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全膜法零排放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22-4-13 17:20:41

申请日2020.10.22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1/122; C02F101/10; C02F101/30; C02F103/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全膜法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水池、双碱法联合软化‑混凝澄清处理系统、多介质过滤器、超滤处理系统、纳滤处理系统及反渗透处理系统;调节水池的出口与双碱法联合软化‑混凝澄清处理系统的入口相连通,双碱法联合软化‑混凝澄清处理系统的出口与多介质过滤器的入口相连通,多介质过滤器的出口经超滤处理系统与纳滤处理系统相连通,纳滤处理系统的产水出口与反渗透处理系统相连通,纳滤处理系统的浓水出口与外界脱硫系统的工艺水箱相连通,该系统能够实现循环水排污水零排放,满足火电厂节水减排的环保要求,且处理成本低。

1648604443.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全膜法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水池(1)、双碱法联合软化-混凝澄清处理系统、多介质过滤器(18)、超滤处理系统、纳滤处理系统及反渗透处理系统;

调节水池(1)的出口与双碱法联合软化-混凝澄清处理系统的入口相连通,双碱法联合软化-混凝澄清处理系统的出口与多介质过滤器(18)的入口相连通,多介质过滤器(18)的出口经超滤处理系统与纳滤处理系统相连通,纳滤处理系统的产水出口与反渗透处理系统相连通,纳滤处理系统的浓水出口与外界脱硫系统的工艺水箱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全膜法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双碱法联合软化-混凝澄清处理系统包括高效澄清池(3)、凝聚剂加药装置(4)、碳酸钠加药装置(5)、氢氧化钠加药装置(6)、助凝剂加药装置(7)、盐酸加药装置(16)及中间水池(15),调节水池(1)的出口与高效澄清池(3)的入口相连通,高效澄清池(3)内部分为依次相连通的凝聚区、絮凝区及澄清区,凝聚剂加药装置(4)的出口及碳酸钠加药装置(5)的出口与凝聚区相连通,氢氧化钠加药装置(6)的出口及助凝剂加药装置(7)的出口与絮凝区相连通,澄清区的出口及盐酸加药装置(16)的出口与中间水池(15)的入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全膜法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调节水池(1)的出口经提升泵(2)与高效澄清池(3)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全膜法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中间水池(15)的出水口经过滤器给水泵(17)与多介质过滤器(18)的入水口相连通,多介质过滤器(18)的出水口与清水箱(19)入水口相连通,清水箱(19)的出口与超滤处理系统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全膜法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超滤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通的超滤给水泵(20)、超滤装置(21)以及超滤产水箱(22),其中,多介质过滤器(18)的出水口与超滤给水泵(20)的入口相连通,超滤产水箱(22)的出口与纳滤处理系统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全膜法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纳滤处理系统包括阻垢剂加药装置(25)、还原剂加药装置(26)、纳滤给水泵(27)、保安过滤器(28)、纳滤高压泵(29)、纳滤装置(30)及纳滤产水箱(31);

超滤处理系统的出口与阻垢剂加药装置(25)的出口与还原剂加药装置(26)的出口通过管道并管后经纳滤给水泵(27)与保安过滤器(28)的入口相连通,保安过滤器(28)的出口经纳滤高压泵(29)与纳滤装置(30)的入口相连通,纳滤装置(30)的产水出口与纳滤产水箱(31)的入口相连通,纳滤装置(30)的浓水出口与外界脱硫系统的工艺水箱相连通,纳滤产水箱(31)的出口与反渗透处理系统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全膜法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反渗透处理系统包括反渗透高压泵(32)、反渗透装置(33)、淡水箱(34)及淡水泵(35),其中,纳滤处理系统的产水出口经反渗透高压泵(32)与反渗透装置(33)的入口相连通,反渗透装置(33)的淡水出口与淡水箱(34)的入口相连通,淡水箱(34)的出口经淡水泵(35)与外界的循环水系统相连通,反渗透装置(33)的浓水出口与灰渣调湿用水系统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全膜法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处理系统,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污泥排放泵(8)、污泥缓冲罐(9)、污泥给料泵(10)、板框压滤机(11)、泥斗(12)、滤液水箱(13)及滤液水泵(14),高效澄清池(3)的底部排泥口经污泥排放泵(8)与污泥缓冲罐(9)的入口相连通,污泥缓冲罐(9)的底部污泥出口与板框压滤机(11)的入口相连通,板框压滤机(11)的泥渣出口与泥斗(12)的入口相连通,板框压滤机(11)的滤液出口与滤液水箱(13)的入口相连通,滤液水箱(13)的出口经滤液水泵(14)与调节水池(1)相连通,污泥缓冲罐(9)的顶部出口、多介质过滤器(18)的反洗水出口、超滤装置(21)的反洗水出口与废水回收水池(23)的入口相连通,废水回收水池(23)的出水口经废水泵(24)与调节水池(1)的入口相连通。

说明书

一种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全膜法零排放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全膜法零排放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全国许多地区存在水资源紧张、排污量大等问题,对此国家及地方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政策、法规,对火电厂用、排水量及水质的要求日益严格,节水减排及零排放已成为我国火电厂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湿冷型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占全厂废水总量70%~80%,循环水系统是全厂节水潜力最大的系统。因此,对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的回用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符合国家节水和环保政策。

循环水排污水水质复杂,其含盐量、悬浮物、碱度、硬度含量较高,针对循环水排污水水质的特点,现阶段较为常见的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为:混凝澄清-超滤-反渗透、电絮凝-沉淀-超滤-反渗透等,但已有处理系统运行稳定性较差,膜系统污堵严重,系统回收率一般在50%~75%之间,回收率较低,反渗透浓水含盐量高、水量偏大,达不到回用于脱硫系统的水质要求。对于排污许可证要求废水不能外排的电厂,目前多数电厂是将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反渗透浓水和末端废水合并处理的话,导致投资和运行费用过高,同时不能实现循环水排污水的零排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全膜法零排放处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循环水排污水零排放,满足火电厂节水减排的环保要求,且处理成本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全膜法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水池、双碱法联合软化-混凝澄清处理系统、多介质过滤器、超滤处理系统、纳滤处理系统及反渗透处理系统;

调节水池的出口与双碱法联合软化-混凝澄清处理系统的入口相连通,双碱法联合软化-混凝澄清处理系统的出口与多介质过滤器的入口相连通,多介质过滤器的出口经超滤处理系统与纳滤处理系统相连通,纳滤处理系统的产水出口与反渗透处理系统相连通,纳滤处理系统的浓水出口与外界脱硫系统的工艺水箱相连通。

双碱法联合软化-混凝澄清处理系统包括高效澄清池、凝聚剂加药装置、碳酸钠加药装置、氢氧化钠加药装置、助凝剂加药装置、盐酸加药装置及中间水池,调节水池的出口与高效澄清池的入口相连通,高效澄清池内部分为依次相连通的凝聚区、絮凝区及澄清区,凝聚剂加药装置的出口及碳酸钠加药装置的出口与凝聚区相连通,氢氧化钠加药装置的出口及助凝剂加药装置的出口与絮凝区相连通,澄清区的出口及盐酸加药装置的出口与中间水池的入口相连通。

调节水池的出口经提升泵与高效澄清池相连通。

中间水池的出水口经过滤器给水泵与多介质过滤器的入水口相连通,多介质过滤器的出水口与清水箱入水口相连通,清水箱的出口与超滤处理系统相连通。

超滤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通的超滤给水泵、超滤装置以及超滤产水箱,其中,多介质过滤器的出水口与超滤给水泵的入口相连通,超滤产水箱的出口与纳滤处理系统相连通。

纳滤处理系统包括阻垢剂加药装置、还原剂加药装置、纳滤给水泵、保安过滤器、纳滤高压泵、纳滤装置及纳滤产水箱;

超滤处理系统的出口与阻垢剂加药装置的出口与还原剂加药装置的出口通过管道并管后经纳滤给水泵与保安过滤器的入口相连通,保安过滤器的出口经纳滤高压泵与纳滤装置的入口相连通,纳滤装置的产水出口与纳滤产水箱的入口相连通,纳滤装置的浓水出口与外界脱硫系统的工艺水箱相连通,纳滤产水箱的出口与反渗透处理系统相连通。

反渗透处理系统包括反渗透高压泵、反渗透装置、淡水箱及淡水泵,其中,纳滤处理系统的产水出口经反渗透高压泵与反渗透装置的入口相连通,反渗透装置的淡水出口与淡水箱的入口相连通,淡水箱的出口经淡水泵与外界的循环水系统相连通,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与灰渣调湿用水系统相连通。

还包括污泥处理系统,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污泥排放泵、污泥缓冲罐、污泥给料泵、板框压滤机、泥斗、滤液水箱及滤液水泵,高效澄清池的底部排泥口经污泥排放泵与污泥缓冲罐的入口相连通,污泥缓冲罐的底部污泥出口与板框压滤机的入口相连通,板框压滤机的泥渣出口与泥斗的入口相连通,板框压滤机的滤液出口与滤液水箱的入口相连通,滤液水箱的出口经滤液水泵与调节水池相连通,污泥缓冲罐的顶部出口、多介质过滤器的反洗水出口、超滤装置的反洗水出口与废水回收水池的入口相连通,废水回收水池的出水口经废水泵与调节水池的入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全膜法零排放处理系统在具体操作时,采用双碱法联合软化-混凝澄清处理系统对循环水排污水中的Ca2+、Mg2+、悬浮物及总磷进行去除,其中,去除率≥90%,然后进入到多介质过滤器及超滤处理系统中去除悬浮杂质和胶体类物质,再采用纳滤处理系统进一步去除Ca2+、Ba2+、Sr2+及SO42-等二价离子及有机物,其中,纳滤回收率达到80%以上,其中,纳滤系统输出的浓水进入到外界脱硫系统的工艺水箱中回收,纳滤系统输出的产水则经反渗透处理系统进行反渗透处理后进入到循环水系统中,反渗透回收率为90%,反渗透处理系统输出的反渗透浓水通过干灰拌湿消耗,以实现循环水排污水零排放,满足火电厂节水减排的环保要求,同时处理成本较低。

(发明人:李亚娟;许臻;余耀宏;卢剑;胡大龙;林莹莹;冉琼;李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