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用臭氧消杀装置

发布时间:2022-4-16 9:37:34

申请日2020.11.06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IPC分类号C02F9/0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臭氧消杀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外筒体、内筒体、锥形集泥仓、堰流装置、臭氧曝气装置;外筒体的底端与锥形集泥仓的大直径端固定连接,内筒体设置于外筒体内,内筒体的内壁、内筒体的外壁和外筒体的内壁上均设置有若干电絮凝极板;堰流装置包括环状的隔板,隔板设置于内筒体的上方;臭氧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盘,曝气盘设置于内筒体与锥形集泥仓之间。该污水处理用臭氧消杀装置,可利用电化学耦合臭氧技术对废水进行消杀和絮凝处理,在处理污水时利用臭氧曝气的动力在装置内部形成内循环,使得污水处理更为充分,保证处理效果的同时使得设备小型化、简便化,减少了设备的制作成本和运行成本。

1648692444.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用臭氧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体(100)、内筒体(200)、锥形集泥仓(300)、堰流装置、臭氧曝气装置和若干电絮凝极板(220);

所述外筒体(100)的底端与所述锥形集泥仓(300)的大直径端固定连接,所述锥形集泥仓(300)的小直径端设置有排泥阀(310),所述内筒体(200)设置于所述外筒体(100)内,所述内筒体(200)与所述外筒体(100)同轴设置,所述内筒体(200)的内壁设置有若干成对设置的电絮凝极板(220),所述内筒体(200)的外壁和所述外筒体(100)的内壁上均设置有若干所述电絮凝极板(220),所述内筒体(200)外壁上的电絮凝极板(220)与所述外筒体(100)内壁上的电絮凝极板(220)相对设置;

所述堰流装置包括环状的隔板(110)、堰流圆筒(120)和出水管(130),所述隔板(110)设置于所述内筒体(200)的上方,所述隔板(110)的外侧壁与所述外筒体(10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堰流圆筒(120)的底端与所述隔板(110)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130)的一端紧贴所述隔板(110)的顶面设置,所述出水管(13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外筒体(100)的侧壁向外延伸;

所述臭氧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盘(151)和进气管(150),所述曝气盘(151)设置于所述内筒体(200)与所述锥形集泥仓(300)之间,所述曝气盘(151)的一端设置有若干曝气孔,所述曝气孔正对所述内筒体(200)的内腔设置,所述进气管(150)的一端与所述曝气盘(151)连通,所述进气管(15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外筒体(100)的侧壁向外延伸;

还包括进水管(140),所述进水管(140)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曝气盘(151)与所述内筒体(200)之间,所述进水管(14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外筒体(100)的侧壁向外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臭氧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20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锥形管状结构的引导罩(210),所述引导罩(210)的小直径端与所述内筒体(200)的底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臭氧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盖(400),所述顶盖(400)与所述外筒体(100)的顶端密封连接,所述顶盖(400)上设置有臭氧尾气破坏器(410),所述臭氧尾气破坏器(410)的进气口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顶盖(400)设置于所述外筒体(100)的顶端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臭氧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40)伸入所述外筒体(100)内的一端连通设置有环状布水管(141),所述环状布水管(141)的内侧面呈圆周均布有若干进水口,所述环状布水管(141)设置于所述曝气盘(151)的正上方。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用臭氧消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用臭氧消杀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以及医疗等领域,有大量的有毒有害难降解废水排放,这些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高且可生化性差,采用传统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技术很难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若不经过有效处理,将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电解-臭氧-缓蚀剂/电解-臭氧-双氧水-缓蚀剂耦合处理有毒难降解废水的方法(申请号CN201910970649.9 )中公开的一种结合电化学耦合臭氧技术的废水处理方法可高效的对含有有毒有害难降解的物质的污水进行处理,并同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废水处理装置结构:废水处理反应罐由下端封闭、上端开口的圆筒体形罐体及罐体开口端设置的密封盖组成,罐体内设有搅拌装置,罐体上设有进水管、出水管、臭氧输送管、缓蚀剂加料管、双氧水加料管;所述搅拌装置可为机械搅拌装置或磁力搅拌装置;所述废水处理反应罐内布置了板式阳极和板式阴极。在上述结构中,罐体为单筒体结构,废水在筒体内为单向流动,难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在该结构中,若要使废水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或是增大筒体尺寸,这将增加设备成本和制造难度;或者采用该发明专利申请中所公开的方式,在筒体内增设搅拌装置使得废水和臭氧充分反应,而搅拌装置使用时需要相应的动力驱动,这又将增加设备运转时的能耗和运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臭氧消杀装置,其在利用电化学耦合臭氧技术对废水进行处理时可利用臭氧曝气的动力直接在装置内部形成内循环,使得污水处理更为充分,保证污水处理效果的同时使得设备小型化、简便化,减少了设备的制作成本和运行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污水处理用臭氧消杀装置,包括外筒体、内筒体、锥形集泥仓、堰流装置、臭氧曝气装置和若干电絮凝极板;

所述外筒体的底端与所述锥形集泥仓的大直径端固定连接,所述锥形集泥仓的小直径端设置有排泥阀,所述内筒体设置于所述外筒体内,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筒体同轴设置,所述内筒体的内壁设置有若干成对设置的电絮凝极板,所述内筒体的外壁和所述外筒体的内壁上均设置有若干所述电絮凝极板,所述内筒体外壁上的电絮凝极板与所述外筒体内壁上的电絮凝极板相对设置;

所述堰流装置包括环状的隔板、堰流圆筒和出水管,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内筒体的上方,所述隔板的外侧壁与所述外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堰流圆筒的底端与所述隔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的一端紧贴所述隔板的顶面设置,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外筒体的侧壁向外延伸;

所述臭氧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盘和进气管,所述曝气盘设置于所述内筒体与所述锥形集泥仓之间,所述曝气盘的一端设置有若干曝气孔,所述曝气孔正对所述内筒体的内腔设置,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曝气盘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外筒体的侧壁向外延伸;

还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曝气盘与所述内筒体之间,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外筒体的侧壁向外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锥形管状结构的引导罩,所述引导罩的小直径端与所述内筒体的底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外筒体的顶端密封连接,所述顶盖上设置有臭氧尾气破坏器,所述臭氧尾气破坏器的进气口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顶盖设置于所述外筒体的顶端内。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伸入所述外筒体内的一端连通设置有环状布水管,所述环状布水管的内侧面呈圆周均布有若干进水口,所述环状布水管设置于所述曝气盘的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污水处理用臭氧消杀装置设置外筒体、内筒体、锥形集泥仓、堰流装置、臭氧曝气装置和若干电絮凝极板。外筒体的底端与锥形集泥仓的大直径端连接,内筒体设置于外筒体内,内筒体的内腔形成上行通道,内筒体的外壁与外筒体的内壁之间形成下行通道,内筒体的上方设置有环状的隔板,内筒体的下方设置有臭氧曝气装置。污水进入后,在曝气装置通入的臭氧带动下,以及隔板的阻挡下,污水在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内形成内循环流动,使得污水在装置内可经过多次的循环消杀处理,得到彻底净化,有效保证污水的消杀处理质量,同时设备整体结构相对简单、小型化,并有效节约能源,设备的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均相对较低,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在内筒体的内壁、内筒体的外壁和外筒体的内壁上均设置有若干电絮凝极板。污水在进行臭氧消杀处理时还同步将难降解物质进行絮凝,絮体直接沉降在锥形集泥仓后排出,不再参与内循环处理过程,使污水的内循环流动更为顺畅,确保处理效果。

(发明人:徐云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