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回用水处理装置

发布时间:2021-12-24 9:15:25

申请日2020.07.17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3/2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畜牧养殖的回用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系统,上述污水处理系统末端设有混合池,用于由混合池分别接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污水和自然水体,且调节污水与自然水体的水融合比,上述混合池末端设有沉淀池,上述混合池与沉淀池相连通,上述沉淀池末端设有过滤池,上述过滤池首端与沉淀池相连通,上述过滤池末端设有清水池,上述过滤池进口和出口分别连通沉淀池和清水池,上述清水池末端设置半人工湿地和二沉池,上述半人工湿地连通半人工湿地,上述半人工湿地输出端连通二沉池,用于由二沉池将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排放,以期望优化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通常达不到排放指标要求,水质中沉淀物、有害物质含量较多的问题。

1639968649.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畜牧养殖的回用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系统(1)末端设有混合池(2),用于由混合池(2)分别接入污水处理系统(1)处理后的污水和自然水体,且调节污水与自然水体的水融合比,所述混合池(2)末端设有沉淀池(3),所述混合池(2)与沉淀池(3)相连通,所述沉淀池(3)末端设有过滤池(4),所述过滤池(4)首端与沉淀池(3)相连通,所述过滤池(4)末端设有清水池(5),所述过滤池(4)进口和出口分别连通沉淀池(3)和清水池(5),所述清水池(5)末端设置半人工湿地(6)和二沉池(7),所述半人工湿地(6)连通半人工湿地(6),所述半人工湿地(6)输出端连通二沉池(7),用于由二沉池(7)将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畜牧养殖的回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回用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二氧化氯发生器(8),所述二氧化氯发生器(8)末端设有介质管道(9),所述介质管道(9)分别接入清水池(5)和二沉池(7),用于由二氧化氯发生器(8)通过介质管道(9)向清水池(5)和二沉池(7)注入二氧化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畜牧养殖的回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管道(9)末端设有两个分流管道(901),所述分流管道(901)与介质管道(9)相连通,用于由分流管道(901)分别伸入清水池(5)和二沉池(7)中,且每个分流管道(901)上设有阀门(9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畜牧养殖的回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3)包括初沉池(301)和缓和池(302),所述初沉池(301)与缓和池(302)相连通,所述初沉池(301)中设有试剂管(303),用于由试剂管(303)注入絮凝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畜牧养殖的回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4)中设有分隔板(401),用于由分隔板(401)在过滤池(4)中形成两个过滤腔(402),所述过滤腔(402)中设有生物填料(403),所述过滤池(4)的进口和出口设置在过滤池(4)上部,且过滤池(4)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位于不同的过滤腔(402)。

说明书

用于畜牧养殖的回用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污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畜牧养殖的回用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长期养殖污水直接灌溉土壤,会显著提农田土壤中氮和磷的总量,总量数据随灌溉年限的增长而递增,其中磷素的增幅高于氮素,直接使用养殖污水灌溉,土壤表层中氮素和有效磷的变化明显;且从长期养殖污水对土壤的灌溉可促进氮、磷在土壤剖面中进行垂直迁移,显著升高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

从环保角度出发,现有的养殖污水需要利用污水处理系统进行脱磷除氮,目前市场上养殖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完成污水后一般是直接排放到附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污水对土壤的污染,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随着环保标准的升高,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通常达不到排放指标要求,养殖污水中的沉淀物质较多,微生物和有害物质含量较多,而这些物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土壤的品质,从而导致当前的养殖污水出现了偷排、漏排的现象。

由此,在原有污水处理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提高污水处理能力,使污水能够达到直接灌溉的标准,是当前所需的,因此如何优化污水处理能力,根据原有设备处理污水的质量量和品质的情况,进行污水处理的优化是值得研究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畜牧养殖的回用水处理系统,以期望优化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通常达不到排放指标要求,水质中沉淀物、有害物质含量较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畜牧养殖的回用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系统,上述污水处理系统末端设有混合池,用于由混合池分别接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污水和自然水体,且调节污水与自然水体的水融合比,上述混合池末端设有沉淀池,上述混合池与沉淀池相连通,上述沉淀池末端设有过滤池,上述过滤池首端与沉淀池相连通,上述过滤池末端设有清水池,上述过滤池进口和出口分别连通沉淀池和清水池,上述清水池末端设置半人工湿地和二沉池,上述半人工湿地连通半人工湿地,上述半人工湿地输出端连通二沉池,用于由二沉池将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排放。

作为优选,回用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二氧化氯发生器,上述二氧化氯发生器末端设有介质管道,上述介质管道分别接入清水池和二沉池,用于由二氧化氯发生器通过介质管道向清水池和二沉池注入二氧化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介质管道末端设有两个分流管道,上述分流管道与主流管道相连通,用于由分流管道分别伸入清水池和二沉池中,且每个分流管道上设有阀门。

作为优选,上述沉淀池包括初沉池和缓和池,上述初沉池与缓和池相连通,上述初沉池中设有试剂管,用于由试剂管注入絮凝剂。

作为优选,上述过滤池中设有分隔板,用于由分隔板在过滤池中形成两个过滤腔,上述过滤腔中设有生物填料,上述过滤池的进口和出口设置在过滤池上部,且过滤池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位于不同的过滤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本实用新型针对当前养殖场污水处理的困难程度,在添加了污水常规处理之后,增加了回用水污水处理,将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水体中的有害物质。

本实用新型利用混合池将养殖场的自然水体与传统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比例融合,融合后的水体可基本达到地表水劣五类水标准,将地表水劣五类水标准的污水通过沉淀池进行沉淀,进一步的降低污水的沉淀物质。

本实用新型利用过滤池对水体进行微孔过滤,进一步的祛除水体中的可见物质和部分有害物质,提高水质的浊度、色度等;通过清水池进行储存过滤池排放的清水,通过半人工湿地再次进行协同处理,易于观察和检测系统处理状态,最后通过二沉池进行最后沉淀,排放清水。

本实用新型通过二氧化氯发生器产生二氧化氯,通过介质管道向清水池和二沉池中的水体投入二氧化氯进行消毒处理,进一步优化水质。通过阀门控制分流管道的流通状态,从而可对单个清水池或二沉池注入二氧化氯。

本实用新型的沉淀池通过初沉池和缓和池形式,使沉淀物大部分分布在初沉池,而缓和池中沉淀物的质量通常小于初沉池,通过絮凝剂是沉淀池本身可以进行絮凝沉淀,有利于杂质沉淀。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池通过分隔板得到两个过滤腔,使水流与生物填料更充分的接触,从而有益于对水体进行微孔过滤。

(发明人:曾晓松;程祎兰)

相关推荐