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20.12.17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IPC分类号B01D36/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相磨抛污水节能三级过滤装置,第一滤网为半圆形,第一滤网中心轴处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下部通过连杆连接有刮板,第一滤网一侧设有第一隔板,壳体与第一隔板间形成一级过滤池,所述第一隔板一侧设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间形成二级过滤池,第二隔板与壳体间形成三级过滤池,壳体一侧设有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一侧通过导料板与排渣口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内部设置了三级过滤,且在一级过滤池上部设置了第一滤网,在第一滤网上部设置了刮板,并在壳体一侧设置了螺旋输送机,污水过滤时,第一滤网将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过滤,并经刮板刮至螺旋输送机中外排,避免了杂质堵塞第一滤网,保证了污水处理的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金相磨抛污水节能三级过滤装置,包括壳体、第一滤网、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所述壳体上部设有进水管,壳体右侧设有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为半圆形,第一滤网设置于壳体内部左侧,所述第一滤网中心轴处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一端与电机连接,第一转轴上设有主动轮,所述第一转轴下部通过连杆连接有刮板,刮板的底部与第一滤网相抵,所述第一滤网一侧设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下部设有第一流通口,壳体与第一隔板间形成一级过滤池,所述第一隔板一侧设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上部设有第二流通口,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间形成二级过滤池,第二隔板与壳体间形成三级过滤池,二级过滤池和三级过滤池下部均设有集污槽,集污槽的一端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排污阀;所述一级过滤池上部一侧设有排渣口,壳体一侧设有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一侧通过导料板与排渣口连接,所述螺旋输送机包括第二转轴以及设置在第二转轴外部的螺旋叶片,所述第二转轴一端设有从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皮带连接,螺旋输送机下部设有排渣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相磨抛污水节能三级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为弹性刮板,且刮板呈螺旋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相磨抛污水节能三级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机内部设有第二滤网,所述螺旋叶片下部与第二滤网相抵,所述壳体上设有回水口,所述螺旋输送机一侧设有与回水口相连的回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相磨抛污水节能三级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为变螺距叶片,其螺距从右向左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相磨抛污水节能三级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过滤池内部设有若干挡板,挡板一端与第一隔板或第二隔板固定连接,挡板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左右两侧的挡板交错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金相磨抛污水节能三级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倾斜布置,且挡板自由端的高度低于固定端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相磨抛污水节能三级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槽上部设有若干倾斜布置的栅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相磨抛污水节能三级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一侧设有第三隔板,第三隔板下端设有第三流通口,所述第三隔板一侧设有浮板,浮板由密度小于水的塑料制成,浮板两侧设有若干导槽,所述导槽内部设有导轨,导轨安装在第三隔板或壳体内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金相磨抛污水节能三级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下端设有限位板,限位板的高度低于出水管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金相磨抛污水节能三级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上部一侧设有弹簧,弹簧的上端与壳体固定连接。
说明书
一种金相磨抛污水节能三级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相磨抛污水节能三级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环保法规要求越来越高的当下,既注重环保,又兼顾效益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在切片制样的磨抛工艺,作为实验室样品制备的重要环节,其整个过程会产生大量含有金属碎屑、树脂、亚克力、钻石抛光液、硅悬浮液等杂质的污水,若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可能收到巨额罚款,甚至停工整改,以及不可控的负面社会舆论压力。目前传统的污水处理多为大型污水处理系统,占地面积大、能耗高、保养维护成本高,且滤网上的杂质需要定时处理,否则将影响滤网的过滤能力,进而影响污水的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金相磨抛污水节能三级过滤装置,在壳体内部设置了三级过滤,且在一级过滤池上部设置了第一滤网,在第一滤网上部设置了刮板,并在壳体一侧设置了螺旋输送机,污水过滤时,第一滤网将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过滤,并经刮板刮至螺旋输送机中外排,避免了杂质堵塞第一滤网,保证了污水处理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金相磨抛污水节能三级过滤装置,包括壳体、第一滤网、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所述壳体上部设有进水管,壳体右侧设有出水管,所述第一滤网为半圆形,第一滤网设置于壳体内部左侧,所述第一滤网中心轴处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一端与电机连接,第一转轴上设有主动轮,所述第一转轴下部通过连杆连接有刮板,刮板的底部与第一滤网相抵,所述第一滤网一侧设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下部设有第一流通口,壳体与第一隔板间形成一级过滤池,所述第一隔板一侧设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上部设有第二流通口,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间形成二级过滤池,第二隔板与壳体间形成三级过滤池,二级过滤池和三级过滤池下部均设有集污槽,集污槽的一端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排污阀(图中未示出);所述一级过滤池上部一侧设有排渣口,壳体一侧设有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一侧通过导料板与排渣口连接,所述螺旋输送机包括第二转轴以及设置在第二转轴外部的螺旋叶片,所述第二转轴一端设有从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皮带连接,螺旋输送机下部设有排渣管。
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一级过滤池内部,污水中的杂质经第一滤网过滤留在第一过滤网上部,并在刮板的作用下刮至螺旋输送机内部,避免了杂质堵塞第一滤网,杂质在螺旋叶片的输送下通过排渣管排出;初步过滤后的污水依次流入二级过滤池和三级过滤池内部,在二级过滤池和三级过滤池中再次沉淀后经出水管排出。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刮板为弹性刮板,且刮板呈螺旋形结构,弹性刮板降低了刮板对第一滤网的磨损,延长了第一滤网的使用寿命,螺旋形的刮板降低了刮板刮渣的阻力。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螺旋输送机内部设有第二滤网,所述螺旋叶片下部与第二滤网相抵,所述壳体上设有回水口,所述螺旋输送机一侧设有与回水口相连的回水管,第二滤网对杂质中携带的污水进行过滤,并将污水再次排入壳体内部进行过滤,降低了杂质的含水率。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螺旋叶片为变螺距叶片,其螺距从右向左逐渐减小,螺旋叶片在输送杂质的同时对杂质进行挤压,便于将杂质携带的污水挤出。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二级过滤池内部设有若干挡板,挡板一端与第一隔板或第二隔板固定连接,挡板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左右两侧的挡板交错布置,挡板延长了污水的流程,增强了污水的沉淀效果。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挡板倾斜布置,且挡板自由端的高度低于固定端的高度,便于挡板上的杂质顺挡板流下。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集污槽上部设有若干倾斜布置的栅板,栅板避免了污水流通时将集污槽内部的杂质卷起,保证了杂质沉淀的效果。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隔板一侧设有第三隔板,第三隔板下端设有第三流通口,所述第三隔板一侧设有浮板,浮板由密度小于水的塑料制成,浮板两侧设有若干导槽,所述导槽内部设有导轨,导轨安装在第三隔板或壳体内壁上;污水流通至三级过滤池内部后,将浮板浮起,污水排放前,壳体内部形成微正压,增强了杂质沉淀的效果,污水将浮板顶起至出水管上部时,通过出水管排出。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导轨下端设有限位板,限位板的高度低于出水管的高度,限位板避免了污水进入三级过滤池的瞬间流在浮板上部造成浮板无法上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浮板上部一侧设有弹簧,弹簧的上端与壳体固定连接,弹簧增大了壳体内部的压力,进一步保证为了杂质沉淀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内部设置了三级过滤,且在一级过滤池上部设置了第一滤网,在第一滤网上部设置了刮板,并在壳体一侧设置了螺旋输送机,污水过滤时,第一滤网将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过滤,并经刮板刮至螺旋输送机中外排,避免了杂质堵塞第一滤网,保证了污水处理的效率。
2)刮板为弹性刮板,且刮板呈螺旋形结构,弹性刮板降低了刮板对第一滤网的磨损,延长了第一滤网的使用寿命,螺旋形的刮板降低了刮板刮渣的阻力。
3)螺旋输送机内部设有第二滤网,螺旋叶片下部与第二滤网相抵,壳体上设有回水口,螺旋输送机一侧设有与回水口相连的回水管,第二滤网对杂质中携带的污水进行过滤,并将污水再次排入壳体内部进行过滤,降低了杂质的含水率。
4)螺旋叶片为变螺距叶片,其螺距从右向左逐渐减小,螺旋叶片在输送杂质的同时对杂质进行挤压,便于将杂质携带的污水挤出。
5)二级过滤池内部设有若干挡板,挡板一端与第一隔板或第二隔板固定连接,挡板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左右两侧的挡板交错布置,挡板延长了污水的流程,增强了污水的沉淀效果。
6)挡板倾斜布置,且挡板自由端的高度低于固定端的高度,便于挡板上的杂质顺挡板流下。
7)集污槽上部设有若干倾斜布置的栅板,栅板避免了污水流通时将集污槽内部的杂质卷起,保证了杂质沉淀的效果。
8)第二隔板一侧设有第三隔板,第三隔板下端设有第三流通口,第三隔板一侧设有浮板,浮板由密度小于水的塑料制成,浮板两侧设有若干导槽,导槽内部设有导轨,导轨安装在第三隔板或壳体内壁上;污水流通至三级过滤池内部后,将浮板浮起,污水排放前,壳体内部形成微正压,增强了杂质沉淀的效果,污水将浮板顶起至出水管上部时,通过出水管排出。
9)导轨下端设有限位板,限位板的高度低于出水管的高度,限位板避免了污水进入三级过滤池的瞬间流在浮板上部造成浮板无法上浮。
10)浮板上部一侧设有弹簧,弹簧的上端与壳体固定连接,弹簧增大了壳体内部的压力,进一步保证为了杂质沉淀的效果。
(发明人:邓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