元中的过滤。然后从第一处理单元顶部流入至第二处理单元,再实现第二处理单元由上至下的过滤。为了适应处理单元的净水环境,第一处理单元的植被层通常采用水生植物。

一种低能耗无污泥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基于上述的低能耗无污泥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以下处理方式:

当装置内进水COD浓度为500mg/L以下时,进水层间歇进水,通风系统根据水流向下产生的负压将空气引入自然供气,进水周期为:进水0.5h~2.5h,关闭2.5h~3.5h;

当装置内进水COD浓度为500mg/L以上时,进水层持续进水,通风系统启动供气设备注入空气,进水周期为:持续进水。

根据不同的使用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和进水周期,有效降低能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能耗无污泥污水处理装置,1)操作简单便捷,根据水质情况,更具针对性地营造不同生态环境,提高净化效果;2)无剩余污泥;3)通风系统更加合理有效,耗能更低;4)多层填料层对水流逐次进行净化,有效将有机污染物及氮磷等物质去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